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车礼让问题上,何不发挥同理心

04.12.2014  19:20

  新闻背景 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记者在星沙城区就“车让行人”问题进行调查走访,发现许多驾驶员没有避让意识。而有些路段即便划有明显标识标线,不少司机仍视而不见,情况堪忧。( 人车PK,“胜”重要还是“生”重要? )

  “车不让人”在国内许多城市都可见到,“中国式过马路”也曾是全国讨论的热点。其实,路上的行人可能会成为车主,车主也有成为行人的时候,但很多人一旦改变角色,眼中就只剩自己的方便。这种同理心的缺失,总会让人感慨行人“路德”和车主“车德”的培养,仍然任重而道远,也让许多人意识到,与其指望双方的素质,不如靠制度来约束更有效。

  当下,已有许多城市开始对“不让人”的车主开罚单。这个措施有一定的震慑和警示作用,但也要看到,罚并不是目的。城市管理也应有同理心,不能只靠“堵”来进行,更多的应是“疏”。比如,在人多车多的国情下,以“人车分流”为理念,合理设置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合理疏导高峰期人车流等,或许比简单的罚更有效也更让人安心。

  ——网友 风笳子

[编辑:彭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