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严查75所高校科研经费 公布4起典型案件

17.10.2014  08:06

  教育部严查75所高校科研经费

  同时公布4起科研经费使用违规违纪典型案件

漫画/新华社

  昨日上午,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日教育部组织召开直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情况第二批专项检查动员部署会,要求专项检查对75所直属高校全覆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客观存在,与其讳疾忌医,不如请医问药。

  据教育部介绍,专项检查采取学校自查和入校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继2013年上半年第一批专项检查之后,第二批专项检查面向30所直属高校,每校集中检查一周时间。重点检查学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的情况、学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建设情况、学校科研经费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情况、学校履行法人责任情况等。在检查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针对项目管理、预算管理、经费使用、外拨经费等环节分别重点抽检3至5个科研项目。

  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表示,社会对高校的要求标准更高,标尺更严,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象牙塔内和科学殿堂中的违法乱纪、贪污腐败行为。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参与主体多、环节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涉及科技、财务、审计、招标等多环节。通过检查可将关口前移,防范科研腐败滋生。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与其讳疾忌医,不如请医问药。

  典型案件

  浙江大学原教授陈英旭

  利用关联公司贪污945万余元

  2014年1月7日下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浙江大学原教授陈英旭进行宣判,认定其贪污945万余元,以犯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

  2013年10月,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及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出现恶性问题时,提及“一位知名的环境领域专家和一个重要省份的科技厅长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这名被科技部部长视为典型的“知名环境领域专家”,正是指陈英旭。

  生于1962年的陈英旭,是在50岁这一年遭遇人生剧变的。此前,他是成功的大学教授,既担任着浙大水环境研究院院长,又是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他拿到的重大课题,科研经费高达数亿元。

  检察机关指控,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陈英旭利用自己课题总负责人的身份,将关联公司列为课题外协单位,再通过授意关联公司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两家关联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陈英旭的博士生。

  北京邮电大学原教授宋茂强

  借用他人身份证冒领68万元

  借用他人身份证、签订虚假劳务合同,冒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研经费68万元,2014年2月9日,北京邮电大学原教授宋茂强因贪污罪被海淀法院一审判刑10年半。

  2008年8月7日,工信部牵头启动“核高基”项目。项目启动后,成立了专家组,宋茂强是15名软件专家之一。2009年1月,北京邮电大学拿到了这个项目,宋茂强负责下属的一个团队。

  据宋茂强供述,当时分给其团队的经费包括设备费50万元、150万元劳务费。由于他的团队并没有具体任务,通过正常途径没法花出去这笔钱。于是,他就借用别人身份证把钱套了出来。据了解,宋茂强与身份证上的人“补签”了劳务合同,套出了钱。

  “将68万元冒领出来,最初是想完成预算,感觉团队老师很辛苦,想给他们一些奖励。”宋茂强称,钱到手后,他觉得曾为该科研项目做了一些工作,这些钱可作为自己的贴补,于是将部分款项交给爱人购买理财产品。

  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教授李澎涛、王新月夫妇

  弄虚作假套取国家专项资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教授李澎涛、王新月夫妇二人以虚假采购耗材的方式向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支付264万余元,涉嫌贪污,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李澎涛,男,1964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基础研究学术带头人。王新月,女,1956年4月出生,河北深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澎涛之妻。

  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李澎涛、王新月承担的“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有关课题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李澎涛、王新月被依法批捕。

  山东大学刘兆平

  虚开发票骗取341万余元

  山东大学刘兆平采取虚开发票的方式,骗取科研经费等公款341.8万元,被判刑13年。刘兆平,男,1958年3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丰县,汉族,硕士研究生文化,教授。曾任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新药药理中心主任等职务。2002年12月,刘兆平调入山东大学,任山东大学新药药理和安全性评价中心主任,主持领导山东大学GLP实验室的建设。

  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三大制度性漏洞

  1 将经费结余作为研究人员个人收入

  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约四成。这意味着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高等院校教职工收入偏低的背景下,经费结余长期是校方默许的额外收入。”一名课题负责人表示。

  2 借助企业参与科研以便“报账”

  在此次曝光的教授套现经费案件中,已被判刑的陈英旭就是利用国家重大专项总负责人的便利,将关联公司列为课题外协单位,再通过虚假发票、虚假合同套取经费。业内人士指出,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外协公司”竟没有一条专门的规范,甚至未要求课题负责人开办的关联企业“回避”。

  3 科研管理功利化引发“吸金”乱象

  一位科研人员说,当前,科学界存在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评价科学家的标准不是看其学术水平、业界口碑,而是看其是否能吸引和占有大量资金。由此也造就了一些“科学家富豪”。

  专家声音

  对课题经费的使用建立全程监管机制

  近年来曝光的数起科研经费贪腐案件中,通过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和虚构科研项目支出等手段套现,以及挪用科研项目经费,是科研经费贪腐最为常见的几种手段。

  经费管理粗放、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是科研经费申请环节“潜规则”盛行,使用环节贪腐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专家认为,应尽快改革项目评审专家遴选和管理机制,推动建立公开透明的项目形成机制,加快建设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强化对项目审批权及管理权的社会监督。

  “惩处力度不足、弹性空间大使得违法成本低,是问题科研经费屡有发生的原因之一。”山东舜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潘昌新说,要遏制“只管拨钱,而对效果不闻不问”的做法,整合科技、财政、审计等部门力量,确保经费公开、透明、高效使用。对课题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应建立全程监管机制。

  为严防科研腐败“黑洞”,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专项)任务较多、专项经费资金量较大、经费管理较薄弱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科技部将加强巡查。

  专家认为,在科研领域里,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经费使用、监管责任的系统法律。立法的缺失,直接导致科研项目管理的混乱。只有科研经费财权和审批权分离,建立科研投入基金制度,引入公正、公平、公开的专家评审制度,才能有效遏止这些乱象。

  时事辣评

  遏制科研腐败不能“割韭菜”

  庹新岗

  前几天,有媒体曝光,“中国最年轻院士”李宁用空壳公司捞钱。如此劲爆的消息刚过,这次教育部又通报了四起科研经费被骗取、挪用、贪污的典型案例。笔者心中一时无法再掀起多大的波澜,提高高校科研经费透明度,加强学术监管,建立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和平台诸多建设性意见已经被翻来覆去论及。此次教育部表态要请医问药,我们又有多少新鲜话可说?

  当高校教师竞相为申报科研项目金额多少而攀比,为怎样创新手段切割经费蛋糕而绞尽脑汁,又怎么指望其个人职业操守能守住道德防线呢?通报几起典型案例,抓住几只硕鼠又岂能阻止更多人向不太设防的经费下手?而在挪用、贪污风气渐长的语境下,我们看到的是“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仅占40%左右”的调查结果,和4起涉及金额上百万的典型案例被通报。诸多负面信息表明,科研经费管理混乱早非疥癣之疾。

  贪心的种子有了粪肥浇灌,长出来的韭菜只能是一茬接着一茬,“割韭菜”式检查固然可以起一时震慑之用,但要想根治,真需要痛下决心,挖出烂根暴晒数日,然后种些什么、施什么样的肥料,就需要请专业人士来操心了。但愿教育部请医问药的举动能收到良好成效。




(稿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作者:)
(编辑: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