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版上海自贸区“开门红”(扎实推进自贸区建设)
4月27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正式挂牌,从28.78平方公里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不仅空间扩大到原来的4倍,体制也发生较大变化。如今,“2.0”版的上海自贸区已运行3个月,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继伟说:“扩区后,上海自贸区运行平稳、开局良好。”
便利化措施提升吸引力,外资合同猛增5倍
6月30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0版全面上线运行。“我们盼了3年多啊!”上海元初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影明难掩兴奋。
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元初物流现在每天用单一窗口处理约200票出口报关、报检单据,以前这些报单分别在特定终端上人工输入,有时20人要干上两三天,之后校验差错还要两周,如今只需两人将客户原始数据整理、自动导入单一窗口,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即时获取信息、即时查验、即时反馈放行指令。
现在,上海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项目已增至23个,参与部门扩大到海事、国税、外汇、食药监等17个,功能覆盖货物申报、运输工具申报、支付结算、企业资质、贸易许可、信息查询等6个模块。“近300家企业已登记注册并可办理业务。”上海口岸办通关协调处处长程蒙说。
为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海关新推出了8项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的创新举措和8项支持科创中心建设的具体措施,检验检疫推出了“十检十放”“先进区、后报检”等24项改革举措。
上海自贸区还将内资企业准入“单一窗口”从企业设立向变更环节延伸,将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印铸刻字准许证”办理纳入外资一口受理,从原来的“五证联办”向“七证联办”拓展,更方便企业。
扩区后的各片区也已全面实施新版负面清单,并在陆家嘴、金桥、张江等片区开展了住所集中登记改革。
到6月底新设各类企业2.1万户,其中正式扩区后新设企业3223户,外资526户,注册资本106.51亿美元。据介绍,扩区两个月,上海自贸区新设外资企业数超过了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区总和。今年前5个月,上海自贸区吸引合同外资2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猛增5倍,占全市同期合同外资总额的79.1%。
从权力“瘦身”开始,倒逼政府自我改革
4个人扩至12个人,却忙得连节假日都得加班,蒋红军对自己眼下的工作只有一个形容词:前所未有。
作为浦东新区审改处处长,蒋红军全程参与推进了新区几轮行政审批改革。自贸区扩区后,浦东新区政府与自贸区管委会合署办公,意味着要用国际通行规则来倒逼政府改革,蒋红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国务院下达的总体方案的25条中,有12条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如何转变?先从权力开刀。
扩区次日,浦东新区就“晒”出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把自己置于阳光下。近日,浦东新区又成立了全面推行政府清单制度建设和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在清权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梳理两张清单,争取年内推出2.0版本。”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说。在权责清单的基础上,浦东还计划推出首份“减权清单”。凡是没有行政许可的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凡是市区两级依据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行政权力率先取消,凡是“红顶中介”全部取消和放开。
同时,市级经济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全部下放自贸区,第一批已下放163项。
“我们还在制订新区政府职能全面转变的方案,将贯穿‘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主线,包含132项具体改革举措。”孙继伟说。
自由贸易账户开立近2万,金融市场环境日益成熟
今年4月,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成功为一家企业全资境外子公司做了自由贸易账户项下首笔外币并购融资业务,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为该客户提供了约合5800万美元的融资业务,使客户顺利完成跨境并购交易。
上海自贸区的试验任务中,金融创新一直是重头戏。
2013年,“一行三会”发布了关于支持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51条,金融改革开始提速。扩区后,区内金融机构种类、数量、层级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4月末,上海自贸试验区共设有21家商业银行总行、100家一二级分行、351家支行网点,以及20余家非银行金融相关机构。区内机构的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为4.61万亿元和4.1万亿元,占全辖区的比重分别为63%和82%。“加快自贸金融创新的市场环境正日益成熟。”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说。
在众所关注的自由贸易账户上,上海自贸区已实现了本币和外币自由兑换,以及内资和外资企业外债管理的政策统一,截至6月底,共有28家金融机构通过分账核算系统验收,开立近2万个自由贸易账户,账户收支总额6357.5亿元。
同时,扩大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累计有68家企业参与试点,165家企业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资金池收支总额1922亿元。
“下一步,上海将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早日出台进一步推进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方案。”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李军透露,上海自贸区将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逐步提高资本项下各项目的可兑换程度,方便企业和个人开展境内外投融资活动,并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实行贸易、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三者并重,积极推动资本和人民币“走出去”,不断扩大境外人民币进入境内投资金融产品的范围。“同时,还将扩大金融服务业开放,推动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建设,以及金融开放‘安全网’建设,做好压力测试,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28日 02 版)
[编辑: 刘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