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生产两不误 省农业农村厅加强疫期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终)

17.02.2020  13:51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春耕生产关键时期。为防控、生产两不误,确保全面实现小康之年农业丰收,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湖南农业杂志社组织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专家对疫情防控背景下,水产、水果、中药材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技术,提出了多项详细的技术指导,供广大农民参考。为方便查阅,此技术指导亦通过“湖南农业12316”(省农业农村厅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潇湘三农”公众号同步推送。

疫情当前,省农业农村厅再次提醒广大农业从业者:农时不要误,防疫不可松!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十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南渔业生产技术指导

(湖南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部署和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参照农业农村部印发的《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为切实做好湖南省渔业稳产保供工作,湖南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特制定以下疫情期间的水产养殖发展对策,以期指导生产。

(一)疫情对近期渔业生产的主要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地村镇道路封禁,物流运输停滞,渔业用工短缺,渔业生产受到了较大影响。

1.名特优水产品销售受阻。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人民都居家隔离,消费途径减少,水产品的销售急剧减少,特别是龟、鳖、虾蟹等名特优水产品销量影响较大。

2.水产苗种繁育影响较大。一方面是水产养殖及饲料加工企业的复工时间推迟将导致饲料及人工的短缺,影响亲本及鱼种的培育;另一方面,湖北是我国淡水鱼类养殖产量最大的省份,本次疫情源于湖北省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消费者对水产品持一定的戒备心理,可能会导致苗种需求量的降低。

3.苗种放养错失良机。由于疫情影响,很多池塘鱼苗鱼种未及时投放。3月份开始将是多数鱼、虾品种投放和苗种培育时期,疫情的持续使得养殖企业不敢贸然进行生产,加上村镇道路不畅,使得苗种运输时间延长,苗种投放时间后移,养殖生产可能错过良期。

4.生产物资供应不足。由于饲料、渔药企业复工推迟,近期养殖生产所需的饲料、药品等物资产能不足。虽然企业有相当的库存,但当全省养殖生产全面展开后,需求量会激增,很可能会出现供给不及时的情况,进而对水产养殖生产造成一系列影响。

众所周知,新型冠状病毒和17年前的“非典”疫情都是因为人类非法流通和食用野生动物而起。至今为止,未曾有过水产品与瘟疫相关的记载,也无淡水鱼类病毒感染人类的研究报道。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天然宿主蝙蝠,是陆生高等脊椎动物(哺乳类),鱼类是水生低等脊椎动物,此两类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活圈和生活史没有任何交集,水生动物不会是2019-nCoV从天然宿主(蝙蝠)传播到人类的中间宿主。因此,水产品营养丰富又安全,食用水产品不仅无感染风险,反而能增强人体体质,提高免疫抗病能力。

(二)充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渔业生产

1.充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水产从业人员安全

(1)各地一定要按当地政府的统一防控标准和政策,加强疫情的防控管理,利用网络、手机、电视新闻等渠道及时了解疫情信息,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

(2)水产养殖企业要充分利用水产养殖生产分散作业的特点,有序组织生产人员返岗复工。生产者要增强防护意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全程正确佩戴口罩,生产工具专人专用,定时消毒,勤洗手,确保生产安全。

(3)水产品加工及饲料加工等企业做好企业办公区域、厂房及生产设备维护与消毒,整理好生产车间内卫生,做到通风透气,整洁有序,坚持定期消毒、杀菌,做好档案记录。对于做好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管控的企业可及时向所在地主管部门申请,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4)水产品储运和经营销售者要增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在运输、销售过程中佩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5)若出现新冠肺炎的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停止工作,适时就诊,对密切接触者应立即停止工作,并进行至少14 天的医学隔离。

(6)疫情防控期间提倡就近就地开展技术指导,鼓励运用网络平台等现代信息手段进行技术指导。

2.新冠肺炎疫情下水产苗种繁育技术指导

苗种繁育是春季渔业生产的重点!春季是我国大多数水产品种苗种制种量和需求量最大的季节,也是青、草、鲢、鳙、鲤、鲫、鳊等大宗淡水鱼的繁殖季节。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产,对保障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水产业乃至国计民生均非常重要。为确保疫情过后,水产养殖情况稳定和市场供应充足,我省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淡水鱼苗种繁育工作也不能懈怠。

(1)保障亲本营养,做好亲本培育。为满足春季有足够的优质亲本用于苗种生产,保障种苗的质量,近期需要进一步强化优质亲本的选择和培育,主要是亲本的营养强化工作。应该根据不同品种的亲本营养需求,投喂相应的饲料,适当增加维生素E、维生素C。不使用霉变饲料,开封的饲料要及时用完,未用完的要密封保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饲料企业产能降低,导致近期很多养殖企业缺乏水产饲料,可能会造成投喂受限或者水生动物饥饿。应急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饲料原料,如鱼粉、饼粕类等,可利用小型饲料机或者绞肉机做适当加工后直接投喂,避免因缺乏营养对鱼体健康造成影响。

(2)做好苗种繁殖。苗种的繁殖是保障春季生产的重点,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产。根据水温和亲鱼性腺发育程度,制定详细繁育计划,提前做好亲鱼暂养池、苗种培育池的安全检测与消毒工作。注意繁殖季节天气、水温变化,避免水温出现较大波动。制定精准的亲本“水温+流水+营养”综合促熟措施,诱导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自然产卵或利用激素诱导产卵。鱼苗孵化时用水要经过70~80目的尼龙筛绢过滤,及时检测和调控水质,保证水质清洁。

(3)做好苗种培育。由于疫情管理,鱼种运输受限,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苗种生产计划,不要盲目扩大或缩减苗种生产数量,保障养殖生产苗种供给。苗种培育过程中,制定适宜的培育密度、精准的饵料投喂策略,同时加大换水量,可添加微生态制剂调控水环境,促进苗种健康生长,提高苗种成活率。严格防控疫病发生,做好育苗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测工作,进出车间需消毒,不将病原带入育苗系统。苗种培育过程中加强饵料投喂和水环境调控,提高苗种品质和成活率,保证春季苗种供应。

3.新冠肺炎疫情下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指导

(1)适时放养苗种。挑选苗种时应选择规格整齐、大小适宜、活泼健壮的优良种苗,杜绝投放带病种苗。工厂化、池塘养殖条件下,应根据不同鱼种的生物学和环境适应特性,在水温适宜时进行苗种放养。控制好放苗密度,避免发生因密度过大引发的胁迫性疾病,不同品种苗种投放密度不同,但总的原则是尽量降低养殖密度,传统土池养殖密度不超过3万尾/亩。

由于疫情影响,很多池塘鱼苗鱼种未及时投放,应在交通有所恢复后尽早投放。后期随着天气变暖,水温升高,会造成苗种投放成活率降低。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规范操作,减少受伤,入塘前做好消毒消炎工作,严防水霉病。苗种投放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2)科学投饵。早春,温度有所回升,但不稳定,有时温度可能非常低,不可急于投喂饵料,造成水质败坏。应等待水温回升连续5~7天稳定后,再进行投饵,并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应增加投饵量,投喂优质饲料如鱼粉、鱼油含量稍高一点,并提高投喂频率。越冬后的养殖动物,由于摄食偏少,脂肪消耗大,鱼的体质变差,对疾病的抵制能力较弱,建议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的免疫力。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饲料可能会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可以使用鱼粉、饼粕类、糠麸类等混合进行替代投喂,可利用小型饲料机或者绞肉机做适当加工后投喂,保证水产动物正常生长。疫情后,应尽快补救,通过使用高品质饲料提高鱼类生长速度。

(3)做好水质调控工作。在开春季节,外界环境相对不稳定,天气变化频繁,昼夜温差大,水温变化较大,这个时候水质调控非常关键。随着天气渐暖,温度回升,池塘中不断加注新水,提高水位。要增加增氧机开启频次,避免因水质恶化引起缺氧,适时通过分塘转移,降低池塘养殖密度。对池塘养殖水体的溶解氧、pH、氨氮、亚硝氮、硫化物等指标进行检测,采取相应措施调节水质。

(4)做好水产动物疫病防控。春季气温开始逐渐升高,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频繁,阴雨天气较多,日照严重不足,多数鱼塘水质较差,加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养殖水产品滞销、压塘造成养殖密度大幅加大,水产疾病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升高。做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不能松懈,加强对有鱼塘口的日常养殖管理,无鱼的塘口也应及时做好晒塘、消毒工作,具体来说,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水体消毒。随着天气转暖,水温回升,水域系统中的细菌、寄生虫、真菌等病原开始活跃,建议用含氯制剂或碘制剂全池泼洒,有效杀灭或清除病原。泼洒前应注意鱼体体质和水质变化,谨慎操作。针对不同生产阶段采取相应防治对策,繁育期间注意对鱼类受精卵、设施器材、养殖水体进行消毒,防止外源病原生物进入生产区。

塘底消毒。对于已出完鱼的塘口,应利用干塘的时间做好塘底淤泥的清理,塘埂、堤坝、沟渠的修理等工作。充分晒塘,结合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有效地杀灭病原体,为新一年养殖病害防控工作打好基础。

科学合理用药。一是合理使用外用药物,针对不同的养殖品种选择适宜的药物,严格控制药物使用量,不盲目用药、不过量用药,注意药物适用对象、用量和配伍禁忌。例如:生石灰为碱性药物,不宜与含氯药物、含碘药物、硫酸铜和敌百虫同用,虾蟹、鳜鱼养殖塘禁用敌百虫,大口黑鲈、乌鳢和大口鲶养殖塘慎用敌百虫。二是严禁抗生素滥用,避免盲目增加药物使用量,不得以预防为目的全池泼洒抗生素。三是严禁使用禁药和三无产品。不使用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以及农业部公告第2292号中停止使用的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药品。不盲目听信某种药物效果,不使用假劣兽药、人用药品以及所谓“非药品”“动保产品”等国家未批准药品(无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5)春季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抓好病害测报,防止疫病流行,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我省春季鱼类病害主要有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以及寄生虫病等,易感鱼类主要有草鱼、青鱼、鲫、鲢、鳙等。①水霉病:重在预防,可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的方式杀灭水霉孢子,阻断疫病扩散传播。②细菌性烂鳃病:在鱼体下塘前对池塘进行生石灰、漂白粉消毒,鱼体发病主要与鱼体受伤和越冬池塘密度过高有关,鉴于水温较低,可采用季铵盐络合碘泼洒治疗。③肠炎病:鱼类肠炎病主要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所引起,可采用外用消毒剂(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等)对养殖水体消毒,内服抗菌消炎药品(如大蒜素),并结合EM菌、光合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水域环境进行治疗。④寄生虫性病害:包括斜管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粘孢子虫病以及三代虫病等。对寄生虫性病害,切勿见虫就杀,需仔细观察虫体丰度情况,少量寄生虫不会对鱼体生长造成影响,切勿用药引起鱼体过激反应,导致机械损伤,进而造成鱼体继发感染细菌或病毒性疾病。当发现虫体丰度较大时,可采用适量药物进行杀灭,如用敌百虫、灭虫精等杀虫剂泼洒治疗,不同种类的寄生虫杀灭药物略有差异,这点也需注意。虾蟹类春季应关注白斑综合征、虹彩病毒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病、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症等,龟鳖类越冬后主要关注摇头病、红脖子病、腐皮病等,蛙类易发生歪头病、腐皮病、红腿病等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生产中应及时观察养殖动物生长状况,及时预防和治疗。

4.稻渔综合种养早春管理要点

当前稻田综合种养全面进入春耕备耕的重要时期。为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需统筹兼顾,及早谋划,克服因疫病带来的市场流通受阻,生产资料储备调运受限,农机具检修保养困难,种养技术人员到岗率不高等不利影响,制定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案。

(1)做好田间设施维护。抢抓晴好天气在2月中旬前完成种养稻田的环沟、田间沟的开挖、清理或消毒,对原有围堤、田埂进行加高加固,防止围堤和田埂垮塌漏水。清除堤坝、田埂上的杂草,做好进水和排水沟清淤。做好围栏、防逃网、天网等设施的修补等。

(2)做好种苗选择和繁育。水稻品种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耐肥抗倒伏,生育期适中的杂交水稻品种或再生稻品种;除稻谷以外的其他农作物可选择莲藕、茭白等,选择时主要看作物和鱼是否互利互惠。做好秧田的施肥和保温,培育壮秧大苗,为后期水稻高产打好基础。

养殖品种可选择鱼、虾、蟹、蛙、鳅、鳝等品种,要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鱼种,做到合理搭配,适度密养,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如果因疫情影响鱼苗投放时间需推迟的话,可以选择规格较大的冬片鱼苗,适当增加投放密度。

(3)做好养殖准备工作。稻田准备。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用猪、牛粪2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0公斤,少量氮肥(根据田块不同适当调整);犁耙平田整地,开好鱼沟,使田中间稍高、四周稍低,留好沟凼后犁耙平田。

鱼苗、鱼种及工具的准备。确定养殖品种,联系好苗种来源,根据养殖的品种准备不同的渔具,比如运输工具、夏花网、斗箱、鱼筛等,并消毒处理待用。

(4)做好科学管理。水稻栽培按照宽行窄株的方式,以30厘米×25厘米为宜,保证每亩栽插1.1万~1.2万蔸。鱼苗的投放注意茬口衔接,根据养殖品种和不同的养殖模式合理选择种苗的投放时间,小龙虾苗一般3月投放,鱼苗一般5月中旬投放。

充分利用生物的互利共生特征和物资循环原理,开展综合种养稻田的水、肥、饵料耦合管理。稻田采取基肥一次深施技术,减施或不施追肥。通用养殖环沟和田间沟调节水稻和养殖鱼的水分需求矛盾。遵循“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和“看天气、看生长、看摄食”科学投饵料原则。利用电子灭蛾灯、频振式杀虫灯及黑光灯等物理诱杀方式,投放赤眼蜂、蜘蛛及寄生蜂,利用养殖的鸭、蛙、鱼等生物方式来防控病虫害和杂草,实现绿色种养。

5.疫情期间水产品加工安全防范措施

目前,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许多企业都响应号召选择延迟开工或者居家办公,但水产加工企业作为保障民生的一份子,部分企业复工投产是必须的,如何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经过灭菌工艺加工的水产制品受病毒污染主要来源于接触面污染,生鲜水产品、散装的酱卤制品等给接触传播提供了更多便利,疫情期间各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保障水产制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

(1)复工人员的管理。严格落实从业人员晨检、午检制度,建立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做好体温监测记录,体温超过37.3℃不得进入厂区,需回家观察或就诊。严格要求洗手并消毒,疫情期间,员工自带餐食分散就餐。上下班做好防护管理。

注重着装管理,工作服穿戴应完全覆盖除手部、脸部外的身体各个部位。工作服定期洗涤、消毒,可用流动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开展作业,选择合适的口罩并按口罩有效时限及时更换,不碰触口罩中间区域,使用过的口罩应放入口罩回收专用垃圾桶集中处理。

做好来访人员的管理,对来访人员背景及身体状况调查,做好防护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厂区。

(2)加工原料的安全管理。采购的食品原材料必须符合有关的卫生标准或规定。供应商必须提供相关证件并备案(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进口食品许可证),进口食品的验证必须查验省市级进口岸或当地卫生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对国家有检疫要求的食品查验其检疫合格证明的有效性。原料要采用来自非疫区的健康畜禽,采购时必须向销售方索取《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水产品类原料必须采用新鲜度高的原料,具有肉质紧密、有弹性、无异味等特点,不得采购变质及被有害物质污染的水产类原料。

原料的运输、贮存,应符合产品明示要求或产品实际需要的条件要求。盛放原料的容器和运输工具的材料和结构要坚固、无毒、易清洗。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原料不被污染,不发生腐败变质,不影响后续加工。运输冷冻水产等原料应使用冷藏或保温车(内放置冰块并四周包围样品,以保证按样品标示温度条件储运),保鲜用冰的水质应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通过验收的原料在危险温度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 0.5 小时,应尽快入库。原材料仓库必须通风良好、干燥、保持清洁。水产类原料应贮藏在符合原料保藏温度的冷藏库内。贮藏物在仓库中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同时做好加工过程暂存物料的防护工作,避免长时间裸露,防止在进入生产流程前被污染。

(3)生产机械设备管理。生产加工设施机器设备按照规范要求定时清洗消毒,在目前的疫期尤其要采取更为严格的消毒措施。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不应落地或与不清洁的表面接触,避免对产品造成交叉污染。如有污染,应及时清洗消毒。所有生产设备的按钮、工器具手柄、门把手、电梯按键在班前、班中、班后消毒不少于3次。企业可根据设备情况结合安全要求合理选择消毒方式,生产的工器具可以采用热力消毒,食品接触面采用食品级75%的酒精消毒。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企业可从工艺上进行优化来避免受其污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做到全面防护,做到不对产品造成污染;同时合理优化各工序,尽量避免物料长时间裸露。

(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企业应做好厂区、员工宿舍及周边环境的消杀工作,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电梯间按钮、扶手、门把手等),可用含有效氯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或者75%酒精进行喷洒或擦拭。

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每天2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部清洁,防护口罩废弃物以及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工厂指定的专用有盖废弃桶内。

企业设立应急区域,并配备应急物资。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应将其联系方式在厂区各个区域进行张贴,当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方便及时联系反应,并及时到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5)加强疫情期间监测工作。疫情期间,应做好员工的健康监测和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确保上岗职工不带病上岗,对出厂的水产制品按照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严格把关,检验出厂。针对此次疫情还应针对性建立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在保证合规生产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应急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得以应对。

6.水产品与渔需品的运输技术指导

(1)苗种和成品鱼运输。运输器械消毒:水产品装车中使用的器具(鱼框、鱼网等)、包装材料(塑料筒袋、储运水槽等)、防水衣裤等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并采用相应浓度消毒剂流动冲洗或浸泡消毒后,再进行使用。

苗种运输:苗种生产企业尽量与物流企业对接,建立稳定的运输线路,保障苗种运输至养殖企业。加强与各地渔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对接,协同做好苗种保障和运输安全工作。运输过程中,不论采用何种运输方法、使用何种交通工具,都必须严格注意以下事项:苗种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苗种在运前要停食锻炼;调好水温和水质,苗种放养时应确保养殖池水体与运输水体水温相差2℃以内,尽量降低苗种胁迫。

成品鱼运输: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层面行业协会,建立鱼类养殖企业与物流运输企业、消费市场的有机衔接机制,特别加强冷链物流的引入,保障成品鱼能及时运输至消费终端。

运输途中管理:根据品种不同设定合理运输温度,在气温升高时适当降低运输密度。疫情期间可能运输过程更为漫长,应每隔1~2小时检查鱼体状况1次,确保水体溶氧、温度适宜,不添加麻醉剂。在运输途中需要换水时,每次的换水量一般不超过容器装水量的1/2,最多不超过2/3。

(2)饲料、渔机等渔需物资的运输。做好水产养殖投入品计划和运输安排,多预留出1~2周的使用期限进行采购。运输前适当消毒,保障人员安全。做好运输前的沟通工作,在疫情防控期,应事先向主管部门申领通行证。申领通行证时,要填报车辆和驾驶人相关信息,并经所在区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公安机关确认后,由行业主管部门发放。饲料运输时,装车完毕后要马上盖好篷布,以遮挡烈日曝晒和防止天气突变。春季雨水较多,运输途中要注意防水、防湿,司勤人员要戴口罩、勤洗手,必要时选用84消毒液对饲料和肥料的外包装、渔业机械、网具和车辆进行喷雾消毒,对特殊动保产品外包装选用75%酒精进行擦抹清洁消毒。

(三)加强技术服务,稳定养殖生产和水产品供应

一是着力推动技术落地见效。各地要组织水产科研和技术推广力量,及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宣传,确保技术指导落地见效。根据当地的主养品种、设施条件等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服务。

二是加强技术动态跟踪服务。通过信息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和湘农科教云服务平台,加强对养殖生产的动态跟踪服务,及时做好气候变化情况下水质调控、饲料投喂和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尽量减少因疫病导致的生产损失,全力稳定生产,保障水产品稳定供应。

三是各部门统筹安排、合理调度。各级水产主管部门做好养殖企业需求统计工作,对饲料、药品等生产必需物资进行统筹安排,做好物资调度分配工作,同时协调物资生产企业在严格防范疫情的情况下,尽快开工生产,保障各地区水产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湖南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肖光明   13907312341)

 

十六、湖南猕猴桃生产应对技术措施与建议

(湖南省水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

目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但立春过后,气候逐渐变暖,雨水增多,植物复苏,正是农耕活动开始的时期。在此关键时期,如何既抗疫又能不误农时、最大限度保证我省猕猴桃产业生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为此,特提出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的相关应对措施,以求在重点保证我省猕猴桃种植户及其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条件下,共克时艰,确保猕猴桃生产工作稳中有序进行。

(一)重视防疫,充分准备,打好果园开工第一仗

1.重视疫病防控工作。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需及时了解疫情信息与当地疫情发展动态。积极参加支持当地防疫工作,自觉遵守相关防疫政策并按相关防疫规定,实施果园生产需以疫病防控为前提。

2.及时添置园区消毒及劳保用品,加强消毒工作。采购配备测温枪、酒精、84消毒液、洗手液、肥皂等卫生用品,口罩、手套、雨衣、雨靴、工作服等必要的劳保用品。做好园区办公区域、住宿、食堂、仓储、饮用水源及生产设备维护与消毒,并注意主要活动场地与道路的消毒。提前整理好所有使用房内卫生,做到通风透气,整洁有序,坚持定期消毒、杀菌,做好档案记录。

在实施果园生产管理过程中,果农首先要重视卫生防疫工作,在户外要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同一生产区域人员相对分散,尽量减少同一区域同一时间生产操作人员的密度,防止交叉传染,有条件的果园尽量采用机械耕作,提高工作效率。

3.及时整理与添置生产资料,作好生产规划。对现有库存肥料、农药、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进行整理,做到心中有数,若缺乏则在条件许可时及时添置,同时规划好当年及当季生产安排,为恢复生产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4.注重果园生产中的疫病防控工作。若当地为非疫区可实施部分果园生产。首先以种植户本人及非春节期间外来的家庭成员为主进行果园生产管理工作。若需适当增加人手,则需加强联系与信息沟通,只请本地比较熟悉、春节期间家中未有外地回来、本人也未出外地(特别是与疫区人员密切接触史)、且近来身体健康的本地村民。首先要对管理人员做好疫病防控知识及在防疫期间果园管理技术措施与特点进行宣传与培训,按照防疫要求开展农事生产活动。每次开工前做好体温检测、穿工作服与戴帽,做到勤洗手,工作服与劳动工具专人专用并勤清洗。生产人员相对分散作业,尽量减少同一区域同一时间生产操作人员的密度,作业人员之间宜保持1.5米距离,防止交叉传染,有条件的果园尽量采用机械耕作,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员扎堆聚集,禁止打牌、聚餐,若需在园区用餐则实行分餐制,餐厨人员必须戴口罩并注意相应防护卫生。若需到街道、集镇或超市购买物资则需按防疫要求戴口罩、勤洗手等,加强防护工作。

(二)因地制宜,适时加强果园管理

1.适时调整果园管理技术措施方案。由于疫情影响,带来交通不便、生产资料采购运输供给困难、劳动力缺乏、甚至部分春季管理工作难于实施等问题,必须根据现状及疫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猕猴桃生产管理技术方案,注意抓住关键核心点措施实施,趋重避轻,改变传统管理技术,尽量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如,增施商品有机长效肥与生物菌肥,暂缓或取消萌芽肥;增施壮果胞与冲施肥;实施中医农业技术;实行生草覆盖栽培与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应用小型作业机械实行部分机械作业,开沟、松土、割草、喷施叶面肥与农药、授粉、果园运输实行机械化操作;实施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工程建设等,以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2.查漏补缺,继续完成果园冬季修剪、棚架改造、骨干枝更新及冬季清园工作。在猕猴桃枝条尚未出现伤流的果园,继续完成冬季修剪工作。对于老果园可结合棚架改造并进行骨干枝更新。大部分老果园搭架标准低,立桩规格小,搭架高度低,铁丝间距大且拉得不紧,造成结果园立柱倾斜,架面下榻,通风透光性差,病虫害严重,授粉不良,树体早衰。按照标准建园要求,增加边柱高度与强度;增加铁丝间格密度至60厘米,紧固架面,使架面高度达1.7~1.8米。骨干枝更新则是对于基部抽生徒长枝,树冠呈“倒伞状”,结果枝主要着生在骨干枝顶端的老化树,采取骨干枝更新。选择2~3个骨干枝,在骨干枝30厘米左右处锯断,只留下骨干桩。春季萌发后,在骨干枝上选留1~2个壮梢作为主枝培养,引缚上架,主枝长至架下面20厘米时短截,促其分枝生长。第2年在主枝两侧留2~3个壮梢培养为侧枝,同时培育结果枝。

对于已开始出现伤流现象的果园则不宜修剪,主要是整理枝条与绑枝。同时,清除园内区所有修剪下来的枝条与杂草枯枝,进行全园喷施一次2波美度石硫合剂(萌芽前)并对树干涂白(去冬已涂白的则免)。

3.及时完成深翻改土与施基肥工作。对于去冬还没来得及施基肥的果园,应抓紧时间在萌芽前完成施基肥任务。这次肥料可采用腐熟有机肥﹢长效复合肥的方式施用,同时增加钙镁磷肥与硼肥。对于土壤较为板结、去年又未进行土壤深翻改良的果园,在结合施基肥同时对全园进行一次深翻改土,将果园杂草、秸秆及火土灰等一并埋入土中。

4.适当嫁接授粉树。对于雄性授粉树不足果园,结合果园改造,利用部分雌株改造雄株,在伤流前及时嫁接授粉雄株品种。也可采用雌雄互接方式,在雌树上选择“中心枝”嫁接雄性枝,修剪时注意为雄性枝预留空间,促其正常生长。

5.及时做好清沟与开沟排水工作。猕猴桃为最不耐涝树种,稍加渍水或土壤排水不畅,极易引起根系腐烂而造成植株死亡。故对于排水不良果园,需及时深开排水沟或清理排水沟,使排水通畅,土壤透气透水性良好。

6.及时防控溃疡病,进行猕猴桃病虫害的绿色综合防控。目前,正值猕猴桃溃疡病开始发生时,也是今春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最关键时期,稍有疏忽,将引起溃疡病爆发,从而引起减产甚至毁园,需引起高度重视。应在完成果园冬季清园基础上,在春季萌芽前一周全园喷施石硫合剂(1-2波美度),芽苞刚萌动时喷施波尔多液、可杀得叁仟等铜制剂,萌芽后新梢生长的早期阶段至开花前再喷施噻菌铜等防溃疡病药剂(同时添加矿物油、中药肥或有机硅等助剂)。此期可结合喷施5%吡虫啉(或3%阿维菌素、25%噻虫嗪、2.5%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和10%苯醚甲环唑、菌毒清等杀菌剂做好猕猴桃蚜虫、叶蝉、恶性叶甲、炭疽病、褐斑病、花腐病等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将病虫为害控制在萌芽状态。

同时,注重猕猴桃绿色综合防控措施的实施,即:加强栽培管理,建立良好的果园生态环境,增强树体抵御能力;推行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采用挂黄板、挂杀虫灯、糖醋液和人工捕杀等。使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等;加强虫情观察,注重虫情预测预报,适时选择高效低毒化学农药,或植物源性农药与中药肥等进行挑治、点治与选择性防治,减少化学用药使用,保护天敌。

(三)充分联系沟通,作好疫情过后生产大恢复准备

1.及时了解与传达信息。利用网络、手机、电视新闻等渠道及时了解疫情信息、气象信息和产业动态,做好本企业(合作社)猕猴桃生产情况及其与疫情防控应对新情况新动态信息上传下达并及时、正确发布。

2.加强联系沟通。加强本企业(合作社)与相关种植或种苗企业(专业合作社)、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及社会团体的信息交流沟通,及时了解道路交通情况、当地劳动力情况、物资供应情况、种苗需求情况,为搞好果苗出圃、果园管理、生产资料采购及果园新建作准备。

3.作好应急预案。对于不能按时完成的果园改造、果园新建工作,及时调整工作计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于不能及时出圃的果苗,要做好留养假植的准备,出大苗,留小苗,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4.及时汇报,恢复生产。在做好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管控条件下,积极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尽快恢复企业(合作社)的正常生产秩序。

(湖南省水果产业技术体系猕猴桃岗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教授:王仁才   13975861281)

 

十七、新冠肺炎疫期中药材春季生产栽培管理技术

(湖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

立春过后,气温回暖,春发中药材出苗生长,年前收获空闲地块急待播种生产,农业生产进入春耕农忙时节。当前正处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同时,又是节后劳力集中外出最易出现劳力用工荒的时期。针对当前特殊疫情防控要求、中药材生产田间管理需求和劳动力用工紧张的现状,建议采取以下栽培管理措施,以解决当前中药材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栽培管理问题。

(一)疫期防护

1.尽量减少人员密度。种植规模不大的种植户,可以组织家庭成员完成田间管理工作;种植规模较大的种植基地,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复工要求和条件,组织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员和无疑似症状的人员参加生产劳动,并控制在同一区域、同一时间内工作人员数量。有条件的基地可以选用机械施工,减少人员的投入。鼓励员工回家自行分散用餐与居住或实行分餐制,要避免员工集中用餐与聚居。

2.所有人员都必须遵守国家疫情管理规定。戴好口罩,特别是在保护设施、产地加工厂房等通风不良的室内集中用工时,务必做好有效防护措施参加劳动。劳动前要用肥皂或消毒洗手液洗手,劳动后要及时洗手、洗澡。减少人员间直接接触与交流,可以采用电话、短信或微信等方式下达任务和进行技术交流。

3.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护。较大基地要建立疫情防控机制,每天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不适及时按照疫情防控规定进行处理。工作服装、劳动工具和室内工作场所每天应定时消毒。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减少劳动强度,防止感冒和免疫力下降,必要时可适量服用中药预防处方、预防茶汤等。

4.利用多渠道准备农资。春耕正是其他农作物集中播种定植时期,为缓解用工难、晴天少、种子农资不易采购齐全等生产难题,建议利用农闲时间、阴雨天、低温时节等不宜生产时期,提前将种植所需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基质培养土、地膜架材等春耕农资准备好,并及时将生产所用农机农具采购或修补好。以上农资尽量通过网络订购,配送到用户,配送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部门对疫情的管理规定,或者由当地政府指派的运输、配送机构进行专门配送。

5.加快中药材适时收获和产地加工。为发挥中药材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对于目前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中药材如山银花、茯苓、枳实、白术、石菖蒲等,可结合生产实际,在保证品质与药效的前提下,进行抢收和加快产地加工,以保障市场充足供应,共同为抗击疫情做贡献。

(二)管理措施

1.药园整理。清除残杂:立春后杂草开始滋生,应及时对耕地中前茬残留的植株、杂草、地膜、架材等进行清理。清除杂草可采取除早除小的方针,建议采用人工拔除,或合理施用针对性强、高效低残的除草剂消除草害。防止化学除草剂伤害中草药材、残留于土壤和药材中,影响药材品质。

清沟排水:及时疏通基地各种排水沟,排除田间积水,重点清理干渠、围沟、腰沟内的大块土块、石头等障碍物,清理好厢面、梯面排水沟,疏通排水通道,以防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倒苗、死蔸等问题。百合、玉竹、白术等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大都忌积水。积水容易导致根腐病等病害发生,所以要使沟沟相通,无论是厢面还是沟内都不能有积水,要做到雨停后沟内土面均无积水。

及时修剪:2019年为暖冬,药材萌芽期可能提前,在气温开始回暖、尚未萌芽之前,应对木本、藤本、灌木类中药材及时进行整形、修剪。以皮入药的木本类中药材如杜仲、厚朴等,应剪除下部过多的分枝及弱枝,以培育直立粗壮的主干。以果实种子入药的木本类中药材如枳壳(实)、吴茱萸、覆盆子等,应根据丰产树形及时进行修剪,控制树体适当高度、增加分枝数量,以利于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避免大小年现象。幼龄树修剪量宜轻,以便于培育丰产树形,促使早成形、早丰产。修剪时剪口要平滑,大剪口处要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消毒,并用薄膜包扎。

2.翻耕整地。中药材播种或移植之前,必须将土壤翻耕,然后整平耙细、作畦,田块四周开好排水沟。栽种前若下大雨,土壤板结,应及时中耕松土。整地深度视中药材种类、土壤状况而定,一般根及根茎类中药材要求土层深厚,宜深耕,翻耕深度应在30 厘米以上。浅根性的全草类药材翻耕也应在15 厘米以上。整地要结合施基肥,同时可采用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并消毒。

3.中耕施肥。结合中药材生长,进行施肥并结合中耕,同时进行除草,以利于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根据不同中药材苗期生长对肥料的需求和地块的肥力状况,采用撒施、沟施或穴施等方式施足底肥,及早促进其生长发育,一般施商品有机肥100~250公斤/亩或农家有机肥500~1000公斤/亩,也可适当添加易溶于水的复合肥,以促进中药材植物生长。木本类中药材结合整形修剪对其进行追肥,一般沿着树冠滴水线,采用环状或放射状追施商品有机肥200~500公斤/亩或农家有机肥1000~2000公斤/亩。中药材苗期以氮素需求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建议撒施尿素5~10 公斤/亩、磷酸二氢钾1~2公斤/亩,有条件的施肥后进行轻便式覆盖,或者结合其他管理措施先施肥,后覆盖。

4.地表覆盖。覆膜:在尚未出苗的地块上覆盖黑地膜,达到抑制地块杂草生长、提高早春地温、保持土壤墒值、防止土壤水土流失的作用。

轻便式覆盖:针对已出苗的地块,可以将谷壳、草段、草炭、椰壳粉、腐熟轻质化圈肥等无土基质在中药材植株周围或整个畦面进行覆盖,达到抑制杂草生长、防止地块板结、提高土壤疏松度和透气性的作用。

5.集约化保护地育苗。优选基地专用育苗区,有条件的可选用或加建相应的大棚、小拱棚等育苗保护地设施,在设施内整理床土或铺设专用育苗基质成育苗床,配套大棚、小拱棚等小气候温、湿、气、光调节技术创造适宜的育苗环境,进行集约化育苗。

温、湿度调节:播种后,保护地设施四周盖严,采取闷棚措施,进行保温保湿,促进出苗。出苗后,特别在气温回升时,在晴天中午,可通过揭开膜的两端或部分侧面进行通风,以降低棚内温度与湿度,防止高温高湿引起幼苗徒长或诱发病害。注意揭膜通风时间应在太阳出来之后与日落之前完成。如遇低温或倒春寒,可以在设施内采用多层覆盖或人工加温等措施进行保温加温,确保幼苗不受冻害。如果长期低温阴雨天气不利于通风降湿时,可通过控制浇水,棚内苗床撒施干细土、干煤灰、干培养土等方式降低湿度,防止低温高湿诱发病害。

光、气调节:保护地设施由于有覆盖物,湖南早春常常光照不足与CO2浓度偏低。可在保障不受低温冻害的情况下,选晴朗天气加强通风见光,以加强光合作用并交换棚内棚外气体,增加大棚等设施内CO2浓度。一般在晴天,可以早上提早揭膜,下午延迟覆盖。有条件的,可在棚内通过施用干冰的方式,增加设施内CO2浓度。

6.大田播种、定植。湖南春季雨水多,春无三日晴,湖南春季雨水多,种植户应在气温稳定回升后,抢晴天的午后或傍晚及时进行大田播种或定植。如遇长期阴雨无法下种或幼苗苗龄过大必须定植时,可在雨停后或阴天土湿时,通过定植穴撒施干土或基质进行抢播抢种。

大田播种:采用种子大田播种的,要优选当年留种的新种子,对于陈种子,建议播种前先要做一个种子发芽试验以检测种子发芽率,以避免因种子质量问题而导致大面积不出苗。如果播种时间早,以采用干籽直播为宜,浸种播种须待气温稳定回升后方可实施,以避免浸种后遭遇倒春寒低温天气引起烂种,造成生产损失。浸种播种可以选用50~55℃的温汤浸种15分钟后,让水温自然冷却,继续浸泡4~24小时,沥干水分后进行播种。播种后用细土盖住种子,轻拍使其和土壤紧贴,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盖草保墒,以利于出苗。

采用块茎、块根、鳞茎、球茎等无性器官进行大田播种的,播种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高锰酸钾等进行药剂浸种消毒处理。

幼苗定植: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确定中药材幼苗定植株行距,根据株行距挖好定植穴。草本类药材定植穴可以随栽随挖,定植深度可视幼苗种类与大小而定,一般以土面平幼苗子叶为度。要求取苗多带原土、随取随栽、在栽稳的前提下以浅栽为宜、根系自然舒展、栽后及时浇透压根水,有条件的可以搭建小拱棚覆膜保温。木本类药材定植穴宜深挖,一般大型苗木穴深60~80厘米,中型苗木为30~40 厘米,小型苗为10~20 厘米。定植后应立即灌水或喷水,并搭立支架,以防倒伏。

查苗补蔸:大田播种定植后,应及时检查大田出苗率与成活率,对缺蔸死苗的,要及时补种补栽。

7.病虫害防治。早春气温较低,病害发生较少。但随着气温的升高,加之雨水多,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平时应勤于检查和观察,发现病虫危害,应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进行防治。

玉竹易得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10%恶霉灵200 毫升兑水1~2桶(每桶为容量16 升左右,下同)喷雾或10%广枯宁100 毫升兑水1~2桶喷雾,也可用含量高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农药喷雾。此外,用52.5%噁酮霜脲氰(抑快净)加80%代森锰锌兑水灌施根部也有较好的效果。发病严重时要及时挖除重病株根土,并用药剂彻底消毒。

对于我省中药材主要的地下害虫蛴螬可用3%二嗪磷2 公斤颗粒拌土撒施进行。金龟子成虫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用敌百虫等农药拌菜饼或菜叶撒于土表进行诱杀,用30%氟虫·噻虫嗪兑水灌施根部。当地块中虫口较少时可人工捉杀。

8.谨防倒春寒低温冻害。早春季节,常常易出现倒春寒异常低温天气。种植户应养成提前跟踪查阅当地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并做好相应的育苗与大田生产防冻技术预案。一旦遇到倒春寒低温天气,可采用双层小拱棚薄膜覆盖或大棚套小拱棚或外盖草帘等多层覆盖的方式进行保温,有条件的可采取加温电热线或其他保温加温措施进行人工保温加温,确保幼苗不受冻害。对于大田生产的,可通过延迟播种、干籽直播、大苗定植等多种措施防止倒春寒冻害影响。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采收及产地初加工岗位科学家、湖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曾建国,联系电话:13808453398)

疫情防控再部署 再细化 再压实
2月13日晚,省中医高专附一医院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法律规范文件汇编》电子书免费上线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法律法规,促进疫情防控工作依法有序开展,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省卫生健康委法规处会同法律顾问单位筛选编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法律规范文件汇编》,共收录法律15件,行政法规14件,部门规章27件,司法解释及司法指导性文件11件,国家规范性文件77件,湖南省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24件,包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目前上述法律规范文件汇编已制作成公益电子书上传省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政策法规”栏目(网址:http://wjw.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全力战“疫”,湖南省审计厅在行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审计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农业厅
战“疫”生产两不误 省农业农村厅加强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农业厅
袁延文厅长到厅系统检查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关于对新型冠农业厅
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与国务院指导组一行座谈
2月8日,省委书记杜家毫在长沙与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开通消毒产品行政审批绿色通道
针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