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打下扎实基础

14.02.2016  18:01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中央关于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施“一带一部”战略,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狠抓结构性改革,着力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精细化内涵式增长,加强民生保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开好局、起好步。
  
  省委考虑,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左右。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必须牢牢把握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必须切切实实提高思想自觉,增强行动自觉,在对新常态“怎么看、怎么干”上统一认识和步调,在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打好歼灭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当前,影响湖南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既有总量问题,更有结构性问题,特别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很多产业、产品层次低、附加值不高,不能满足个性化、差别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重点是创新体制机制,扶持实体经济,增加有效供给;基本要求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今年我们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做好“减法”“除法”和“加法”“乘法”,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做好“减法”“除法”。一要减少对正常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要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而不是更多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履行好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下决心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动力活力。二要减轻企业负担。据调查,湖南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攀升,2015年前10月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4个百分点,一些企业“五险一金”占职工工资的30%-40%,冶金等大宗物资进出量大的产业,物流成本占到了采购成本的1/4,工业电价一直居高不下,项目投资方支付给部门指定的中介费用也很高,有的红顶中介收费甚至屡禁不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将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五险一金”、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方面研究出台政策,我们要积极跟进、深入研究,主动对接、抓好落实。无论什么方面的改革,都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实体经济一头连着供给,一头体现需求,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实力的物质基础。没有实体经济作支撑,经济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越是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越要强化实体经济的坚实支撑。减轻企业负担固然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但还远远不够。要全方位着力、多措施并举,专心致志服务、实实在在扶持实体经济,筑牢经济发展的根基。要在全省范围广泛深入开展企业帮扶活动,对重点企业进行逐一分析、逐一研究、逐一扶持,从尊重市场选择加大省内产品采购力度、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强化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企业更要苦练内功、强化管理、积蓄力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市场疲软,各个企业要摸得清底数、稳得住阵脚,拿得出办法、渡得过难关,在政府提供的良好环境下,学会在市场浪潮中自己“游泳”,用足用好用活政策,积极适应市场,主动深化改革,在历经风浪中上质量、上水平、上规模。三要化解过剩产能。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化解过剩产能,处理“僵尸企业”,是一道绕不过的坎,不能拖、不能等。这里,可能有个认识误区,就是心存侥幸,希望等一等、挺一挺,人家退出了,我们留住了,就是保住了生产力。如果以这样的认识指导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路子必将越走越偏,越走越窄。我们说“僵尸企业”,是指那些长期亏损、债台高筑、无药可救的企业,必须停止补贴和保护,实现市场出清。在具体工作中,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防范引发社会风险。对那些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要予以扶持,加强技术改造和市场拓展,力争升级做强。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今年将就企业脱困解危、兼并重组、轻装上阵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比如开展不良贷款真实性核查,加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和处置进度,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大各类中小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引导企业认真研究、积极对接、主动作为,争取更多国家政策支持。
  
  做好“加法”“乘法”。一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前,湖南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不高,服务业占比偏低,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7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不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仅为10%多一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占比在30%以上。要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着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制造强省“1274”行动,支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成长。湖南发展健康、教育、养老、旅游、文化、信息、会展等服务业,有基础、有优势、有市场、有潜力,再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思路里,而是要切实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打造,加快发展壮大。就拿旅游业来说,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旅游经济时代”,而且旅游业具有逆经济周期增长的特征,湖南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强省这个目标,充分发挥优势,抢抓战略机遇,全面释放旅游投资和消费潜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投资的重点、消费的热点、开放的亮点,使之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还有健康产业也是一样,湖南医疗医药资源丰富,医疗卫生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能够辐射周边多个省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健康产业必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主阵地。目前,湖南一些地方产业园区发展存在规模不大、效益不好、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对部分园区巡视发现,有的园区不仅没有成为改革的示范区、产业的集聚区、发展的优势区,反而成为解决级别和待遇的自留地、权钱交易的后花园。今年要把园区建设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项目聚集进度,加强有效投资强度。同时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铁腕查处、从严整改。二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湖南“双创”氛围渐浓,浪潮已起,近年来新登记企业数及注册资本快速增长。但差距还很大,到2015年11月,湖南拥有市场主体254.86万户,其中企业主体50.03万户,分别只有湖北的59.2%、57.6%。差距就是潜力。今年要在“双创”上再加把油、添把劲、给把力,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发挥“双创”“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形成线上与线下协同的创业创新格局。三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方面,要及时补充人口红利,抓好职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土地方面,全省2009-2013年供而未用土地高达4.8万亩,其中闲置两年以上的达3.3万亩,要抓紧清理利用闲置土地,积极稳妥推动农地流转,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资金方面,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乱问题;技术方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技术转化率。
  
  需要强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医药方”,是治本之策,解决的是经济结构深层次问题,涉及很多中长期战略安排,慢不得、也急不得。没有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没有攻坚拔寨的意志品质、没有一以贯之的韧劲耐性,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如果满足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习惯于使用“强刺激”寄望V型反弹,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全省上下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胸怀,敢于历经痛苦的磨难,适当提高换挡降速容忍度,先筑底、后回升。今年是换届之年,各级领导干部务求不能有下猛药、冲一把的想法,把经济数据搞得好看点,甚至想以此为资本来谋得某个位子,结果留下一堆烂摊子。各级各部门要正视困难、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共同努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引领经济迈上新台阶。
  
   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挖掘释放内需潜力
  
  我们强调今年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说适度扩大需求不重要了。而是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在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投资与消费更好结合中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效益、更可持续上实现供需平衡,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要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这个“关键”,就是要求我们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无论是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还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投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投资效益不是高了而是低了。今后一个时期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我们一个都不能放松,都是当务之急。这五方面工作又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对湖南来讲,其中补短板在一些领域仍是重中之重。特别是中央提出的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最后一公里”水电气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移民搬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建设,湖南尤为迫切,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这对前四项任务也是一个重要促进和有力支撑。目前,湖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左右,投资效果系数仅为0.12,低于全国0.13的平均水平。今年湖南经济要实现8.5%左右的增长,必须有一定规模的有效投资做支撑。要更好发挥重点领域投资的带动作用。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投向,加强新兴产业投资;对接消费和服务升级,加强消费领域投资;对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四张网”建设和民生改善投资;对接人才强省建设,加强对人的教育培训投资;对接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保投资。要更好发挥民间投资的主力作用。着力破除准入限制、项目审批等制度性障碍,为民间投资和社会资本清障铺路。着力补齐非公经济发展的短板,拓宽非公企业、民间投资领域和空间,制定民间投资10大公共领域的具体实施意见,定期发布项目清单。完善PPP模式,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推广,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今年中央将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赤字规模,并适当扩大地方政府发债规模,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这是财政政策积极发力的明显信号。我们要抓住机遇,用好专项建设基金、地方融资平台、债券市场等工具,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四两拨千斤”作用。目前湖南负有偿还责任的政府性债务规模不小,这要引起足够重视。但这里有一个区别对待的问题,有些政府负债主要用于搞建设,是有回报有效益的优质资产,只是有的回报期长一点,有的回报期短一些,债务风险处在总体可控的“安全区”。因此,在不增加“债务率”前提下,保持适度的政府良性债务规模,维持合理的政府投资力度,只要在一定容忍度之内,还是必要的。而对那些为了虚假政绩形成的不良债务,甚至恶意举债行为,一定要有预警机制、有惩戒力度。
  
  要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基础作用。湖南拥有7300多万人的巨大消费市场,消费率只有4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来个百分点。从总体趋势判断,消费结构正在加快升级,传统消费有待充分释放,新型消费方兴未艾,扩大消费潜力巨大。要顺应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导向,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发展新的消费模式,重点抓好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体育健身、旅游休闲、信息、汽车和住房、绿色等消费。要提高有效供给能力,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要立足统一开放的大市场,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扩大消费信贷,积极引导境外省外消费回流。
  
   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今年中央将在国企、财税、价格、金融、养老保险等领域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要强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按照“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突出完善制度、突出督察落实”的要求,结合湖南实际,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要抓好改革落实落地,完善落实机制,能够全省“齐步走”的改革,要把方案制订周全,然后一竿子插到底,坚决避免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调动市县积极性,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省委改革办和各专项小组,要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重点抓好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和分步推进,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坚持项目化,全力推进,力求实效,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金融是湖南经济发展中的一块明显“短板”,发展总体规划不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备、本土金融机构不强大、区域金融资源不集中等问题很突出。截至2015年10月底,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358.39亿元,只占全国的2.71%。到2015年11月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82家,只占全国的2.84%;“新三板”挂牌企业104家,只占全国的2.12%。这几项指标与湖南经济规模占全国4.15%的比重严重不相称。据了解,湖南有一大批小微企业成长性比较好、市场潜力大,就是感到融资难、融资贵,缺乏资本支持,尤感上市无门。其实,“新三板”对解决类似企业的发展瓶颈,是非常好的途径。这一方面要靠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我们各级政府也要有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去做辅导引导、协助协调工作。现在社会上包括一些部门也有一些误解,以为上市就是圈钱,圈钱就是动机不纯。其实,直接融资不仅仅是个钱的问题。通过上市融资,第一可促进企业增信;第二可规范企业管理;第三可增强企业品牌效应;第四可通过员工持股等提高企业凝聚力、激发创造力。对我们湖南来讲,无论是政府和企业,都有一个进一步更新知识、扩大视野、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的问题。只有培育壮大多层次资本市场,企业才能真正走出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才能摆脱信贷依赖症,进而在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金融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点改革任务来抓,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一要搞好本省的金融发展总体规划;二要参照外省市做法,完善相关政策支持措施;三要注重规范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金融机构;四要加强银企、政银对接与合作,在整合金融资源上下功夫。在金融改革发展中,要十分注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全方位监管,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开放就是发展,开放倒逼改革。要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要毫不放松抓好引进外资工作,创新和改善利用外资环境,重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使湖南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继续保持利用外资增长的良好势头。要深入研究和积极应对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后,对湖南相关产业和外经外贸格局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加强政策对接和市场对接。要注重区域开放合作,充分发挥湖南“一带一部”战略区位优势,积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国家重大战略,努力将湖南打造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年是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第三阶段的第一年,要按照规划要求,加大工作力度,为全面完成改革建设任务打下坚实基础。要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注重用好法律武器,加强绿色屏障建设,继续实施湘江流域综合保护和治理工程,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近年来,湖南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把节能绿色环保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大力推动绿色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广泛开展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加快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着力将其打造成支柱产业。
  
   抓好统筹协调,优化城乡区域格局
  
  这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起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30多年来再次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对做好新时期城市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湖南将在今年二季度召开会议进行贯彻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精神,重点围绕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增强城市宜居性、改革完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严格城市安全监管等重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政策措施。这里,我重点谈谈如何处理好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关系。截至2015年10月底,全省已竣工新建商品房待售面积3419.7万平方米,这相对于现有户籍人口可能多了,但若考虑城镇非户籍人口就不多了。商品房库存高与大量城镇非户籍人口没有房子住的矛盾非常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化解。要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打通房地产供需通道,扩大有效需求,消化房地产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同时,要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三农”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始终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这些年,湖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连年丰收,但库存量也随之大幅增加,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加之农村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耕地地力不断下降,特别是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难度很大。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新问题新挑战,通过深化农村改革的办法、调整农业结构的路子来加以解决。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口粮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加快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城市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业态,培育农业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为农民稳定增收注入持续动力。要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供销合作社等各项改革,尤其要抓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改革金融支农服务机制,使农民更便捷获取金融服务。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新农村建设质量,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新空间、新机遇。要继续以分类指导、大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加快“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形成互促共进、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的空间布局,是对湖南区域发展、产业发展总体战略的深化、细化、具体化。今年要在这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打造一批新的增长点,切实推进增长极、增长带建设,形成核心引领、板块联动、极带互动、多点支撑的竞相发展新格局。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持续改善民生,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保、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各项重点民生工作,把基本民生保住,把底线兜住。我重点强调一下就业、养老保险、扶贫三项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湖南就业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有70多万新成长劳动力、30多万大学毕业生和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结构性改革可能会带来部分职工下岗,一些困难企业裁员可能会增加,特别是经济增长吸纳就业能力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如2015年1-5月新增城镇就业同比少增2.1万人,1-10月扩大到5.9万人,社会就业压力非常大。各级各部门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加强监测、制定预案,加大就业支持力度,千方百计稳定就业。湖南养老保险基金长期收支平衡压力大,2015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突破700亿元,剔除财政补助当期收支,缺口超过240亿元。要抓住中央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契机,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增强社保缴费激励,提高统筹层次,有序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打好脱贫攻坚战,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责任,还是经济工作,对湖南扩大有效需求、化解产能过剩、提高民生水平是重大机遇。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采取超常规举措,力争今年脱贫110万人以上。需要强调的是,随着供给侧改革的系统推进,今年湖南财政收支矛盾会比较大,在这个阵痛期、过渡期,我们各级都要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按照可持续、保基本的原则,统筹安排好民生支出,有保有压,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该保的一定要保住。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偏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改革第一动力不迟疑,坚持稳定第一责任不松懈,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打下扎实基础!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