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夜话”开启芙蓉区基层治理新平台 将话筒交给群众 把责任留给干部

15.01.2016  15:09


    一把蒲扇,两个话筒,几条板凳,三五干部群众,围桌共话身边事、家国事。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是会场;柴米油盐、社会热点皆为话题。百姓与干部面对面,有话大家说、有劲一处使——在芙蓉区,一种根植于街道社区、被称为“东湖夜话”的基层治理模式,正成为党委政府倾听百姓呼声,开门体察民情,真心实意化民怨、解民忧的生动实践。


        2014年5月29号,东湖夜话第一场启动。当话筒交给了居民群众,大家身边的大事小事琐碎事都由自己做主。曾经,让东湖人津津乐道的东沙井曾与白沙井齐名,却因缺乏保护而破败不堪,引发群众不满。经过“夜话协商”后,东湖街道筹集了11万元资金,在古井周围铺砌麻石地面,并对周边其他设施进行了翻修。还引导当地居民成立了护井队,制定了护井公约。

    东沙古井保护难题顺利解决,让芙蓉区委区政府认识到,对话沟通是了解民情、化解民怨、顺应民意的好办法。此后,“东湖夜话”活动在东湖街道逐渐常态化、制度化,并逐步发展成为芙蓉区畅通民意、汇集民智的平台。截至目前,“东湖夜话”已经举办93期,上千条市民意见被采纳,700余个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广场上、楼栋间、田地旁,一杯清茶、几只板凳就可以让大伙畅所欲言。“东湖夜话”形式不拘一格,每周举行一到两期,话题内容关注民生,帮解百姓难题;群众和干部面对面,有话大家说、劲往一处使,邻里纠纷、街巷麻纱,都能当面解决的立刻回应,不能现场解决的也要限时办结、及时反馈。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是一面必须经永远常照照的镜子。当前火热开展的“三严三实”活动,指明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而以“三严三实”为标尺,就是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芙蓉区,一场发轫于街道土壤的基层夜话,正成为倾听群众呼声,开门收集民情,真心实意征民意、解民忧的生动实践。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是话场,柴米油盐、社会热点都是话题,百姓与党委政府面对面,有话大家说、劲往一处使。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湖夜话正是新时期基层工作中践行“三严三实”的生动蓝本,也是其成为芙蓉名片、长沙特色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