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津苏粤五地代表委员共同交流自主创新新实践

11.03.2015  11:01

如果把长株潭、武汉东湖、天津滨海高新区、苏南、深圳等,比作驱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大马力发动机,那么,国家支持这些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恰如给这台发动机加上了“涡轮增压”,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国两会期间,湖南日报与湖北日报、天津日报、新华日报、南方日报等省级党报携手,邀请来自湖南、湖北、天津、江苏、广东的代表委员,共同交流自主创新的新实践,探讨先行先试的新思考——

创新引擎

夜幕下的武汉光谷生物城 本版照片均为通讯员摄

胡衡华代表

马新强代表

荣建勋委员

周乃翔代表

许勤代表

□湖南日报记者 蒙志军 刘文韬 田甜

□湖北日报记者 李墨

□天津日报记者 马波

□新华日报记者 顾雷鸣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

培育自主创新的沃土

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市长 胡衡华

【观点】

长株潭是湖南的发展引擎。“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光芒耀眼,世界上算得最快的计算机、世界最大功率电力机车、世界最长臂架泵车、世界运行速度最快列车的牵引电传动系统……都诞生在这片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长株潭三市处在“一带一部”的核心位置,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成为长株潭地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载体。三市的转型创新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将为三市产业的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三市在项目投资、产业布局、政策落实等方面获得重点倾斜,在科研院所转制、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发展、科技金融、文化科技融合、人才引进、绿色发展等方面也将探索突破,先行先试。

根据国务院批复要求,长株潭地区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把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

长沙作为省会,将充分利用政策赋予的改革创新机遇,为自主创新增加活力,打造自主创新的沃土。一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致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以先进制造、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科研院所转制改革,组建产业链创新联盟,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三是推进创新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发展军民融合特色产业;深入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创新,促进产金高效结合,允许知识产权质押;深入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文化科技企业。四是加强自主创新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落实去年制定的“自主创新33条”;强化组织保障,大力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与产业高技能人才,聚集全市资源,共同推进示范区建设。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沙将重点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园区、创业基金等方面给予便利,为应届毕业大学生甚至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持。

【链接】

2014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株潭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天津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起,在中国自主创新版图上“比肩而立”。

长株潭地区集聚了全省70%以上的科研机构、70%以上的创业创新平台、创造了全省70%的科技成果。近5年,长株潭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6%以上。

抓住“工程师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 马新强

【观点】

16年前,有着华中科技大学背景的华工科技,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企业。如今,已成长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成为中国激光产业的一面旗帜。华工科技的发展,是光谷自主创新的一个典型缩影。

我常跟我的员工讲,自主创新不仅是自己创新,更要用国际化视野集结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比如我们与全球500强企业德莎公司签署协议,合作研发新型激光防伪技术。过去,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系列产品,都采用统一的防伪标识,极易被模仿,而我们这项技术就是要给每个产品一个独特的“身份证”,做到无人能仿。这项技术在国内乃至全球都是革命性的,填补了我国激光全息烫印技术的空白。

以前,华工科技的主业是激光,发起成立了国家激光加工创新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但今天这样的定位显然已不适应产业发展趋势。互联网打破了行业边界,从消费领域延伸到工业领域,我们的核心产业——激光智能装备、光通信器件、传感器、激光全息防伪等,都囊括到了工业互联网这张巨大的网中。在这种产业新常态下,过去拼规模、拼价格、拼成本的竞争方式显然行不通,更多的应是拼差异化和品质,看谁的产品附加值更高,谁的服务触角延伸得更长。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几十所高校的优势资源,几乎全在光谷云集。教授创业、知识分子创业,是光谷最大特色。2007年以来,背靠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百人计划”、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工程”等,华工科技共从海外引进了30多位知名专家,其中7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这个在湖北企业中是居首的。今年,我们准备启动“五年千人计划”,每年从“211”和“985”高校中招聘不少于200名的优秀大学生,充实到人才队伍中来。

当前,劳动力成本已不是中国最大优势,但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博士正在迅速增加,且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这种新型人口红利就是“工程师红利”,它将成为企业强大的创新驱动力。

【链接】

截至2014年底,武汉光谷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829家,进入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中国50%、世界25%的光纤光缆出自这里,中国现在每生产15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来自光谷。

四大千亿元产业集群竞相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滨海高新区工委书记 荣建勋

【观点】

作为已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和经验的天津滨海高新区,要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中,统筹处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抓住创新这个法宝,不负使命。

我们将把建设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未来几年高新区的核心工作内容,按照建成创新主体集聚区、产业发展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开放创新示范区的要求,在编制规划、搭建平台、落实政策、完善机制等方面着力突破。

下一步,将着力做好3篇文章。一是高起点做好示范区建设组织推动工作。制定完善示范区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有序开展发展规划纲要、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的编制,积极推动示范区政策向全市推广辐射扩散。二是系统建设四大产业集群。依托曙光计算机与世界著名IT公司合作项目、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项目和骨干企业,构建现代信息技术千亿元产业链;以数字液压、京津冀产业协同联盟等为龙头,整合上下游企业,构建智能装备制造千亿元产业链;以金钒光热与渤化集团全面战略合作为依托,整合中国节能联盟,构建新能源千亿元产业链;以华泰汽车和力神电池、波士顿动力电池等为依托,构建新能源汽车千亿元产业链。同时,加快文化创意、大健康产业发展,3年内突破千亿元产业规模。

滨海高新区还将系统搭建科技金融平台、产业信息交流和产业转型升级平台、国际产业创新交流平台、创新创业辅导平台,努力创建中国功能区的升级版示范。

【链接】

2014年,天津滨海高新区经济总量首次跃上千亿元大关。区域创新能力跻身国内一流,高端研发机构密集区建设初见成效。创新主体的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领先,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200家,小巨人企业达到253家,有效专利数超过8200件。

当好苏南自创区“领头羊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 周乃翔

【观点】

对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苏州来说,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之举,是提质增效的根本途径。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城市,苏州要积极主动落实国家战略,当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领头羊”。

围绕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的战略定位,苏州将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高新区的核心载体作用,积极探索自主创新有效路径,全力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

一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对政府来说要放权,对科技人员要放活,对企业要放手,推动创新要素、创新服务等向企业集聚,使企业从“要我创新”变为“我要创新”。二是突出营商环境优化,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让“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政府必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法制环境、服务环境和宜居环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政府要在企业不管、市场失灵的环节和领域发挥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做好天使投资、风险投资,鼓励私募基金健康发展,助力创新创业。三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升产业竞争实力。苏州在纳米技术应用、医疗器械、高端装备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已呈现爆发式增长势头。我们将继续大力培育壮大高技术产业,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等手段,提档升级传统产业,同时在品牌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上力求突破,切实提高附加值,全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攀升。

【链接】

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8+1”高新园区布局中,苏州有3个园区,居于核心地位。2014年,苏州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69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1家、工程中心(实验室)10家、企业技术中心65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10.5万件和5.3万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2件。

用“有形的手”补齐创新“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 许勤

【观点】

作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城市,自主创新已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多年以来,深圳创新力量的显著特征是“4个90%”:90%的研发人员、90%的研发机构、90%的科研投入和90%的专利产出均来自企业。研发、生产和市场实现了有效对接。

为解决深圳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力量稀缺,深圳近年来一直在用“有形的手”补齐短板:一是完善和强化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引入国内外著名高校,建立高等特色学院体系。二是强化人才政策,通过自身培养和引入全球创新人才、高校毕业生来创新创业。三是鼓励草根创新和创客活动。

如今,深圳正逐步实现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从跟随模仿式创新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跃升。华大基因研究院、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等一批企业化运作的新型科研机构的成果,推动深圳技术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前列。

深圳当下讲创新,已不能满足于科技创新,而应强调全面创新,把金融、企业、社会文化、理念等各方面要素调动起来,形成综合创新体系,构建创新生态链。深圳不仅要把自身的创新示范发展好,还要把创新能力覆盖到粤东西北地区。这也可能成为珠三角再次先发的路径,有利于广东的发展。

【链接】

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4年,深圳R&D经费支出(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经费)占GDP比重达4%以上,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5000多亿元,同比增长11%。

【延伸阅读】

自主创新示范区驶入发展高速路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3%的创新型企业创造了区内50%以上的经济收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专利优势企业成为区域经济“顶梁柱”,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利数量占全市6成以上……自2009年12月至今,国务院批复的第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茁壮成长,作用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