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评】公积金改革不能总依赖倒逼机制

16.10.2014  17:17

漫画/毛洁如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联合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策,支持缴存职工购买首套和改善型自住住房,推进异地贷款业务。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贷款对象为购买首套自住住房或第二套改善性普通自住住房的缴存职工。(10月15日《西安晚报》)

  对于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来说,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如同医保的异地结算一样,此举的最大意义在于打破了地域限制,避免了划地为牢之下带来的权利伤害。正如许多网友所说,公积金是自己的私人财产,结果交给相关部门代管却无法有效使用,这无疑是最大的制度之恶。让公积金流动并有更为灵活的支配权,不过是对所有权者的使用权的尊重。

  然而长期以来,尽管公众要求实行更加开放而统一的呼声很大,对公积金的使用更加灵活自由的诉求强烈,但是政策层面依然如铁板一块难以撼动,大的方面如立法时限屡屡食言,小的方面是异地互认等技术性改革也推进不力,结果造成大量的公积金躺在账上“睡大觉”,极需买房者也因地域壁垒,无以享受到“雪中送炭”的制度之暖。

  这其间便有数量庞大的外出务工群体,由于他们的户口所在地和工作所在地分离,受公积金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的限制,很多人宁愿选择放弃公积金。别的不说,仅从程序和效率上来看,公积金政策也到了不得不改革的程度。比如目前个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者需要接受住房管理中心和银行的双重审查,审查和评估程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此相反,绝大多数的售楼现场都有商业银行做商业贷款的现场服务,购房者可以在销售现场办好所有手续,所以很多申请者宁愿放弃利率较低的公积金贷款而选择商业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异地就业者将可回乡用公积金贷款买房,无疑是公积金政策的重大调整,并释放出“以人为本”的积极信号,其做法本应值得肯定和鼓励。然而令人纠结不堪的是,催生政策改革的动力,似乎不是出于真正的民生需要,而是“救市需求”——在房地产市场需求不旺,而投机炒作又面临极大风险之时,真正的刚需和民生需求才被重视,才获得政策层面的顾及,让人不免产生失落之感。假若不是楼市的现状和出于稳定经济的考虑,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的封闭之门,是否还要在“研究中”继续紧闭?

  存在类似状况的领域还有很多,从医保的统一结算,到社保的异地互认,各项改革与措施如同蜗牛一样缓慢,根本无以对接现实的需要,也无法保障基本的公平与公正,更遑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弱势关怀”。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不能总靠应急倒逼,如此看来,取向出现偏差的“公共善意”,其所谓调整也难免让人产生“醉翁之意不在酒”之疑,如此状况值得公共决策者深思。

[编辑:彭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