湖南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新模式 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刊之十二 湘政核准字〔2013〕19号

26.12.2014  02:16

湘政核准字〔2013〕19号        2014年第58期

 

为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模式和制度机制,我省采取先行先试、层层创建和“自主申报、市州推荐、考评验收、奖励扶持”的方式,在全省20余个县市区持续开展综合监管、农业标准化、诚信建设“三项”试点示范,积极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开辟科学路径、创立依法监管样板、搭建成效展示窗口、打造经验交流平台;各地从实际出发,层层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有力促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效能整体提升。

深入开展综合监管示范创建,探索创新区域科学监管模式。 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提升监管能力、健全制度机制、构建科学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体系为核心,在北塔、常宁、鼎城、中方、冷水滩、吉首等县市区持续开展综合监管示范创建活动,深入探索完善县域综合监管模式和长效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常宁市构建县乡村组四级监管网络,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各环节管控制度,对县域农兽药经营者和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规模主体实行备案登记和动态管理,整产业推行蔬菜、水果、茶叶、油菜标准化生产,创建监测监管和质量追溯网络平台,逐步实现监管责任网格化、生产标准化、管控制度化、手段信息化。北塔、冷水滩区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细化量化纳入政府绩效评价,层层签订责任状,突出产地安全、投入品经营、标准化生产、巡查指导、检测准出等关键环节,强化督办考评,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职责。中方县紧扣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环节,严格农药产品市场准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全面建立和落实农产品产地准出与追溯管理制度。市、县各级层层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先后创立示范县、示范乡镇110多个,有力促进监管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总体平稳、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今年省级例行监测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8.2%、98.8%、98.3%和99%,生猪“瘦肉精”、畜禽产品抽检合格率均达100%;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持续推进标准化示范建设,创立完善农业标准化发展路径。 进一步巩固与常德、怀化两地省市共建成果,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部门联动、载体带动、社会共建农业标准化科学路径,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质量和效益提升。两市有效整合政策、资金、技术资源,积极培育发展规模实施载体、品牌载体,按照“八个一”要求、“四区”模式和成建制、整产业推进方式,建立高水平标准化基地800多万亩,实现亩平增收节支200元以上、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持续推进宜章、北湖、衡南、道县、炎陵等县市区标准化示范创建,探索完善县域农业标准化科学模式和制度机制。衡南县整合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围绕地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扶持发展农产品生产企业6个、专业合作社135个、家庭农场218个,“三品”生产基地发展到70多万亩,打造了“伟利”优洁米、“绿贝”香菇、“绿彤”有机茶、“精榜”乌梅等20个地方知名农产品名牌。道县健全组织领导、投入保障、全程管控、质量承诺、产销对接、督办考评“六大”机制,整产业推进脐橙、蔬菜生产标准化,该县祥霖铺脐橙标准化基地亩平增产180多公斤、优质果率达80%以上、实现亩平增收500多元;正禾蔬菜标准化基地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产品直供港澳市场。北湖区整合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立蔬菜等标准化基地7万亩,利用城区近郊优势、实现蔬菜直销和农超对接。宜章县投入财政专项900多万元,扶持发展脐橙、茶叶标准化生产合作社165个、建立标准化基地14.6万亩,创立宜章脐橙、莽山红等7个注册商标,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目前,我省标准化生产合作社发展到2.1万余个、农产品企业达1.4万多家,覆盖会员和基地农户430多万户,全省标准化种植基地突破2000万亩、生猪标准化养殖突破2800万头,“三品”农产品发展到3000余个,年产量1500多万吨,“”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扎实开展诚信建设试点,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 以“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推进行业诚信自律”为核心,在浏阳、醴陵、湘阴、桃江、衡阳、涟源等县市区持续开展诚信建设试点,通过培育诚信主体、强化全程管控、健全信用档案、严格检测准出、推行溯源标识、公开质量承诺、完善评价机制、打造诚信品牌,逐步探索健全内控制度和诚信机制,有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醴陵将全市171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基地)和586家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统一纳入诚信管理,全面推行生产记录、质量承诺、巡查指导、产品编码、包装标识、检测准出制度、基地市场对接等8项制度,健全诚信档案,分三个级次进行诚信评价、实施分类监管,有力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稳定提升到99%以上。浏阳市对565家农药经营企业和199家蔬果茶生产单位及其基地农户实施备案登记和动态管理,逐一建立诚信档案,创建农产品和农资产品追溯平台、推行二维码溯源管理,健全诚信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与涉农资金扶持政策挂钩,对诚信评价不合格的生产企业、合作社实行“黑名单”管理退出制度。桃江、衡阳、涟源等地将生产者自律管控、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开承诺和联户互保、诚信保证金制度,加强生产巡查和监督抽查,健全监测台账和诚信档案,设立投诉举报平台、推行有奖举报、强化社会监督,综合实施诚信评价,落实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打造了“桥头河”“西溪”“栗树泉”“金鲲”“野山坡”“角山”等一批诚信企业、诚信品牌。通过示范带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诚信意识明显提升,在全省逐步形成依规生产、守法经营、严格自律、诚信自为、全社会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