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大医院门诊挂水? 湖南暂不跟进

19.11.2015  12:28

漫画/余宁山

  长沙晚报记者 唐江澎 实习生 谢莉

  日前,部分省份出台新规,要求到2016年年底前,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此新规一出,即刻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感冒发烧去医院,很常见的治疗手段就是输液,为的就是“见效快”。也有网友认为输液就是在使用抗生素,抵抗力会下降。那么在湖南,静脉使用抗生素是否被滥用?它对患者的健康有危害吗?湖南有没有“限抗”政策将出台?昨日,带着这些疑问,长沙晚报记者到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

  【现状】 医院吊瓶林立

  “医生,我喉咙还有一点疼,还可以再吊一瓶吗?”昨日上午10时,罗女士来到长沙市某医院,主动要求再吊点滴,她表示吊点滴可以好得快点,尽量不要耽误工作。记者在输液区看到,大大小小十多个患者正在“挂水”,记者看到超过八成输液袋上写着阿莫西林、头孢、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的名字。护士说,打点滴的这些患者基本都是感冒症状。

  患了感冒,最有效的就是做血常规,分清楚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如是细菌感染,才能考虑用抗生素。那么,这么多打点滴的患者是否符合抗生素指征呢?记者询问多人,得到的答案是“不清楚”。“听说过打点滴可能对身体不好。但是,医生说用口服药炎症压不下去。

  当天,记者还走访了市区几家三级医院的输液室,依然是“吊瓶林立”。在一家医院的急诊科,仅上午的点滴量就超过了50例,“吃药见效太慢,还是输液来得快”,除了好得快,有没有副作用,甚至有没有必要,大多数患者不得而知。

  【部门】 湖南暂不叫停大医院门诊输液

  江苏等省份“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的消息传出后,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对此,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湖南不会进行仿效推广。“二级以上医院门诊不输液,其出发点是很好的,是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但也要当心政策制定不完善可能导致的其他问题。

  由于有些疾病达不到住院或急诊的要求,但又确实需要输液,这部分病人很可能在这一制度下“被急诊”、“被住院”,原本门诊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后却要住院,反而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据了解,早在2011年,原湖南省卫生厅就下发了《关于建立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医院指派专人负责监测数据的报送工作,按要求及时准确报送各种监测数据。

  根据要求,我省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处理;问题严重的,予以降低医疗机构等次、不予通过医疗机构校验、追究医疗机构负责人责任等。

  专家提醒

  滥用抗生素将无药可用

  业内有句话叫“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虽不是100%正确,但输液确实是各种给药方式中危害最大的。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柴湘平表示,如果患者的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只有在患者出现了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等情况时,才应该选择静脉注射治疗。

  柴湘平表示,很多人一有个感冒发烧,就喜欢服用抗生素,其实,抗生素对治疗感冒并无作用。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只能抑制和杀死细菌。只有在感冒引起肺炎之后,抗生素才能起到作用。如果滥用抗生素,日子一久,这些抗菌药物的疗效也越来越差,生病的时间也会越来越久。柴湘平说,一些年幼的患者就因为很小就屡屡接受抗生素注射,此后,只要有个感冒、发烧,就要打针,否则口服药吃再多都无济于事,而这都是滥用抗生素带来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