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促融合发展 引领县域水平大提升

16.08.2016  06:33


   在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中,长沙县分别从2010年的第25位、第31位跃升至第8位、第6位,连续多年稳居中西部第一。去年,长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8.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02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9倍、2.7倍。而今年上半年,县域经济继续高位运行,全县完成GDP536.4亿元,增长10.3%,总量稳居全省县域第一;完成财政总收入117.2亿元,增长9.2%,财政总收入这项硬指标以及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均居全市9个区县(市)首位。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多次强调:“抓党建是一切政绩的根本。党建成效决定了其他政绩成效的高度、宽度和广度;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是创造其他政绩的良好环境。



  长沙县辉煌的发展成就,主要得益于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精神,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实施“党建+”模式为引领,通过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提升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激发党员干部队伍活力、提高基层基础保障、增强服务群众能力,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长沙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市区党委、全国十大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农村基层团建百强示范县;2015 年,该县农村党建工作经验被全省推介。如今,“党建+”模式已成为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长沙县委始终认为,对党建重视的程度有多高,党建的地位就有多高;党建融入的领域有多广,党建工作的空间就有多广;党员干部的劲头有多足,党建工作的后劲就有多足;群众的期盼有多大,党建工作的动力就有多大;创新的意识有多强,党建工作的活力就有多强。基于此,“党建+”模式应运而生。



  “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用系统的思维、统筹的理念、开放的视野,把党的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锻造一批阵地坚固、基础坚实、信念坚定的战斗堡垒,锻造一支思想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营造一种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排位次的工作氛围,才能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站在崭新的起点,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如是说。



  “‘党建+’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统筹的工作模式,我们实施‘党建+’就是要主动把党建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的新模式,构建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机制。”长沙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沈光进一步介绍说。



   1 四大硬招强化责任



  ——五年来,管党治党责任不断压实



  2011年以来,为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压得又紧又实,长沙县创新推出“四个四”的过硬举措,包括“四张清单”、“四个本子”、四季督查和四级评议。从用“四张清单”明晰责任到用“四个本子”全程纪实,镇街、县直单位党(工)委都要建立四张党建责任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考核清单,之后又创新推行“痕迹化”管理模式,统一印制四个工作纪实“傻瓜版”的本子,要求对各自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特别是落实责任、问题、整改、考核四张清单情况进行全程纪实,作为组织部门平时督查和年底绩效考核“精细化”推进的重要依据。



  四季督查和四级评议则分别盘点交账、检验成效,回炉再造保证落实。2011年,长沙县率先建立分季督查和观摩点评制度,通过实地走访、个别座谈、查阅资料、电话调查等方式进行“地毯式体检”,查验上次督查交办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核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查之后,逐一点评亮点和特色,逐一交办督查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县委书记在向市委述职并接受评议的同时,也要向本级党员群众代表述职并接受评议,同时,要求党小组长、支部书记、基层党(工)委书记都要向本级或上级述职并接受评议。



  这些年来,长沙县委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 作用,从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入手,分别明确为十余个大项小项,每年专题研究党建工作6次以上,县委一班人每人至少联系了1个镇街、1个软弱涣散村或社区,坚持以上率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五年里,全县共开展18次季度督查和观摩点评会,共查找、交办问题4120个,整改落实到位4028个,有效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落实。



   2 “党建+”促融合发展



  ——五年来,引领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如何把党建工作融合、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层面?近年来,长沙县通过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的“党建+”模式,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党建+经济”,先后在8个工业园区和300多家中小企业中成立了党组织,在重点项目工地建立了一批临时党支部,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创新推出 “支企帮村”新举措,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党建+治理”,立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积极探索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开展独立监督的途径,开展“小微权力”清单试点,构建了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监督组织为主体,其他组织为补充的“一核多元共治”基层治理体系。“党建+生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唯GDP,引入“负面清单”,实施差异化考核模式,加大生态建设在绩效考核中的指标权重,形成“以1%的土地创造90%的财政税收,99%的土地等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发展格局。“党建+文化”,以党的建设带动文化建设,“上下联动”推进阵地建设,“专兼结合”培育文化骨干, “一镇一品”繁荣群众文化,实现了以党建凝聚人心、以文化激发活力。“党建+民生”,坚持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创新开展组团式结对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实施“点菜式”精准扶贫,切实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我们出台‘支企帮村’政策,就是要解决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帮扶村级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一条村企结对、共同发展的新路子。”长沙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支企帮村”政策落实后,年累计在10万元以上、与村级相关、能够产生一定收益的非公益项目资金,项目业主每年要按照资金总额不低于4%的比例列支收益帮扶村级发展,连续扶持五年。



  通过大力实施“党建+”模式,全面提升了党建工作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力、推动力和贡献度,较好地实现了党建领域的全覆盖、党建影响力的大提升和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共进。目前,“党建+”模式已成为长沙县党建工作的一张名片,成为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省委政研室对此进行专题调研,省、市领导对我县做法给予批示、肯定,《组织人事报》予以重点报道,中央政策研究室在《学习与研究》第7期刊登相关内容。



   3 有活力就有动力



  ——五年来,党员干部活力不断激发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长沙县的大发展,更是离不开一支政治可靠、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党员干部队伍。



  近年来,长沙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好干部标准和市委“六用六不用”用人要求,结合实际提出了注重品德、注重一线、注重实绩、注重公认的“四个注重”用人导向,让品行过硬、敢为善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有机会、有地位,让老实人、扎实做事的人得到重用和褒奖。同时,着眼激励干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按照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立破并举的思路,制定出台《关于解决“有错无为、不在状态”问题形成奋发有为新状态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思想激励、科学用人、权责对等、示范带动、宽容失误、研判处置、人文关怀等七大激励机制及“有错无为、不在状态”约束机制,构建了广大干部想为、敢为、勤为、善为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干部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能力不足不会为等问题。去年10月份以来,提拔重用的38名品德过硬、实绩突出、公认度高的干部,其中就有 37名来自经济发展、征地拆迁、综治维稳等一线,为4名有不实信访举报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澄清事实、消除负面影响,对66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



  此外,长沙县还针对党员活动难组织、发挥作用不明显、考核评价弹性大等问题,推行了以履行义务、完成任务、奉献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三务”积分管理考核制度,将每个党员的“三务”积分情况全程纪实,积分结果作为民主评议、评先评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重要依据。今年来,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表彰,先后处置不合格党员30名,其中限期改正12名,劝退1名,除名17名。



  党员“三务”积分管理考核制度的推行,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大党员在项目建设、拆违控违、防汛救灾、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大显身手。在今年“7·2”特大暴雨抢险救灾中,北山镇水管站党员李岳不顾自己年近六十的身体,带领党员干部三天三晚没有休息,坚守英波冲、白溪冲水库险情第一线,确保了大坝安然无恙。



   4 真金白银投向基层



  ——五年来,基层基础保障不断加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11年以来,长沙县按照“重心再下移,加强村一级”的思路,通过加大党建投入,进一步充实、优选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不断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把基层党组织真正建设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



  一方面,通过在18个镇街成立基层党建办、从期满解聘的大学生村官中选聘30名专职党务工作者等举措致力基层骨干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在切实选优训强村级带头人队伍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五选五不选”的基层干部选人导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有意识地帮助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拓宽视野、更新发展理念。



  每年安排1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挂任后进村第一书记,聘请省社科院原院长朱有志等知名人士到开慧村等名村担任第一书记。“书记抓、抓书记”成为长沙县基层党建工作的常态。



  充分利用村级换届有利契机,严格实行的“两审三诺”制度先后将一大批政治素质好、治村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了村级带头人队伍中,在2014年村级换届中有82名致富带头人当选村党组织书记,84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级班子。2015年,长沙县又采取竞争性选拔的方式,从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了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5名副书记,村级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到党校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先后选派4批、109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欧洲学习,5批、21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江浙、深圳等发达地区学习。



  2011年以来,每年投入基层党建工作经费达2.5亿元以上,将村均运转经费从2011年的10万元提高到如今的30万元,城市社区平均运转经费提高至60万元;分别按中心社区、参照城市管理社区、村(含农村社区)每年每个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标准建立了惠民项目资金;同时,为每个村(社区)安排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为每名农村(社区)党员安排教育活动经费等,确保了村级组织服务群众有资源、有手段。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对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按“一站式”办公要求进行全覆盖的新、改、扩建和标准化建设,村民真正可以进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便利开展议事、党员活动,许多培训教育、文体活动、代理服务也在这里举行。



  5 O2O畅通“最后一公里



  ——五年来,服务群众能力不断增强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重访兰考时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一些地方落实政策时始终“走在路上”,提供服务时始终“停在嘴上”,群众感觉办事还是要“兜圈子”、“绕弯子”。



  今年以来,长沙县着眼破解这一难题,积极探索推行富有时代性和创造性的“党建O2O”服务模式,把主要用于服务业的O2O商业模式引入党建服务,实现群众“线上”点菜下单,干部“线下”接单服务,有效畅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今年7月初的特大暴雨防汛救灾,党建O2O群发挥了出人意料的影响和作用。连续两日落下暴雨后,长沙县18个镇街都面临着巨大的防汛压力,组建的近 700个党建O2O服务微信群,覆盖党员群众17000多人的“党建O2O服务平台”,在此时却成为了汛情发布、救援情况播报、勘测实况直播的信息服务平台,将全县防汛人员、物资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相连的网络。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利用党建O2O服务平台开展学习讨论、沟通交流、签到督办等,深化了学习效果。



  如今,党建O2O服务平台已成为长沙县各级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交流互动、宣传教育、服务便民的重要平台,实现了网络与党建融合、线上与线下配合、考核与督促结合。



  此外,长沙县还将党建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采用“五步循环”群众工作法,党员干部长效性、经常性地走进群众,实现走访、沟通、反馈再回访的良性循环。过去党员领导干部单个联系群众仅凭有限的力量,在服务群众脱贫中起到的作用也有限,在深入开展1+(3+X)组团式联系群众、项目化服务基层工作后,把党员领导、优秀企业家、农技专家、大学生村官、义工社工在内的2500余人有效整合起来,组建266个1+(3+X)结对联系服务群众团队,对口扶助全县 1700户贫困家庭,服务群众资源“1+1﹥2”的效果开始不断显现。今年又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为197个1+(3+X)组团式服务团队,通过力量叠加、优势互补,为精准扶贫村和扶贫对象提供项目化服务,引导帮助困难群众走上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