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入画来——衡阳市新农村建设掠影

09.01.2015  02:34

冬日阳光照射下,衡东县白莲镇马房村显得更加美丽。全村户户通上了水泥路,主干道路装上了路灯;整修和新建的灌溉渠道顺畅蜿蜒流动;绝大多数农户住上了美观适用的楼房,且庭前屋后建起了各式各样的绿化带……一幅环境优美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走近马房村,记者更进一步感受到了该村新气息:村道两旁全部栽上了桂花、紫微、桃花、李子树、柏树等苗木,重建后的村级活动中心设施设备齐全;每家每户配备了垃圾桶、分类回收垃圾箱,全村建起了焚化池10多个;80%的农户用上液化气,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入户率达到100%,  家家户户都有彩电;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100%,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100%。

来自市农办消息,2014年,我市1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完成建设项目148个,占全年项目总数107.3%,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工作任务。

壮大产业

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真正做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增强农村发展的功能和活力。

石鼓区角山乡三星村以蔬菜基地建设为重点,不断做大蔬菜基地,做强蔬菜产业,做优各项服务,目前共引进栽培育乐富蔬菜、领军农业、华桂农业、钧灿农业等8家蔬菜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落户三星蔬菜基地,流转土地2000亩发展蔬菜种植,深度加工和休闲农业,带动本村劳动力300余人就地就业,增加本村农民劳务收入500余万元。

常宁市西岭镇平安村引进“大三湘”公司,村里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山入社,全村1137亩油茶山全部流转给“大三湘”公司开发经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今年,该村预计实现经济总产值6158.5万元,人均纯收入1.7867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8%和15%,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7万元。

夯实基础

去年,我市各示范村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据不完全统计,12个示范村硬化村道143.2公里、组道283.5公里、户道168.5公里;完成渠道清淤2658.3公里,山平塘清淤460处,新增和渠道硬化60.7公里;示范村通村公路硬化率100%,通组公路硬化率95%,通户硬化率90%以上;新建14个农民休闲广场,并积极推进村级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卫生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站、商贸物流等民生工程建设。

蒸湘区雨母山乡灵山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灵山村为中心,辐射带动竹雅、黄花两个村的发展,完成水渠硬化1.6公里,整修硬化12口骨干塘,硬化道路5.6公里,道路两旁绿化6.63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1盏,“三清五改”100户,新建村级活动中心800平方米、农民休闲文化广场1.4万余平方米,打造灵山村杨家、徐家、谭家、大礼及竹雅村宝元塘、黄花村老雅冲6个示范小区。

美化环境

以衡山县白果镇涓水村为核心的示范片是副省长张硕辅的新农村建设联系点,该示范片不仅对岳北广场、岳北农工会、绍庄广场及沿线主干道进行了绿化,而且居民不等不靠,按照“白墙红瓦”的统一风格,自筹资金启动了民居改造工程。目前,示范片初步形成了环境优美的宜居新风貌。

像涓水村一样,每个示范村配备了保洁员,添置了垃圾清运等设备,早晚清扫保洁村道,每家每户维护房前屋后的卫生。12个示范村完成“三清五改”2332户,拆除危房、空心房163户,新增沼气用户907户,新增或更换太阳能热水器用户1063户、太阳能路灯949盏,栽种各种绿化植物7.8万余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