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乡镇政府财政行为——新修订的《湖南省乡镇财政管理条例》解读

28.11.2014  12:17

  11月26日下午,新修订的《湖南省乡镇财政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已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条例》共7章43条,对乡镇基本财力保障、预决算管理、资金监管、资产债务管理等重要方面进行了规范,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预算法》修改后,全国率先出台的规范乡镇政府财政行为、加强乡镇财政监管的地方性法规。新修订的《条例》新在何处?湖南日报报邀请省财政厅副厅长郭秀宏对《条例》进行解读。

   保障责任更明确

  郭秀宏说,针对我省部分乡镇政府收支矛盾大、运转艰难的实际情况,《条例》首次明确了各级地方政府对乡镇政府基本支出需要的保障责任。《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督促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乡镇基本财力保障责任。设区的市(州)人民政府也应当按照其职责履行相应的保障责任。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明确乡镇基本财力保障范围和标准,及时、足额落实保障资金,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预算管理更规范

  《条例》以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乡镇预算管理制度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了乡镇预算管理。为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条例》规定乡镇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管理。为增强预算约束力,保障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审查、批准和监督的权利,《条例》规定,应当在乡镇人大会议召开前,将预决算草案分送代表,以保证代表有足够的审查时间,还明确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郭秀宏说,《条例》关于在乡镇人大会议期间应当成立预算审查小组的规定,是我省探索强化乡镇人大预算监督职能的创新举措。

   资金监管更有力

  郭秀宏介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国家财政投入到乡村的资金大幅度增加。加强对到乡村的财政资金监管,关系到党的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适应新形势,《条例》赋予了乡镇一定的监管权限,要求其对各级政府安排用于乡镇的各种财政资金实施监管。对于基本支出,乡镇财政机构应当按照预算,严格财务核算。对于乡镇区域内实施且由乡镇管理的项目资金,乡镇财政机构应当全过程参与监管;对于乡镇区域内实施但由上级管理的项目资金,乡镇财政机构应当协助监管。对于补贴类资金,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公开补助政策,核实补助信息,确保补贴发放安全、及时、准确。

   资产债务管理更严格

  资产债务管理是乡镇财政管理的薄弱环节,《条例》增设了专门章节乡镇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行为进行了全面规范,规定乡镇国有资产购置应当纳入预算管理,实行政府采购,并应按照配置标准购置资产。乡镇要对购置的资产登记造册,定期清查,做到账实相符。处置乡镇管理的国有资产产生的收入按照非税收入管理。为防止乡镇新发生债务,《条例》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举借债务或者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提供担保。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