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当“假洋鬼子”

29.06.2016  13:04

        数据显示,我国对进口食品需求逐年增加,从2005年到2015年,10年间我国进口食品总额增长了4.2倍,年均增长率达17.6%。这种高速增长也伴随着一个问题:进口食品接触产品不合格率逐年上升。对此,专家解释称,这一方面是由于为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检验监管措施,持续加大对进口产品的把关力度;另一方面,基于不断增强的国内市场需求,一些进口商为了追求利润,在操作运营上存在不够规范的地方,比如采购和物流环节控制不力。

        关于操作运营上不够规范的地方,专家特别指出了一个问题:在进口食品领域,近些年有一种灰色操作方式颇受争议。比如进口乳制品品牌出现了虽然是中国资方控制,但只是委托给国外的厂商生产,整个产品的生产链都是在国外,但产品只卖到国内市场的现象。虽然这种做法并不一定违法,却容易产生诸多问题。一些生产商故意隐瞒中资身份而一味强调自己是洋品牌,这实际是一种欺瞒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复杂的身份背景也会带来监管难题,出现产品质量或标签标识问题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比如一种名叫Kinber,号称“法国原装进口”的奶粉,在法国市场根本就没有销售,它的主家其实是成都的一家公司。正是由于不在法国市场销售,所以当地政府并不会对这种奶粉产品严格监管,其品质当然就无法保证了。

        事实上,不敢亮明真实身份,存在欺瞒行为的假洋品牌有很多。法国合生元、美国施恩、澳大利亚澳优、新西兰纽瑞滋……这些打着洋品牌招牌的奶粉,都被证实是“外籍华企”。既然要在国内市场混,这些企业为什么非要把自己装扮成假洋鬼子呢?答案很简单。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国内乳企失去信任和信心,转而购买国外乳制品。面对被抛弃的严酷现实,国内乳企为了生存不得不想办法。在正面努力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下,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水到渠成了:既然消费者那么信任洋品牌,那我就把自己打扮成洋品牌。于是,一些企业在国外注册公司,再找一个加工厂代工,最后以洋品牌的身份回到国内。这种灰色的操作方式近几年成为一种潜规则,而且不少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

        有了这样一个洋身份,相较国产奶粉,其价格就要高出许多。市场分析认为,在市场规则下,这本是一种正常的品牌运作模式,产地、品牌、销售地既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操作,只要符合属地相关法律即可。但问题是,这些企业都不敢明示这种运作模式,甚至极力掩盖出身国内的事实,不如实标注产地和地址,在宣传上夸大品牌历史和知名度,有意误导消费者。

来源:中国质量报

        这种行为最大的问题在于,身份假扮成外国企业,但实际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远没有达到人们观念中外国企业的层次,那些国外代工厂的生产水平基本都不高,这就使得其奶粉产品难以达到人们期待的质量安全水平。近几年质检总局抽检进口婴幼儿乳粉产品,合格率有时不如国内企业高,正反映了这种情况。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商标具有属地保护性质,在国外注册商标在中国使用的情况并不算违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外籍华企”就可以藉此干一些有损消费者权益的事。除了文首所提到的,我国政府要不断加强对进口产品的检验力度,把不合格产品挡在国门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对所有具有洋品牌身份的企业进行统一备案,将它们的基本信息示于明处,允许消费者检索、对照和提出异议。

        只要搞清了身份,消费者就知道怎么选择了,而基于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权益所形成的市场压力,企业该怎么做它自己也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