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高桥镇长沙新天翔食品有限公司将鲜菌加工成熟食,延长食用菌产业链
在长沙新天翔食品有限公司的食用菌加工厂房内,员工正戴着手套给食用菌装袋。康子弘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2月2日讯(记者 蒋志斌)在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都在发挥智慧寻找现代农业的新方向。享有“食用菌之乡”的高桥镇在发展食用菌种植的基础上,延长食用菌产业链,将鲜菌加工成熟食,拓宽发展渠道。近日,记者走访长沙县首家食用菌加工企业——长沙新天翔食品有限公司,了解该公司食用菌加工的发展历程。
成立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
走进高桥镇金桥村,记者见到了这家食用菌加工厂的厂房,是一个由简洁的办公区域与加工区域形成的敞亮四合院。在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碌地给食用菌装袋、消毒、烘干,每个步骤都有条不紊,极为细致。
“公司依托国进食用菌及高桥镇其他食用菌生产基地,延长了食用菌产业链,对部分产品进行精细加工,制作成熟食品。”长沙新天翔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富川告诉记者,高桥镇素有“食用菌之乡”的美称,全镇大大小小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有几十家,每年产量惊人。
“生产基地将食用菌做鲜食包装后,为了卖相好看,一般会裁切掉根部的一部分,这部分的营养价值也比较高,以前没有加工企业,这些被裁切的部分都会被丢弃,造成浪费,而且食用菌保鲜也比较难。”林富川介绍,为将“边角料”派上用途,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他在2012年成立了长沙县首家食用菌加工企业。
远销全国各地,月产值150万
“食用菌如果没有深加工,那等于没有了出路。”林富川告诉记者,拥有生产和销售经历的他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体会颇深。“在食用菌销售高峰期,产品积压卖不出去,只能看着满仓库的食用菌坏掉。”说起以前的经历林富川至今心痛不已。
成立加工企业后,中间的曲折历程也让他明白了食用菌加工企业不多的原因。“主要是口感和保质期。”林富川说,起初要把食用菌制作成熟食,保质期是个大问题,它的保质期一般只有3到4个月。为此,他和搞研发的工作人员在灭菌、保鲜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最终让产品的保质期提高到了9个月,口感也得到市场认可。“我们还开发了包括金针菇、杏鲍菇在内的5个系列熟食,销售市场遍布湖北、江西、广西等地,月产值达150万。”
“这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行业,只有不断研发出适合消费者的口感,企业才能具有竞争力。”林富川说,为此,他们与湖南农大合作,并计划扩大厂房,通过产品打开市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将长沙县的食用菌加工做大做强。
[编辑:欧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