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服务业引领东长沙转型创新发展——关于加快发展长沙县现代服务业的调研与思考

08.10.2014  11:12

根据县委〔2014〕4号文件精神和《政协长沙县委员会2014年工作要点》安排,县政协今年将“加快发展长沙县现代服务业”作为常委会重点调研课题。课题组特聘省政协经科委吴金明主任为专家顾问,由王益枝主席任组长,杜宏亮副主席任常务副组长,各位副主席副书记任副组长,经济科技委牵头,群团联络委、文教卫体委、商务、工信、统计等共同配合。自今年3-8月,调研组深入20多家企业进行视察,组织各镇街、政府部门、企业家代表召开16场次座谈会,咨询、听取了吴主任及专家教授的建议,学习借鉴上海、杭州、郑州、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经验,综合形成调研报告,供县委政府领导参考。

一、发展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可观

现代服务业是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向社会提供高技术含量、高文化品位、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一,时势已至。首先是新工业革命带来服务业与制造业走向新的融合。据《环球科学》,新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以绿色、数字、智能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带来制造技术与制造方式的重大产业变革,其实质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服务产业与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其次是国内消费第四次升级将大大促进服务业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带来了我国消费的三次升级:从单车、手表、缝纫机的“小三件”、到冰箱、电视、洗衣机的“中三件”、再到汽车、住房、计算机的“大三件”,三次消费升级支撑了我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目前我国正处于第四次消费升级的预热期,开始步入以“文化、健康、大数据”“新三件”消费为主导的消费时代,以文化创意、研发设计、康养产业、数据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现代高端服务业将引领我国新一轮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再次是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战略的推进带来了开放发展的新机遇。在2020年左右,仅涉及约6亿人口11省市的“长江经济带”建设,其经济总量将要求达全国的50%,这必将带给我县难得的发展新机遇。

第二,条件已备。一是综合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凸显,为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奠定了坚实之基。南中国高铁枢纽—长沙高铁站是全国唯一拥有京广、沪昆、渝长厦三条国家骨干高铁汇聚的枢纽,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时空压缩”改变了长沙的综合区位,使我县独具了京广沪“一日生活圈”特色。黄花国际机场通往国内外航班近百个,今年6月24日开通了直飞法兰克福的洲际直航航班。连接高铁站和机场的磁悬浮列车,将建成10分钟快速通道。国道、高速路纵横交错,湘江对接长江实现通江达海。二是工农产业发展稳健,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广阔空间。全县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的,以长沙经开区为核心、以工业园区为配套的新型工业化格局,工业占比达到70%以上,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与成长的空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提速也为现代农业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三是以“智慧星沙”为核心的产城融合发展,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星沙经过20年的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城镇化率达54.4%,人口近55万人,面积约68平方公里,与长沙主城区基本融合。特别是近年来“智慧低碳城市”的建设和星沙产业基地、空港城、松雅湖等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增加了人气,拉动了内需,就业、培训、消费等需求不断上升,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城市市场和平台。

第三,前景可观。一是大长沙发展规划将带来我县城镇化建设整体转型。2014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4修订)》。根据《总体规划》,长沙的城市范围达4960平方公里,形成“大长沙”格局,长沙县整建制纳入大长沙,成为东长沙,我县将步入转型、升级与融城发展的新阶段。省会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将大力促进我县向城市经济和服务经济转型。二是“两型社会”建设将强力推动我县产业发展全面升级。新工业革命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正带来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人文理念的革命,正强力推动我县产业向高端化、高值化、低碳化方向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大数据产业、文化创意与康养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将得以迅速发展。三是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带来我县生产、生活服务业快速提质。近年我县探索“六个集中”,大力度实施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基础设施等42个重大项目建设,全县城乡品质、承载能力,城乡凝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大大增强。

第四,潜力很大。根据我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首先,全县服务业仍处于自发发展状态,80%集中在传统服务业,近八成集中在环县城区域,新兴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大,外扩空间大;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将随着上汽大众进驻、临空经济区建设、高铁经济区发展、松雅湖加速开发等将释放出巨大的潜能而得以迅速发展。其次,从全县从业人员结构看(见表1),初步测算2013年三产业从业人员约为二产业从业人员5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是200-300%,我县的拓展空间潜力大。

表1:2011-2013年长沙县从业人员表单位:万人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合计

70.67

74.96

72.34

一产业

22.58

23.1

21.94

二产业

31.35

33.85

32.1

三产业

16.74

18.01

18.3

二、发展态势良好,现实差距较大

  第一,发展态势好。首先全县服务业增加值持续增长(见表2)。2013年我县服务业增加值比2011年增加55.7亿元,从2012年起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其次环星沙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近年来,全县以十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平台为载体,大力配套设施建设;城乡公交和城乡交通网

表2:2011年-2013年长沙县GDP及服务业增加值情况

年  份

GDP

服务业增加值

 

总量(亿元)

年增长(%)

总量(亿元)

占GDP比重(%)

年增长速度(%)

2011年

789.9

16.9

160.7

20.3

8.6

2012年

880.1

11.0

183.5

20.9

13.0

2013年

976.0

10.8

215.0

22.0

13.6

络逐步构建,松雅湖环湖工程有序推进,移动互联网站台基本覆盖全县。再次是引进服务业项目富有成效。近年引进服务业项目投资968亿元,占总招商投资82%,如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厦门和奥凯航空等临空项目,金光华、富创世纪城等商业项目,太平洋人寿、雅居乐集团湖南总部等总部经济项目,天舟文化和开元博物馆等文化创意项目,有青苹果数据城和嗨啕等电子商务项目等;今年“沪洽周”与绿地集团、嘉民集团达成投资合作或意向。

第二,发展差距大。到目前为止,我县现代服务业没有形成“一核”——缺乏商业核心地带;服务业规模相对偏小,GDP占比小。全国服务业2013年实现首超工业,占比已经达到了46.1%;目前全球服务业占GDP平均超过60%,美国达80%,主要发达国家70%以上,中低收入国家达到了43%的平均线。我县一直在20%徘徊,总量仅为江阴市五分之一强,前10强都在35%以上。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占比更小。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总部经济、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很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比重更是低微;保险证券和金融的总部或地区机构在我县少有落户;会计、法律、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业都还处于初级水平。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时,服务业比重应该达47%以上,现代服务业比重应达到35%左右。据预测,到“十二五”末全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将占全部服务业的55%。从我县2013年人均GDP15000多美元、而服务业比重约22%、生产性服务业仅5%来看,我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从调查情况分析,导致上述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认识理念不够新、发展氛围不浓。由于一直以来“倚重制造业”、“重加工、轻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存在顶层设计上、政策配套上欠缺,管理也不系统等一系列操作层面的问题。二是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低。由于市场发育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导致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弱,如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严重偏低,软硬件均不足;一些现代服务领域,如银行、保险、教育、医疗、通信等行业,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市场准入范围狭窄,缺乏竞争,导致创新不足,经营效益低。三是支持乏力、发展环境不优。如用地矛盾普遍突出;星沙与市区的客、货运“二元”结构矛盾;统筹管理及协调也不够;激励政策体系、统计平台体系、评价考核体系有待更科学、更全面等。四是领军人才和专业性人才短缺。目前社会教育培训办学不足,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没有机制和规模;服务业涉及部门多、缺乏尖端人才引入奖励措施、专业型工作人员缺少、人员力量单薄,很难适应服务业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把准战略定位,谋划发展布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立现代服务业在我县的引领与主导地位,是实现“四化两型”、“三量齐升”、“三倍三增”的迫切需要,是实现调结构、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三个共同”、“三个共享”、走在前列、争先进位的现实途径。因此,需要全县上下转变观念,以消费型经济取代投资型发展;创新理念,共同致力于以现代服务业引领东长沙转型创新发展。为此我们建议:

(一)立足“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新定位,科学谋定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与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考察指出,湖南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简称“一带一部”)。我县地处“一带一部”核心区,区位优势度高,需要高思维、高起点、高定位谋划现代服务业发展。

1、依托大枢纽,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把准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战略定位。我们认为,我县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力营造“创新创业”大氛围,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理念、市场化改革来实施“园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加工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制造经济向智慧经济提升”的战略。长沙既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即实体枢纽)、也是重要的信息处理中心(即虚拟枢纽),我们要充分发挥“两个枢纽”作用,以有效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一方面,目前世界已处于海量数据时代,应用大数据可促进科学、系统决策,运用大数据分析有助于做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用信息技术与商贸、金融、制造业等深度融合来谋划提升新兴服务业态;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创新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围绕国家综合枢纽及沿骨干交通走廊加快产业由东向中、向西“蛙跳式”转移,以推进长江中游腹地开发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长沙县地处“两个枢纽”的核心区,理应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成为引领湖南、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最有利支撑。

2、立足大长沙,突出省会城市与平台经济,科学确立县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攻目标与中长期战略定位。我县在大长沙规划中的发展定位为东长沙,科学确立全县现代服务业的主攻目标与中长期发展定位,需要立足大长沙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需要树立强烈的省会意识、加快平台经济发展步伐。由此我们建议,一是将发展平台型企业、构筑平台经济发展新高地作为主攻目标,把发展高端服务业、实现现代服务业比重达47%、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55%以上作为中、长期发展目标,并将之列入《长沙县“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二是尽快修订《2010-2020年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与规划》,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实现产业结构的“三二一”目标和省市最新改革与发展定位精神融入,力求现代服务业中长期发展定位更精准。

3、对接大产业,围绕服务先进制造业,突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先进制造业一直是我县的支柱产业,新型工业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县的重点,我县生产性服务业始终需要服务新型工业化,对接这个大产业,服务这个大产业,促进这个大产业。建议突出重点,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我县参与国际竞争、服务全球的重点产业形态,围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产业引导、产业招商和产业发展。为此,结合贯彻今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文件精神,抓住“十二五”后两年,结合我县实际,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鼓励发展工业设计企业和服务中心,发展研发设计交易市场;二是鼓励服务外包,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推进移动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三是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工业生产流程再造和优化;四是推广制造施工设备、运输工具、生产线等融资租赁,创新抵押质押、发行债券等金融服务。

(二)围绕功能分区与分类发展,科学谋划与布局产业发展空间,明确扶持重点

1、根据县域最新六大功能分区,谋划好全县现代服务业的整体空间布局、留足后续发展空间。我县继“南工北农、一县两区”战略后探索功能分区发展。今年6月,《长沙县功能分区体制机制创新实施规划(2013—2020)》已获省发改委批复(见长沙县功能分区规划图)。尽管在六个功能

 

区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进行了布局规划,但为了克服各类服务产业低档次竞争、低水平扩张、泛同质化发展的痼疾,需要坚持“差别化定位、错位化布局、特色化发展、持续化推进”原则,从国际化、区域化、市场化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在不同的功能区明确现代服务业一般的、重点的、突出的产业发展形态,并为后续发展留出余地。我们建议:在六大功能区规划、引导、鼓励发展六大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一是在现代农业区,在发展大生态旅游、养老健康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农业社会化流通服务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二是在星沙松雅湖商务区,依托星沙商圈、松雅湖休闲区、湘龙文化创意园、中南汽车市场打造现代都市服务产业体系。三是在黄兴会展区,依托长沙高铁枢纽和国际会展中心,大力发展高铁经济、会展经济、专业市场、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文化产业、休闲娱乐等现代新兴服务业体系。四是在临空经济区,依托临空产业、总部经济、智慧城市经济布局打造临空经济服务体系。五是在长沙先进制造业区,围绕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基地、塑造大品牌,打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体系。六是在暮云两型生态区,依托青苹果、石燕湖、动漫城、昭山风景区、科技孵化港等,打造生态休闲、两型服务产业体系。

2、实施区域发展新引擎策略,加快临空经济区、高铁新区和黄兴国际会展区的发展步伐。建议在临空经济区、高铁新区和黄兴会展区135平方公里范围内,构建“服务自由贸易区”或借鉴宁波经验在黄兴会展区设立“现代服务业园区”,着力打造中部枢纽新区、打造全省现代服务业高地和核心增长极。在临空经济区和高铁新区方面,今年省政协在专题调研临空经济后与省政府进行了专题协商,并向省委提出了建议案。省、市高度重视发展临空产业和高铁新区产业,加上“一带一部”的战略机遇,为大力发展临空、临铁制造产业,突出发展航空物流、高铁运输,总部经济、高端商贸、娱乐消费等服务业带来了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在黄兴国际会展区方面,抓住长沙“市场外迁”的契机,加快建设“大长沙副中心”:加大对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会展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特色金融、物联网等新兴服务业的基础建设投入;加快开通黄兴至星沙、黄兴至长沙城区的公交线路,对接长沙高铁、长沙地铁二号四号线和磁悬浮列车的便利,构建立体交通网。

3、提升工业带动战略,重点布局和发展服务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实现挺进全国100强、50强、20强,其中关键就是实施了工业带动战略,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工业强县的飞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新时代的大战略,需要服务业与制造业“双轮驱动”,需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提升工业带动战略。为此建议:一是依托长沙经开区板块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和信息服务。出台专项鼓励政策大力引智,建设专业网络服务系统,培育和引进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高端产业企业。加大信息化发展力度,以“三网融合”为切入点,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加快建设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网络资源共享。二是突出新能源、服务外包、中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建议建立新能源汽车创新孵化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产业,力促我县乃至湖南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促进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研发、产品设计、媒体公关管理、市场营销和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等快速发展。三是依托上海大众板块重点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汽车回收再制造。汽车后市场服务是指汽车售后维修服务、保险、美容、二手车交易及租赁、汽车文化、报废回收和再制造等。资料显示,每1元的购车消费会带动0.65元的汽车售后服务。2020年起国家正式实施汽车回收再制造政策,每年报废汽车1300万辆。上汽大众在我县正常投产后加上所有汽车制造企业的产能,将是一个极大的产能释放,对汽车的后市场服务将产生极大的需求量。建议抓紧“十二五”后两年,迅速着手规划建设“长沙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园”。可在干杉或榔梨择址开发建设,结合中南汽车城,形成辐射中部和全国的更大的汽车市场体系。

4、深化“产城融合”的城市经济提升理念,建设城市综合新平台,促进平台经济与总部经济发展。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产城融合水平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明确“产城融合、服务业优先”的城市发展战略,以“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好平台经济与总部经济。发展平台经济与总部经济需要有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网络设施;拥有高素质的人力科研教育资源;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信息通道;在基础性资源方面能够同附近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所在城市管理、文化氛围等软件具备良好的素质等5个方面条件成熟。为此建议,“十二五”内,着手在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长沙东城总部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并尽快启动、完善软硬件设施。(1)发挥区位优势,完善立体交通枢纽,统筹安排市政交通规则与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规划。建议加快星沙城市的新汽车站、地铁、快速公交、公共停车场等市政交通建设,完善与黄花国际机场、长沙高铁站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2)按照城市布局的功能性促进行业发展的区域性,通过基础设施和政策法律建设优化环境,注重将先进管理方式运用于实践。建议在空港城、会展区配套建设一批国际商务酒店、国际学校、大型医院、高档住宅、市民公园等城市功能性项目;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示范区。(3)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和大口岸开放平台建设。借鉴郑州依托综合保税区物流聚集效应,开通区域通关业务,整合海关、检验检疫、边检、国税、外汇、商务、工商等单位信息的电子申报平台,建成统一的空港信息平台,实现报关、报验、外汇核销、出库退税等一站式服务。(4)大力培植平台型企业。围绕移动电子商务或实体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支持实体性与虚拟性平台机构与公司的发展,以带动或引领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5、抢抓消费升级机遇,尽快重点研究四大潜力行业新兴服务业的布局和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养老(健康)产业、大生态(会展、旅游)旅游是在消费不断升级、工业比较发达的经济背景下而产生的。我县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交通优势,尽快研究重点扶持引导四大产业发展的专项举措;尤其在“十三五规划”启动研究时进行系统性谋划。建议做实三块:一是创新销售理念,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融合发展。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的有机结合,是信息化支撑下的服务业革命;它和现代物流日益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象征。在星沙松雅湖商务区、临空经济区、黄兴国际会展区、暮云两型生态区的新一轮规划修编时,要规划布局“物流园(基地)”、“电商发展基地”。二是把发展大生态旅游作为贯穿全县的主线。一方面大力发展新业态旅游产业。在南部依托上海大众、广汽菲亚特、远大等工业企业,结合黄兴、光达和会展,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在北部依托4A级景区杨开慧纪念馆与惠润乡村酒店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的精品线路,以开慧、金井、白沙、福临等北部镇为载体,开展乡村露营、茶乡体验、水果采摘等参与式的新业态旅游。另一方面大力招商进行旅游开发。依托交通枢纽优势,借鉴青岛、济南等8市成立“高铁旅游城市联盟”和深圳华侨城开发的做法,重点在无障碍旅游、旅游品牌企业引进等方面争取突破,突出在开发影珠山、天华山和石燕湖上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品质、丰富旅游产品、实现旅游特色。三是在“十二五”后两年,率先在现代农业区和两型生态区布局规划发展养老、健康产业。建议尽快启动有条件的个人和企业申报到市、省和民政部审批;尽快研究出台专项鼓励支持办法,力争实现“十二五”期间取得突破。

6、构建服务业商圈“一核多组团”,乘势而上提升传统服务业的规划布局和发展。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现代服务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提质增量发展,也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应对的方面。因此,第一,在规划布局上,建议以星沙松雅湖中央商务区为“一核”,以黄兴、空港城、泉塘、毛塘为四大区域商贸组团,着重打造生活服务聚集区和15分钟便民商贸服务圈。第二,在乘势发展上,注重从三方面加大举措、加快发展:一是在“十二五”期间速即提质“一核”。按照“大长沙商业副中心”的定位,着重在湘龙街道、星沙街道1—6区、松雅湖区域、新星沙汽车站区域,规划引进、布局打造品牌住宿餐饮、时代图书(店)城、商业步行街、特色商业区(如湘绣)、品牌商品街、影视音乐街、酒吧街、创业专区等,配套以优惠政策扶持。二是在“四中心”区域,加快商贸服务信息化步伐。积极鼓励发展大型卖场、网上营销、便利店、仓储店、折扣店、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规模综合购物中心、大型超市和社区商业,构筑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三是加快建设农村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网络。鼓励引导资本、品牌、商务下乡,鼓励企业连锁经营,加快集日用消费品、农资商品、农产品于一体的乡村现代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构筑通畅便捷的城镇商贸服务体系。

四、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发展保障

确立现代服务业主导、引领全县转型创新发展,需确立“县委总揽、政府主管、部门主责、镇街和经济园区联动”的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领导体系和绩效考核,形成强力保障机制。

(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三大理念。一是互联网思维的理念。以互联网思维引领,强化以思维创新带动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二是省会经济的理念。突出作为省会城市的特点,大力发展围绕“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服务对象发展的新服务业态、新社会中介组织等等。三是跨界融合的理念。顺应“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趋势,鼓励服务企业整合资源、创新业务形态和经营模式,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抓手,推进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融合发展,注重现代服务业配套建设。

(二)确立高规格的领导协调机构与高效率的管控服务体系。从有关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特别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产业、一个区域的大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全力推动。因此,一是科学设立领导和协调机构。建议在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任“加快发展全县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组长”的同时,设若干专项管理办公室,相应的县直相关部门各抓一项,形成“1+N”管理模式。二是切实做好高位协调。如对空港和会展经济区域的发展,需争取省市领导牵头、省市县三级共管的高规格协调机构,进行统一的、高位的规划,并建立“例会制”和解决问题的“案例制度”等执行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一方面建议争取省市支持,探索尝试改革统计制度,建立科学完整的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同步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增加现代服务业占比。另一方面完善管理和执行机制。建立在县级领导小组主持下、召集所涉及四大家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部、办、委、局际联席会议”制度。

(三)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经济体制机制。一是创新服务机制。首先是创新扶持运行机制。建议探索设立“长沙县中小服务业企业服务中心”,转变传统的“政府—企业”的模式,转向“政府扶持枢纽平台—平台聚合服务中介-中介集中服务企业—企业集体受益发展”的运行机制。其次是不断释放“商事制度改革”红利。长沙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已于2014年1月1日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我县仍需进一步放宽对民间服务业企业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上的要求。二是创新财政投入机制。首先是政策引导上,合理安排一定的投资直接补贴,资助影响大、带动作用强、具有示范效应的重点项目;或鼓励购买现代服务产品,并通过建立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以引导民间信贷。其次是支持创新团队上,建议对于初创时期创新团队给予一次性资助;对于稳定期的创新团队予以连续性资助;对进入成熟期的团队采取分期资助。三是创新行业管理体制。在科学监管上,需要强化电子商务、航空物流、会展等新兴服务行业的主管部门职责职能。在强化协会作用上,建议鼓励会员企业以自愿、平等原则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并赋予其发展规划、行业统计、技术标准、技术鉴定、反倾销调查以及审批事项等职能。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既减轻负担,又促进企业与行业协会共同发展。四是创新税收调节机制。先是抓住国家推进“营改增”改革的机遇,对改后缴税负担增加的行业如现代物流行业等尽快研究补贴办法;其次针对特定人才受益调节。如对技术转让、技术专利使用、版权等,可用财政补贴的形式给予受益方。

(四)健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突出做好以下四各方面:一是建议尽快出台《长沙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纲要》。明确长沙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管理模式和执行机制,作为纲领来指导修编全县现代服务业中长期(2010-2020年)发展规划及其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指导全县各级各部门、各经济园区着手现代服务业的“十三五”规划调研、起草工作。二是围绕突出重大项目支撑,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层面和省市政策扶持。将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空港城、黄兴会展区、现代农业区的规划建设及发展上,建议建立重大项目的联动机制。协调省、市共同争取国家层面及省市政策扶持,加快推进航空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大旅游产业领域中的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充分发挥投资上十亿、百亿元大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研究支持奖励政策,引导服务需求。围绕对接先进制造业与建设智慧城市,借鉴上海、深圳做法,加大引导和鼓励各类制造企业开展现代服务外包;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力度,加大政府采购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民众不断提高科技、文化类和两型消费比重。四是建议加快新一轮引导、鼓励、扶持政策出台。长县发〔2011〕33号文件《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去年底到期了,为保持政策延续性,在新的政策出台前可仍按33号文件执行。新的文件正在由县商务部门牵头起草、论证,应抓紧组织高级别专家进行研讨,并广泛听取企业、群众意见,力争尽快出台。

(五)创新思路强力推进人才培养和引进。今年6月23—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要求: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建设和加强实训基地,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师资队伍。现代服务业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人脑+电脑”,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知识、信息、网络手段,是智力密集型产业。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觉得需要创新思路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引进。一方面政府尽快探索制定鼓励人才培育、引进的支持政策。建议叫响“创业在星沙”的口号,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全省、全国乃至全球争取各类实用人才,强化人才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并且加大投入,切实提升县职教中心的办学水平,加强县职教中心与县域内企业的培训合作,紧密联系企业所需用人开设专业和课程,再依照课程特聘专业教师。另一方面鼓励、支持企业和园区加大投入培育、引进人才或设立人才培训基地。可鼓励现代服务企业根据自身所需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省会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在高校开办各种专业班级,直接培养专业人才。也可支持、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人才园”,提供住房、落户等吸引人才的条件。

(六)着力优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新环境。在着力降低市场准入、简化行政审批、改善行业管理等的同时,一是强化法治经济理念的贯彻落实。以“法无许可不可为”规范行政行为,以“法无禁止即可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进行创新创业。二是加快网络硬件建设,建立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联手移动、电信等公司,升级网络硬件环境,加快网络传输速度,推出4G网甚至5G网和免费WIFI,实现星沙全覆盖;加快建立长沙“声谷”,建立统一的政务资讯平台、呼叫中心和其他专门信息、数据平台,消除信息孤岛,方便群众生活,方便企业发展。三是实现全面融合大长沙。建议重点突出在“十二五”内切实加强与市区的协调,彻底解决星沙与市区客货运“二元”的矛盾,为实现园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进一步夯实软硬件基础。四是注重宣传推介,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合作。建议着力推进宣传创新,加大宣传投入。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和宣传手段,对长沙县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最大限度地挖掘长沙县人文、地理、历史、旅游等资源,引导在大数据、快节奏、海量信息时代下既抓现代服务业项目引进、扩大内需、消费升级,又注重围绕扶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信息软件等国际服务贸易,加快服务业“走出去”步伐,凝心聚力打造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

(长沙县政协调研组)

课题组组长:王益枝

常务副组长:杜宏亮

副    组    长:李楚屏、郭艳红、陈沃辉、张小春、彭克让

调研报告执笔:曹  青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
“大数据赋能”破解审计难题
     常德市审计局以“科技强审”为抓手,审计厅
谢军到湘潭大学审计现场调研指导工作
     为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主题教育的部署,审计厅
李绍辉深入芷江县审计局开展调查研究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和调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