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庆:搞网络传销?应坚决打击!

10.03.2016  00:05

(刘晓庆接受星辰全媒体记者专访。)

   星辰在线3月9日讯(星辰全媒体特派记者 王希文) 当传统拉人头式的传销行为傍上了互联网,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要采取些什么措施来防范于未然?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庆的一份建议,将这一个新话题展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

   传销也傍上了“互联网+”?他们甚至有更时髦的口号忽悠人!

  打着“电子商务”的旗号,以“网购”、“网络营销”等形式从事网络传销的;以创业投资为由头,用“在家创业”、“网络投资”、“基金发售”当诱饵,欺骗人们上当的;以玩网络游戏为名,发展会员,以直销奖、销售奖为诱饵发展下线的;打着“慈善救助”的幌子,欺骗群众参与传销的;利用微信平台夸大宣传、造假炫富,诱骗朋友圈的亲朋好友,发展下级代理商的形式从事网络传销的;打着“旅游直销”的旗号,通过加手机微信好友的形式发展下线,拉群众入会交费,从事网络传销的……如今,传销遇到“互联网+”,五花八门的形式,让你应接不暇。

  “他们还有时髦的玩法。”张晓庆说,“有些号称‘国家扶贫项目’‘好项目产业大联盟’,要‘发展代理,建立工作站’;还有些打着‘国家扶持,有政府背景’的旗号,以‘连锁加盟、投资开发、资本运作’为幌子,以考察、旅游、加盟等方式从事传销,这都是传统传销的升级换代。

   打击难度大!以往的传统打击方式受到挑战

  传销组织者和参与者利用网络跨区域发展会员,且通过电子银行等方式进行资金结算,具有快速扩张性。“有的传销组织将网站服务器设在境外,对各级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网络远程管理,逃避打击,更具隐蔽性。”张晓庆说。

  以往形成的区域执法协作、无传销社区(村)创建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受到挑战,“网络传销案件在管辖权确定、证据收集以及监督执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难点,给工商人员执法带来了种种困难。

  张晓庆认为,由于监管缺失,当前一些微商的“灰色”作法也被网民所“诟病”,从业者恶意刷屏,打着微商的旗号做传销、不卖商品卖代理权等,为新兴的微商行业蒙上阴影,有的甚至已触及法律底线。“如何监管?目前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建议:该完善的要完善 该打击必须严厉打击

  “微商现在走在了政策的边缘,行业需要完善监管机制,避免朝传销化发展。”张晓庆表示,以创建“无传销城市”为目标,打击整治与宣传警示同步进行,规范落实打击防范传销责任落实和属地管辖长效机制,加强协调联动和联合执法。

  “传销从小黑屋搬到了互联网上,摆脱了地域限制,隐蔽性和欺骗性大大增强。面对骗术的升级,应对的技术措施也应该升级。”张晓庆说,传销短信侵扰手机,传销广告蔓延网络,“我们呼吁相关运营商在净化网络环境上投入更多。

  其次是加强行业监管、堵塞隐患漏洞。“根据通信运营商和各大金融机构银行的职能特点,制定相应措施,严格落实手机、金融卡、上网等实名制,用好大数据,发扬好群众战术,完善对传销信息的‘发现—投诉—查处’链条。

  无论是网络检测还是款项追踪,都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张晓庆举了个例子。“重庆建立了传销数据模型和电子证据取证实验室,监测传销行为相关的情报信息,研判梳理出有价值的信息。取得司法鉴定资质,提升网络传销打击能力。

  张晓庆认为,传销危害大,“打击传销力度还要加大,特别是网络传销案件,要坚决防止其蔓延。增强社会共同预防打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效能。”张晓庆注意到,我国2005年颁布了《禁止传销条例》,“但10年过去了,传销手段都已升级,传销多样化,法律法规也应当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