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重要讲话释放反腐六大信号

14.01.2015  11:21

   传递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新判断、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13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传递出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新判断、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对此,新华社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专家学者进行了分析解读。

  信号1

  一个基本判断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总书记讲话】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我们党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

  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专家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是一个关键性判断。当前,“四风”问题树倒根在,腐败与反腐败成胶着状态,我们还远没有取得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实质性进展。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起到了拨开迷雾、指明方向的作用,有利于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再续新篇。

  【新闻背景】1993年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了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

  信号2

  一种坚强决心

  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放松

  【总书记讲话】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把反腐利剑举起来,形成强大震慑。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是要向全社会表明,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在反腐败问题上动真格,体现的是一种坚强决心,宣示的是一种鲜明态度。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只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中国共产党一定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正像总书记所指出的,有党心民心作力量源泉,反腐败斗争必定胜利。

  【新闻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不同方式,多次表达了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依纪依法严惩腐败。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信号3

  一种鲜明态度

  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

  【总书记讲话】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强化执纪监督,把顶风违纪搞“四风”列为纪律审查的重点。

  【专家解读】汪玉凯:反腐败过程中,需要一方面反腐,一方面抓作风。作风建设是基础性工作,是源头,必须常抓不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反“四风”,但也要注意到,不良作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只有常抓不懈、形成制度、不断巩固,才能从根本上震慑和刹住歪风邪气。

  【新闻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措并举、猛药施治,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宣战,解决了文山会海、奢侈浪费等一系列多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作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末页 1/3 总共3/每页1
(稿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作者:)
(编辑:乐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