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气候异常影响 常德市早稻单产有所下降

29.08.2016  20:20

眼下,早稻收获已经结束,常德市早稻种植面积373.5万亩,7月8日开镰收割,收获期比去年迟3至5天,今年早稻每亩平均单产338公斤,比去年减少3公斤,减少0.9%,主要原因是气候因素的影响。

今年早稻4月上中旬开始抛栽,与去年基本一致,相比去年,今年早稻分蘖期温度高、日照多、降水适当,非常适合分蘖的发生与生长,早稻基本苗足,禾苗长势好;5月上中旬雨水偏多,不利晒田,导致田间苗子偏多,有利病虫发生,并不利形成大穗;5月13日至29日连续17天气温明显偏低,5月19日至23日达轻度“五月低温”灾害天气标准,对幼穗分化和发育不利,导致部分早、中熟品种花粉畸型、不育,从而形成空壳(青壳、白穗粒);6月上中旬气温正常,降水偏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早稻抽穗扬花;6月下旬以来降雨量偏多,日照偏少,少见的未出现高温逼熟,但成熟推迟,导致收割时间较去年迟3至5天左右。

常德市今年早稻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发生为害程度虫害与去年相当,病害重于去年。病虫发生面积约1220万亩次(去年1213万亩次),其中虫害860万亩次(去年858.5万亩次)。发生特点以“三虫二病”为主,即纹枯病偏重流行,稻瘟病中流行,部分中、高感稻瘟病品种,如湘早籼6号、湘早籼24号、湘早籼32号、粒粒早、株两优16、隆两优华占等今年叶瘟发生严重,个别田块出现坐蔸死苗现象。一代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轻发生,水稻恶苗病、稻象甲、稻杆潜蝇、稻苞虫等其他病虫有一定程度发生。由于市县两级植保部门加强了预测预报,指导农民加强防治,全市早稻生产没有因病虫害造成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