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入选福布斯2017年30位30岁以下创新者 湖南宁乡人

06.01.2017  00:12
何江在哈佛演讲。资料图 - 长沙新闻网
来源: n.sinaimg.cn

何江在哈佛演讲。资料图

  原标题:何江入选福布斯2017年30位30岁以下创新者

  北京时间1月3日晚11时,福布斯杂志在其官网上公布了2017年福布斯30 under 30(30 岁以下30位俊杰榜单)的名单,目前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的中国学子何江成功入围医疗健康领域30位30岁以下领军人物名单。

  现年29岁的何江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于哈佛大学取得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博士学位,现于麻省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年5月26日,何江作为首位登台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的中国人而为大众所知。

  福布斯30 under 30是由美国福布斯杂志于2011年创办,每年年初揭晓结果,旨在表彰上一年美国30岁以下在不同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30位青年才俊,其中包括音乐类、体育类、风险投资类、教育类、科技类等20个类别,总计600人。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入选率仅为4.8%,甚至低于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录取率。

  往年入选的荣誉主题人物都是美国在各个领域最杰出的人才,例如美国知名歌手贾斯汀•比伯和泰勒•斯威夫特、美国NBA篮球运动员勒布朗•詹姆斯、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CNN知名主播布莱恩•斯泰勒等。

  在医疗健康领域,何江是今年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入选者。他目前在麻省理工大学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基于纳米材料的癌症早期检测和诊断, 以及肝脏的组织工程。此前,何江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利用单分子光学成像手段,成功揭示了多个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神经细胞细胞骨架的超微结构。

  福布斯给予的评语是:“何江利用单病毒追踪和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病毒如何入侵细胞,以及人类基因的抗病毒效应。”

  医疗健康领域的领军人物评选于2012年由福布斯杂志创立,进入该榜单的入选者,有不少为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者,同时也有不少服务社会与公众的非盈利组织创建者。今年评委包括美国著名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的创始人安妮•沃西基, Flatiron Health创始人纳特•特纳等。

   对话何江——

  入围的都是年轻人里的佼佼者

  法制晚报:恭喜何江!先告诉大家是什么时间收到福布斯的祝贺信?第一时间,你的反应是什么?

  何江:1月3号上午收到的祝贺信,当时在从家去学校的路上查到信件。不自觉地兴奋,感觉是个很大的惊喜,特别好的新年礼物。

  法制晚报:获得这一奖项之前,有让你提交什么资料吗?入围名单之前,有过想象吗?

  何江:我在12月份的时候知道自己被提名进入决赛了,应该是获得哈佛期间的部分导师提名,不过当时并不知道也没有绝对自信能最终入选,因为进入这个榜单的竞争非常激烈。

  得知进入决赛后,福布斯杂志要求我提交了个人简历和之前的研究成果等信息,提交后,便是等待最终评选结果了。我有想过假设入围后,是怎样的状况,但是一直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法制晚报:入围名单之后,第一时间告诉了谁?你如何看待这一肯定?

  何江:第一时间告诉了家人。福布斯30 under 30榜单是由该行业里面的专家评选,能够入围应该来说是对这一行业年轻人一个非常大的肯定,我觉得对自己是种激励,更应该鞭策自己朝更远的方向努力。

  法制晚报:听说之前的获奖者有马克扎克伯格、勒布朗詹姆斯这样的行业“天王”,说说你对这一名单的理解。

  何江:福布斯杂志在发给我的信件里解释说,这份榜单评选出的是每个领域行业的规则改变者和领军人物,应该来说,入选的人都代表了年轻人里的佼佼者。

  法制晚报:半年之前因为毕业演讲成为网红,这半年有什么新的变化新的成绩吗?

  何江:在毕业典礼之后,媒体的关注突然增多,有过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不过很快新闻过后,生活就趋于平静了。在麻省理工,我更多的心思花在了生物技术研究上面,自己从事的研究课题:癌症早期检测,肝脏组织工程,双双都有一些不错的初期实验成果,都还在一步步继续探索下去。希望在不久这些成果都将发表。

  法制晚报:目前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是否顺利?

  何江:我做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利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将人体肝脏组织在体外重组,创建出微型人造肝脏,以此来模拟肝脏的一些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进行肝脏毒理学分析。另一部分,是通过纳米材料,进行精准的癌症早期诊断和检测。课题起步都算比较顺利,目前有一些好的初期结果。

  法制晚报:学成之后,会考虑回国吗?目前和国内的科研机构有没有一些交流?

  何江:之前和现在都和国内的科研机构有一些交流,2014年曾经去清华大学医学院给过一次学术报告。我在麻省理工博士后还有几年时间,期间希望做成更多成绩,到时候会考虑以学术研究型工作为主,应该会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都考虑。

  法制晚报:如何看待现阶段的自己?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期许?

  何江:现在仍然是一个不断学习的阶段。我在博士后阶段和博士阶段的研究有很多不同,转入一个新的领域,仍然有很多需要学习。生物科学的研究有很多都是跨学科的,虽然在进入新领域起步阶段会比较吃力,但我喜欢这种挑战。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对自己的领域有一个更加全景的认识,同时不停的促使自己探索那些未曾接触的有意思的问题。

  法制晚报:除了学业,业余生活都做些什么?

  何江:我在业余时间会喜欢看一些电影,也会读很多和自己专业不相关的书籍来给自己充电。博士期间,自己用业余时间还写了一本散文集,来介绍我所在的乡村,以及我成长的一些经历。当时是以英文写的,去年把书也翻译成了中文。中文版将在今年上半年在国内面世。

  法制晚报:很快到了中国新年,今年会回家吗?

  何江:美国和中国的节假日不同,很难凑在春节的时候待在家里。今年估计也是。

[视频]从宁乡到哈佛 推翻“寒门再难出贵子”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