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一男子放弃高管百万年薪 承包300亩山地种植中草药

20.01.2016  18:04

 原标题:企业高管回乡当现代农民,承包300亩山地种植中草药

  株洲网讯 今年下半年,攸县人贺华的中草药基地里,30亩黄栀子将首次开花结果,每亩产量预计有三四百斤。连续投入两年后,贺华的基地终于快迎来收获。今年35岁的贺华,此前一直在沿海打拼,并当上了公司高管。因为对农业的热爱,两年前他放弃高薪工作,回乡当起了现代农民。

  记者从市农业委员会获悉,随着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类似于贺华这样回乡创业的案例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也让农村的面貌变得越来越亮丽。

  案例

  放弃高薪,回乡种植中草药

  1999年,贺华中专毕业,在广州一家台资企业当品质技术员。2003年,贺华跳槽到深圳富士康任品质课长,多次因工作需要前往越南、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等地,协助公司组建新工厂。因为工作业绩突出,2008年11月,贺华应一家民营上市公司的邀请,加入该公司任品质经理。2011年,又有猎头公司联系他,让他加入世界500强Jabil公司,担任品质高级主管一职,收入颇丰。

  在外人看来,贺华的职业生涯非常平顺,但他却意不在此——他一直想回家当个“农民”。2013年12月,他下定决心,辞掉工作,卖了深圳的房子,回家发展农业。4个月后,贺华在离家8公里外的皇图岭,承包了300亩山地,主要用于种植中草药。

  转眼两年过去,贺华的基地逐渐成型。他介绍说,目前基地上种植了150亩的枳壳和30多亩的黄栀子。贺华说,中草药种植是个投资大、回报慢的项目,前两年主要是进行山地的修整和育苗。不过,这30亩黄栀子今年将能迎来收获,而枳壳还要再等等。他介绍说,黄栀子亩产量估计能有三四百斤,能卖到两三块钱一斤。除了种植中草药外,贺华还在基地上饲养了好几百只土鸡,并且饲养了60多箱蜜蜂。

  贺华说,他依旧看好中草药种植,等更大规模的枳壳结果后,基地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今年我还准备流转点地块,做蔬菜种植和水塘养鱼项目,把基地的产品做得丰富些。”

  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新增农业机械8.5万余台水稻生产机械化率达71%

  记者从市农委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其中,规模化经营迈出新步伐,全市农村耕地流转面积93.84万亩,耕地流转率达到39.6%,较“十一五”末提高5.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4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除此之外,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五年新增各类农业机械8.5万余台(套),全市农业机械达到48.78万台(套),农业装备总动力达到329.96万千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71%,比“十一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

  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民。“十二五”期间,我市共完成农民技能培训5.68万人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6万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4万人。

  另外,我市在全省率先与中国农科院签订了“院地”合作协议,开通了中国农科院与农业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科企“联姻”的直通车。开展了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为主的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种养循环、生物链循环为主的农业循环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两型”农业获得长足发展。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4%。

  数据

  1、粮食产量:

  五年来,我市粮食播种面积年均稳定在390万亩以上,总产180万吨以上。年平均单产459公斤/亩,高出全省平均80公斤/亩,居全省首位。优质稻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15万亩以上,优质率达58%以上。2015年播种面积395.8万亩,总产182.9万吨,开创了连续十二连丰的局面。

  2、农村居民收入:

  五年来,全市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350亿元,年均增长15%。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57.7亿元,农业增加值176.6亿元,年均增长4%、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46元,较上年增长11%,比“十一五”末增加8288元,增长108%,超额完成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

  3、农产品加工:

  五年来,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780家,完成加工业总产值335亿元,比“十一五”期净增180.25亿元,年均增长16%。培育了18家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48个国家、省知名品牌。

  4、农村合作社:

  五年来,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055家,年均增加300余家,建设省级示范合作社5家。带动农户26.3万户,连接基地380万亩,农产品销售量占全市农产品销售量的38%。

  (株洲晚报记者 邓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