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发展为长沙县富民强县加足马力

23.10.2014  11:48

  10月17日,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名单在北京公布,湖南省长沙县位列第7位,较上届提升一位,稳居中西部第一。今年1至9月,长沙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8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1.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28%、13.5%。该县还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县,正在创建全国首个零碳县和国家级出口食品示范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从2007年的第58位,到今年的第7位,长沙县只用了七年,就完成了常人眼中难以想象的强势逆袭。这样的速度让人惊讶之余也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动力在推动长沙县火箭般的速度发展前行。

  在同时公布的2014年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排名名单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2014年长沙县首次位列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排名第1位。原来正是积极建设“两型”社会为长沙县奇迹般的发展速度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无可否认,近年来长沙县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两型”社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发展理念上长沙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基于“两型”社会的内核,树立了“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的“三个共同”发展理念,并且努力实现全民的“三个共享”,即: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平等发展机遇。

  在具体建设“两型”社会的措施上,长沙县更是不遗余力地积极探索。

  首先长沙县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全县区域规划为“南工北农”,并实施6大功能分区,在充分考虑全县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按照两型发展导向,将县域国土空间划分为了6大功能区,分别是星沙松雅湖商务区、黄兴会展经济区、长沙先进制造业区、长沙临空经济区、长沙现代农业区、暮云两型生态区,这一举措正是遵循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设计理念,有利于长沙县调整产业布局,建立完善的财政和投资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其次就是实行集约式用地方式。建立工业项目入园区,通过整合、流转、置换和储备,将工业用地集中起来,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节奏,改善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转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改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为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改粗放利用土地、经济外延增长为集约利用土地、走内涵式挖潜的道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效益。形成用1%的土地产出了90%的社会财富,99%土地的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局面。以工业反哺农业,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

  再次长沙县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着力推进民生普惠,实现两型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坚持每年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促进社会民生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

  长沙县能够在七年之内收获如此多的成就与其积极建设、打造“两型”社会是分不开的。积极建设“两型”社会加快了长沙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加速推进了其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了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快速提升长沙县城市综合实力,推动经济民生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为长沙县行驶在富民强县的道路上加足马力,促其奋力前行!

[编辑:欧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