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三代”郭文义的公益感言:心怀感恩 无怨无悔

06.10.2014  19:40


郭文义与爱心人士在内地捐资助学。(受访者供图)


郭文义(右二)出席相关活动。(受访者供图)

  中国侨网长沙8月5日电 (记者 唐小晴)他虽受过先进的西方教育,但惟独钟情中华文化;他是一名“80”后新秀,却因致力慈善蜚声海内外,爱心足迹遍及中国内地各个角落。他就是香港雁心乐幼基金会内地建校部主席郭文义。

  郭文义系地道的“侨三代”,他总是戴着一副圆框眼镜,长相斯文,说着一口带有浓厚粤语音调的普通话。年轻有为、热情谦逊、风趣幽默,是闪耀在郭文义身上的关键词,

  抗战年代,郭文义祖辈远赴印尼和新加坡谋生,创业成功后于上世纪50年代回到家乡福建,致力为祖(籍)国建设贡献力量。

  在郭文义的家教中,乐善好施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其父郭国耀是侨界“响当当”的人物,系“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创始人之一,常年做公益支持中国内地贫困地区的发展,累积捐资逾千万,曾荣获“中华公益事业奖”。

  长此以往,父亲的举动感染了郭文义,自幼便萌发了关注和致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心愿。“我想如父亲那样,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的人。

  初中毕业后,郭文义负笈加拿大,在异国他乡度过了高中和大学时光。学成归来,他自创企业,并利用闲暇时间参加社团组织,帮助弱势群体。

  随着领导才能的突出,郭文义开始在侨界崭露头角,担任香港侨界社团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侨联海外委员等多种职务,社会人脉资源逐渐丰盈。

  郭文义的慈善公益事业缘于贵州。一次,他与友人赴贵州山区考察,在看到诸多贫困孩子因经济和教育条件而失去上学机会时,心中瞬间五味陈杂。回到香港,山区学生渴望求学的眼神让郭文义难以入眠,他暗下决心要为孩子们出一份力。

  基于此,郭文义开始利用自己“”的身份及广阔的人脉资源,号召各界社会人士关注中国内地山区儿童的教育问题。在其号召下,香港众多热心人士组团赴内地山区考察教育发展,并捐资助学、捐资建校。

  2005年,郭文义加入香港雁心乐幼基金会成为志愿者,与一群热心公益的义工,共同服务香港及中国落后山区的儿童教育事业。此后,身为雁心会内地建校部主席的郭文义每三个月都要来一次内地,在侨务部门或教育局等相关机构工作人员陪同下,专门对定性为D级危房教学楼的资料进行搜集和申报,从而争取援建项目。

  创建于1995年的涟源市斗笠山镇金铃学校,原校舍由一栋三层教学楼和一个厕所组成。经过近20年的风雨侵蚀,学校基础老化、地梁开裂、钢筋裸露,屋顶木质结构严重腐朽,门窗已陈旧破烂,一副摇摇欲坠的惨状。

  2008年上学期,金铃学校一楼教室地面突然塌陷,多间教室墙体开裂。此后,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将所有教学班全部撤离,让学生分散至就近学校就读。由于路途遥远,学生经常起早贪黑、长途跋涉,并搭乘社会运营车辆上下学,安全隐患大。翌年,该校被鉴定为D级危房,但因资金限制无力翻修。

  2013年,郭文义一行赴金铃学校考察,并决定捐资30万元帮助该校援建教学楼。“少年强,则中国强,相信通过慈善爱心活动,能让更多的贫困学生走进学校,接受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郭文义说,今后,他将用投入更多精力和爱心到内地的教育事业当中,号召更多华人华侨关心祖(籍)国的教育事业。

  截至目前,郭文义联合香港雁心乐幼基金会已在贵州、湖南、广西、江西等众多省份捐资助学。据统计,香港雁心乐幼基金会已在国内共建成103所希望小学,超过10万名失学儿童受惠。今年,该基金会将开拓香港儿童培训服务,为两地教育作出贡献。

  谈及多年的慈善之旅,郭文义用八个字形容,即:“心怀感恩,无怨无悔”。他希望更多有实力的年轻人能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期盼香港和内地青年加强沟通、相互学习。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