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灯展逛庙会赏湘绣皮影戏 浏阳河流域非遗展动免费开放

11.06.2016  19:15

  6月10日,长沙雨花区非遗民俗艺术特色街区,湘绣非遗传承人正在现场刺绣。图/记者金林

  本报长沙讯 6月10日晚,长沙在下暴雨,“天下非遗聚雨花”——2016年全国文化遗产日暨浏阳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依旧开幕。

  今天(6月11日)是今年的全国文化遗产日。“天下非遗聚雨花”的展演场地以长沙雨花区非遗馆为中心,结合场馆外围的杉木冲路、卉园路等周边公路打造出非遗民俗艺术特色街区,本次展演将持续至12日,共分为四大主题活动,分别是非遗灯展、“天下非遗聚雨花”开幕式、非遗庙会和“浏阳河”流域非遗大舞台。

  为给市民带来极致的互动体验,本次活动采取文化夜市与非遗庙会相结合的形式,从6月6日起至12日的每晚6点到10点,将在非遗街区举行“天下非遗聚雨花”的非遗灯展、非遗庙会及“浏阳河流域非遗大舞台”。

  6月11日到12日每天上午的10点到11点,下午3点到4点、4点半到5点半,将举行共计16场“浏阳河”流域非遗大舞台,推荐浏阳河流域的非遗传承人,以湘剧、长沙弹词、长沙花鼓戏、长沙快板、浏阳客家山歌、洞井龙舞、浏阳文庙祭孔音乐、长沙谜语等“视觉上的非遗”;浏阳蒸菜制作技艺、浏阳豆豉制作技艺、沩山擂茶等“舌尖上的非遗”;湘绣、剪纸、长沙棕编、浏阳菊花石雕刻技艺、皮影戏、新康木雕、浏阳花炮制作技艺、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等“指尖上的非遗”近40余个非遗项目,尽情展现非遗项目的精彩技艺。

  小档案:文化遗产日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记者徐海瑞通讯员管娟

   本次庙会年龄最大的80岁

  耗时45天精心打造的非遗灯展,将运用一流的灯光科技,共设计近20组的大中型灯组,灯展囊括“梅兰竹菊、生态之城、守望爱情、童梦世界”四大主题内容。

  “非遗庙会”是长沙首个以非遗项目命名的端午庙会,是第一次非遗与庙会相结合的民俗盛会,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0位,市级和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0位。本次庙会年龄最大的是长沙弹词“活化石”彭延昆,今年80岁;来自雨花区优秀非遗校园传承基地——明德洞井中学的非遗舞龙传人们,他们平均年龄只有13岁。

  活动推荐

  (截止时间均为6月12日)非遗灯展时间:18:00—22:00地点:雨花区非遗民俗艺术特色街区非遗庙会时间:10:00—21:00地点:雨花区非遗民俗艺术特色街区“浏阳河”流域非遗大舞台时间:10:00—17:30地点:雨花区非遗民俗艺术特色街区

  整理/记者徐海瑞通讯员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