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谈中国纪录片缺钱窘境 好作品是撬动资本关键

18.06.2015  00:59

  中新网长沙6月17日电 (记者 鲁毅)“资金永远是最头疼的事情。”谈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中国知名纪录片导演马志丹认为,尽管当前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没有大资本的支撑,一切都是空谈。

  17日,马志丹等多位纪录片从业者汇聚长沙,参加繁荣中国梦主题创作推动纪录片健康发展论坛,探讨中国纪录片发展之道。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开启了中国纪录片的新篇章,《旋风九日》则让纪录电影迈入千万票房时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开辟专项资金扶持纪录片发展。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大多数纪录片仍无法收回制作成本,投资方与发行方对纪录片也并没有表现出业内人士预期的热情。

  马志丹说,她平时的工作除了导演拍片还要拜访“有情怀的”总裁、商会负责人等,为纪录片拍摄寻找资金支持。她拍摄的《追梦在路上》等多部纪录片,就是依靠其“总裁路线”解决了大部分纪录片制作的资金来源。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确实不乏企业家投资纪录片的成功案例,但不能老拿“情怀”说事,依靠“情怀”并非长久发展之计。纪录片发展除急需培养专业的营销、发行人才之外,还需要适应市场、提高品质,这是撬动社会资本的关键砝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也认为,中国纪录片人需要潜心创作磨砺出具有“精神钙质”的优秀作品。“吸引人、启迪人的优秀作品出现了,纪录片才会被社会关注、被观众认可;有价值、有市场的优秀作品多了,纪录片产业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中国纪录片行业第一股“三多堂”总裁高晓蒙表示,目前纪录片已实现了承制费、版权费、片尾联合摄制署名权等商业盈利模式,作为影视行业价值洼地中的洼地,纪录片一定会迎来爆发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