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侧记

13.06.2016  18:02

      5年来,广东东莞市委、市政府将质量强市活动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质量工作连续5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紧密相扣,推动各级政府落实质量工作责任。

        3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中,针对质量工作的调研、讲话、批示达10多次,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环环相扣,带动了各级政务党政领导“一把手”抓质量工作,提升了“东莞质量”的合力。

        几年来,东莞市加大对质量工作经费投入力度,用于质量发展经费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建设了9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检测中心,为实现速度、质量、效益三者统一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东莞,质量强市、强镇、强业、强企活动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抓质量工作的力度空前加大,措施空前有力,氛围空前浓厚。

        东莞作为典型的制造业城市,为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质造”转变,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中,坚持把质量提升作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点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质量引领为主要发展思路,将质量工作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提升质量和效益中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以“智慧质监”工程为抓手,形成开放共享的质检大数据。结合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建设和质检总局加强质检大数据开发利用的思路,东莞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提出“智慧质监”工程建设理念,按照“改革引领、业务驱动、标准先行、数据为本、应用超前、打造标杆”的思路集中资源推进实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给予3期6000万元的大力支持。该系统工程实现了以下目标:一是以“智慧质监”建设推动行政审批、后续监管、信用分类等业务工作的改革创新,形成改革的成果亮点,得到社会公众的充分肯定。二是实现对质监系统各项业务信息化全方位覆盖,优化业务工作的信息化流程,设计科学、合理、友好的用户界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解决“人少事多”的突出矛盾。三是全面梳理整合质检业务数据,建立数据标准,按标准全面清理、转移现有“僵尸数据”,打通“数据孤岛”,形成“一数一源、一企一档、一人一档”,上下贯通、横向交互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应用体系。四是协调解决数据共享交换问题,推动数据落地管理,推动质监部门和电子政务办、工商、食药监、安监、统计、科技、经信、发改等部门深度合作,盘活现有资源,实现与相关平台的数据共享交换。五是拓展信息服务渠道,通过网站、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多种形式为社会开放提供全面、丰富、准确、便捷、易用的公共信息服务,努力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六是建立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丰富数据采集、筛选渠道,科学设计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东莞产业、标准、企业、产品、设备等要素的全面分析,为地方政府决策和质量监管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

        以质量技术基础建设为支撑,助推“东莞制造2025”走质量和效益之路。随着宏观经济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面对经济发展这块蛋糕,东莞深刻认识到质量技术基础(NQI)建设的重要作用,以质量更好地实现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绿色制造“六大工程”,实施制造业强基计划,加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产品技术攻关,集中突出了先进标准打造、计量和检测技术支撑、品牌建设、先进管理方法推广及诚信体系建设等措施,推动企业发展企稳向好。

        以质量创新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路径,强化经济增长新动力。围绕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东莞充分发挥质量在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坚持质量为本,着力提升质量供给水平。一是围绕去产能用好“技术门槛”。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东莞积极运用标准、计量、合格评定、生产许可、能耗评价能等手段,设置“技术门槛”,去掉落后产能。二是围绕降成本抓好“松绑减负”。大力实施简政放权、规范收费、信息公开,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如在全省率先将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实行绩效管理,连续3年投入2500万元,带动企业降低质量检测相关成本4000万元。三是围绕补短板实现“激发内需”。一方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振消费信心,开展婴儿服装、儿童用品、纺织、家具、装饰装修材料等10类重点消费品的质量整治工作。另一方面,是加强质量水平提升满足质量新需求,利用标准和检测手段支持纺织、服装、制鞋、家具、玩具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行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工具引入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建立柔性、快速响应、定制化生产模式。

        东莞,通过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将给“东莞制造”带来深刻变化,成为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力。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