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男子下井中毒 哥哥下去施救不幸双双身亡

23.06.2016  21:01

  前日下午4时多,攸县新市镇方溪村,50多岁的刘某下井清理积水和淤泥,刚下到一半就被沼气熏晕掉入井底。刘某的哥哥下井救人未果,两人都不幸身亡。

   【现场】弟弟下井 刚到一半就喊头晕乏力

  方溪村村民陈先生介绍,刘某家水井的水质不好,之前用抽水泵抽水,井底还留有近1米深的积水。“刘某为了清理井底的积水和淤泥,踩着井壁的凹槽往下爬,他的妻子就在井口处看守。”陈先生说,水井有10多米深,刘某刚下到一半的地方,就向妻子喊自己头晕乏力,要妻子赶紧找人帮忙,并试图往上爬。

  “没过多久,刘某的哥哥拿着一根长绳跑到井口,但刘某此时已经掉入井底,根本看不到人。”陈先生说,哥哥为了救弟弟,很快下井往下爬,刘某的妻子则拿着长绳的另一头。

  “哥哥下到井底时,马上将绳子绑在弟弟的脚上,但他也很快晕倒了,我们不停地喊都没有人回应。”陈先生说,随后,村民们将刘某拉出井口,医生很快对他进行抢救,但人已经死了。

  陈先生说,由于刘某哥哥身上没有系绳子,大家不敢贸然下井施救,只能拨打119报警。

  攸县消防中队赶到现场后,消防员戴好空气呼吸器下到井底,将消防绳索系在刘某哥哥身上,井口处的消防员把其尸体拉了上来。

  经过检查,两人的死亡原因为沼气中毒。

   【讲述】井下有刺鼻的沼气味 死者下井时未做安全防护

  参与救援的一名消防员介绍,井底的污水长时间不流动时会产生沼气,他刚下到一半就闻到刺鼻的沼气味,如果不是有呼吸器的保护,他也会中毒。

  “人下到井底经常会遇到沼气和氧气不足的状况,所以村里人一般会请佩戴防护面罩的专业人员下井作业,或者用相关工具对井里进行通风。”陈先生说,刘某兄弟平时做事蛮细心的,但这次下井前,刘某没有做任何安全防护。

  消防员表示,井下沼气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先进行不少于半小时的通风,再对井下有害气体进行检测,下井前须系好安全绳索、戴上防毒设备,在井下作业不得超过15分钟,作业中每隔两小时还要进行一次通风。”

  【相关链接】发生沼气中毒怎么处置?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广泛存在于沼气池、淤泥池塘和密闭的窖井、煤矿(井)中。若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25%-30%时,人就会发生头痛、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乏力、四肢发软等症状;若空气中甲烷含量超过45%-50%以上时,人会因严重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甚至窒息死亡。

  发生沼气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病人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畅通。对轻度中毒病人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根据情况服用去痛片、利眠宁等药。中度中毒病人,可用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并及时送医院抢救。

  (红网-株洲站 刘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