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5天买走21亿件年货 你拖后腿了吗

03.02.2016  10:03

  

  2月1日,阿里巴巴发布首份“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阿里年货节集中售卖5天内,消费者买走21亿件年货商品,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买走了1.5件。

  国人2016年春节前夕购置了哪些年货?农村的消费又有哪些意想不到?对于年货和年味、团圆与亲情,透过中国年货大数据的洞察,展示出猴年春节的消费趋势。

  总数据

  21亿件商品,移动端占七成

  如果你今年在年货节只买了1件年货,那就拖了全国人民的后腿了!

  数据显示,1月17日到1月21日阿里年货节期间,国人累计从淘宝、天猫、聚划算和村淘上买走21亿件年货,相当于每人购买了1.5件年货。如果按照阿里巴巴平台上活跃用户数4.07亿人计算,则相当于每人买走了5.2件年货。这其中,70%的订单是通过移动端完成的,15%的订单来自村里,90后和80后消费者联手贡献了81%的订单,年轻消费者仍是年货消费的主力。

  在阿里年货节期间,服装和食品的消费超过了一半,不过比重却在逐年下滑,而一些新年货如母婴、娱乐服务有所上升,显示出人们对于年货的消费变得更加多元。

  新现象

  农村年货消费涨三倍

  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以及物流体系的发展,猴年春节,村里人首次有机会大规模购买到高品质的国内外商品,农村也展现出强大的消费力。

  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全国超过12000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参加了阿里年货节,消费比平时增长331%,平均每笔订单为262元,对比2015年12月的每笔单价121元,增长了141元,增幅达到117%。

  根据数据,村民在网上购买最多的年货仍是衣服。由于农村男性消费者比例较高,电子电器类产品也深受农民兄弟喜爱。报告还发现,农村的消费群体呈现更加年轻化的网络结构,尤其是19-22岁的年轻人群,占比远超城市,农村地区95后成农村网购代言人。

  家乡味

  年味就是家乡味,土货受青睐

  猴年春节依然是个吃货的春节。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食品类商品的销量比平时增长了165%,食品在年货消费中的占比仅次于服装,远高于其他品类,说明舌尖味蕾绝对是国人置办年货的重要考虑。

  对比各省的特产和各省最爱购买的年货可以发现,挑剔的吃货们在春节居然最爱的是家乡的特产。内蒙古、福建、四川、山东、山西成为最爱家乡味的前五大省份。

  除了爱家乡味,国人也青睐土货。像贵州辣椒酱5小时卖出8万瓶,大别山黑猪肉9小时卖掉2吨,苏北土鸡蛋2小时卖掉3万颗,洛川苹果11小时卖掉18万斤……这些“土货”不但进城,甚至走出了国门,最远的一单飞到了澳大利亚。

  洋年货

  白富美成洋年货抢购女王

  猴年春节,大量洋货来袭。进口年货消费人群59%是女性,并没有出乎太多人意料。白富美们的购买目标从美妆、日化到食品、母婴,一应俱全。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天猫美妆高端品牌兰蔻比去年同期增长27.6%,5500元土豪金罐装的海蓝之谜很快被抢购,连同为中国猴年设计的中国红包装的SK-II、推出中国礼盒套装的雅诗兰黛,成为最受欢迎四大洋品牌。

  在各省的洋货清单中,大家的偏好各有不同。北京人最爱买大牌腰带、上海人最爱买瑞士腕表、广州人最爱旅行箱、辽宁人爱滋补燕窝、浙江女人爱大牌包包,浙江男人入手奢侈男包也不含糊,而四川人不仅爱喝茶、打麻将,也讲究小资情调,狂买各国咖啡。

  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杭州、重庆、东莞、成都、苏州、佛山获封最爱买洋年货的十大城市,重庆、成都成为中西部黑马。

  年货之最

  【最爱买】 “过新年买新衣”

  人未到家,年货已到,网购下单快递到家使得“让年货先回家”成为一种流行。报告显示,阿里年货节期间,13.66%的订单发生明显迁徙,这意味着猴年春节大约有2.8亿件年货加入春运的迁徙大潮。“先回家”的年货当中,下单地址集中在北上广深。

  其中,从农村来到一二线城市的打工群体最爱给家人买服装,各类服装在他们的年货消费中占比达到38%,可见“过新年买新衣”在农村仍是一项重要习俗。电器、食品、母婴用品等实用类商品也是他们购买较多的年货,分别占据13.4%、10.4%和9.7%的比例。

  【最孝顺】 广东仔很孝顺

  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首次评选出十大孝心省份,其中广东、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夺得前五名。猴年春节前,广东省的年轻人除了自己买买买,也不忘给长辈送礼物,在老年手机、老年服装、广场舞用品等长辈用品上花销远超其他省份,孝心指数遥遥领先。

  可是,年轻人真的了解长辈们的需求吗?大数据的答案是,未必。

  报告统计了年货节期间,各年龄段消费者购买情趣用品的金额占比,51-70岁的长辈群体只贡献了9%的购买份额,但在购买偏好度(即该年龄段购买者在该年龄段用户群体的占比)上,却远超年轻群体,排在所有年龄段的第一位。

  ■来源:微信公号“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