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湖南大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约占湖南高校学科总进入数1/4
新湖南客户端5月30日讯(通讯员 马春波 记者 左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5月最新数据,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目前,湖南大学共有数学、化学、工程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7个学科进入ESI前1%。在湘高校有8所共30个学科进入ESI前1%。
ESI本次更新统计时间为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数据显示,湖南大学近10年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共发表ESI论文590篇,共被引用2717次,在进入前1%的377个研究机构的排名第349位。从学校整体情况来看,湖南大学ESI论文总数为11695篇,总被引次数为113999次,篇均引用次数为9.75次。与3月份数据相比,湖南大学ESI总被引次数在全球研究机构排名由749位上升至第717位,化学由173位上升至162位,工程学由210位上升至187位,材料科学由220位上升至213位。
近年来,湖南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坚持以学科发展前沿为导向,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动力,以学术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机制创新和体制改革为支撑,切实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丰富学科内涵,巩固传统优势学科,扶持新兴特色学科,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学校计算机科学领域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个。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标志着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已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基于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ESI对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SCIE、SSCI库中近11年的论文数据进行统计,针对22个专业领域,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等指标,从各个角度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