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侗家织女织长82米长巨幅作品 破世界吉尼斯纪录

17.12.2014  14:00

  本报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吴炳  蒋进  张建国

  12月12日晚,在纪念通道转兵80周年暨2014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主题晚会上,一位侗家妇女走上舞台,接受世界吉尼斯认证官员颁发的世界最大侗锦作品证书。

  这幅侗锦作品以“中国梦·侗锦情”为主题,长82.17米、宽0.47米,历时5个多月纯手工编织而成,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其创作者叫粟田梅,是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枫寨村一位普通侗家妇女。

   跌宕起伏的“锦绣人生

  “织侗锦是我一生的追求。”12月15日,记者在枫寨村见到粟田梅时,她正端坐织机前,腿上绑着各色丝线和带子,脚踏手捋,飞梭走线,编织五彩绚丽侗锦。

  年逾5旬的粟田梅说,她从12岁开始跟母亲学习编织侗锦,15岁时就掌握了系列侗锦织造技艺。

  因 为织艺精湛,上世纪80年代初,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的粟田梅被县织布厂招去当技术员,后来当上了车间主任。然而好景不长,上世纪90年代初,县织布厂倒闭, 粟田梅和工友们默默离开了厂房,生活又回到原点。此后,她打过小工,摆过地摊,但每天晚上,她都习惯性地坐在织机前,磨纱、走线、串图。

   把侗锦推向世界

  几年前,粟田梅创办了“通道雄关侗锦坊”,开始批量织造侗锦。粟田梅将原有技艺改进,使许多图案变得更生动形象。侗锦上反映侗族文化元素的图案也丰富起来。

  2006 年,粟田梅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为“中国优秀织锦工艺传承人”。2008年,侗锦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粟田梅被列入国家级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她带着侗锦几度上北京、赴上海、到韩国首尔等地参加国际性大展,向世界展现侗族织锦的魅力。

  “侗锦织造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不能丢了。我们有责任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她,保护她,把她发扬光大。”粟田梅常想,身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该如何发挥一技之长,让侗家妇女依靠侗锦过上小康生活。

  粟田梅更加忙碌起来,定期举办培训班,先后培养了1000余名学员,如今这些“徒弟”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

省外人员来返长沙最新要求:不满5天不得进餐饮商超
   关于进一步加强来(返)长人员健康管理的通告 新浪湖南
长沙博物馆最新公告
   长沙博物馆发布    疫情防控措施最新新浪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