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妈贷款买房:"国家的钱"不借就太可惜了
(原标题:上海二手房价格上月环比涨幅居一线城市首位 呈现明显过热现象)
上海楼市的涨势还在继续,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更加印证了这点。上海楼市将复制深圳去年以来的行情吗?到底是谁买走了上海的房子?上海常住人口的减少将给楼市带来哪些根本上的变化?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前往上海,试图摸清上海楼市疯涨背后的逻辑。
“过去两个月,买房就像流行感冒一样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传播。”家住杨浦区的上海市民陈女士说。陈女士的话得到了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的印证,在2月份上海二手房的涨幅已经位居四个一线城市的首位,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涨幅也只是仅次于深圳。
现状
上海楼市2月环比涨幅超广州4倍
上海楼市的涨势还在继续。3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二手住宅价格,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有34个城市上涨。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6.7%,最低为下降1.1%。上海以涨幅5.3%排在合肥之后,位居全国第二,但已经将北广深三个一线城市远远地抛在了身后。而同期广州二手住宅的环比只上涨1.2%,上海的涨幅已超过了广州的4倍,呈现出一种明显过热的现象。
在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方面,上海也以2.9%的环比涨幅屈居亚军,但其与第一名深圳的差距在逐月减少。
上海一名地产分析师支出,照此速度涨下去,上海房价将很快赶超香港。目前铜锣湾地区的房价,均价也只有10万港币每平方米,而位于上海中环线上的静安府售价已经高达8万-9万人民币每平方米。对于上海楼市的现状,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正是这种恐慌性购买导致了价格的非理性增长,因为人们都想在房价进一步上涨前购买。
追访
上海楼市将成为深圳的翻版吗?
然而,在上海楼市高歌猛进、北京楼市暗流涌动之时。深圳楼市却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深圳楼市3月以来二手房成交表现不理想。深圳链家、Q房网、美联物业、家家顺等多家中介数据均显示,3月二手房成交萎缩,成交量相比1月份均下降超过30%。北青报记者在深圳的多名好友也表示,深圳部分区域的热度开始下降,部分房源已调低了报价。家住深圳的边先生最近频繁被中介骚扰。边先生介绍,他身边的好多朋友近期都受到了二手房中介的电话轰炸。
由于担心新一轮的市场调控导致出手困难,一些投资者开始低于市场价出售手中的房源;而一些嗅觉灵敏的地产商开始以较低的价格开盘以尽快出货。据深圳本地媒体的报道,3月以来深圳二手房市场部分房东回调了挂牌价格,幅度在5%-10%之间。位于深圳后海的一处豪宅甚至降价200万元出售,这些新的迹象在深圳楼市中引发了热议。
深圳楼市的降温是暂时的盘整还是拐点?上海的楼市会“完美”复制深圳楼市的行情吗?
发现
券商搬家瞄准卖房人群
浦东新区张杨路附近一家广发证券营业部近日把办公地点挪到了附近的房屋交易中心门口。仅仅半年时间,证券营业部和房屋交易中心的冷热就完成了转换。该营业部客户经理小蒋说,他们打算向那些卖了房子的高净值人群推销固定收益类产品。
“二手房市场是典型的对手交易,任何一宗买的背后都是对应着一宗卖的生意。”广发证券的一名分析师指出,虽然现在改善性住房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往往一个市民既是卖家,又是买家。但其中环环相扣,追根究底,卖的原动力来自高端楼盘,买的驱动力则是底部的刚需。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师陈开朝认为,上海整体驱动力从刚需转向改善、中高端、豪宅,今后的趋势是刚需萎缩、改善、中高端、豪宅持续放量。与此同时,高阶需求的放量又严重依赖于低阶需求的承接力。目前上海四类需求驱动力达到新的平衡,据此预判,房价快涨的行情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上海的楼市火爆行情还在持续,但也有人选择逆向操作。“你选择在5100点的楼市买房?还是选择在2900点的股市入场?”近日,上海某公募基金打出了这样的宣传语言,吸引客户买入股票型基金。
中老年人
“国家的钱”不借就太可惜了
家住崇明岛的刘女士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年前,她把自己和家人多年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在江对岸杨浦区买了家里的第二套房子。如今,看着房价一天天上涨,刘女士觉得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去年11月份,刘女士看着当时的房价已经开始上涨,就和家人商量再买一套房子,当时她的丈夫并不同意。刘女士的丈夫担心他们的还款压力。
刘女士说,激发她买房的一方面是货币的持续贬值,觉得放在银行里不划算,而直接让她下定决心的是房贷新政。今年2月,中国央行再次下调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首套房从过去的三成降至现在的两成,二套房也降至三成。“要是亲戚朋友的钱,我肯定不敢借,指不定他们什么时候要用,但国家的钱,这个时候不借就太可惜了。”
刘女士给北青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她买的这套房子,每个月需要还的房贷大约是1万元,房子租出去的租金大约是3000元,加上夫妻俩的公积金,每个月只需要再掏4000元左右。“如果房子涨得多,过几年就把它卖掉,如果不涨就留给儿子以后结婚的时候当婚房。到时我们也该退休了,剩下的房贷可以由儿子接过去。”
北青报记者了解,在此轮楼市上涨过程中,像刘女士这样的中老年人占了不小的比例。在上海市各区县的房屋交易中心,据北青报记者目测,中老年人已经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比例,一些房屋交易中心甚至专门设立了中老年人窗口。
自住型买家
火爆行情下弃创业买房的上海年轻人
肖明是上海本地人,已有一套住房的他本来并无购房的打算,他原来准备注册企业做生意,但现在他动摇了,家里人都劝他再买一套房。“从去年年底开始,上海房价蹭蹭地往上涨,亲戚同事朋友一起上阵劝他,再不买以后就买不起了。”
在亲友们劝说肖明放弃创业改买房的过程中,有两个案例被反复引用。其中一个是媒体报道的“四成上市公司的利润买不起北上深的一套房”。这个数额不敌北上深一套豪宅的价格。另外一个案例是万科董秘谭华杰“京沪房价要赶超纽约”的说法。
经不起身边的各种劝说,肖明决定买房了。投资客的引导作用,让肖明这类自住型买家慌了神。“他们害怕了,于是哗哗地跟着往上冲。”
上海链家研究部的数据显示,在这一轮房价上涨大潮中,自住型买家占主导,其中又以改善型需求的释放尤为突出。过去,刚性需求买家和改善型买家各占一半,而今年二者比例达到了四六开,在上海的中心城区甚至达到了三七开,后者占了绝大多数。由于改善型买家置换时最先考虑二手房,由此带来了二手房成交量的暴涨。
富人
江浙一带的有钱人在“出货”
新江湾城几乎是上海豪宅最多的区域,区域内有着华润新江湾九里、九龙仓玺园等一大批高端豪宅项目。当地的开发商和地产中介声称这里就是未来上海的“富人区”,房价要赶超“陆家嘴”。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里房价均价已超6万元,某种程度上已经逼近了金融中心陆家嘴。但实际上,这里的商业和配套离陆家嘴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北青报记者发现,这个区域多数小区夜间开灯率都不高,有些已入住多年的小区开灯率不足两成,而开灯率在一定程度上是空置率的佐证,是“睡城”的标志。
对于开灯率低的问题,殷高东路地铁附近的一名链家地产中介人员透露了真相:这里一套房动辄上千万元,光上海本地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购买力,买房的大都是江浙一带过来的富人,他们在年前就已经布好了局,往往一次就买了多套。至于上海的楼市限购问题,该中介人员称,对于有钱人来说这不是难事,有很多规避限购的办法。
上述中介人员介绍,现在上海的中产阶级在恐慌情绪的带动下已是买房的主力军,但是那些年前就买了房子的富豪却正趁着这波行情出货。该中介随后向北青报记者翻开一本标记着大量待售房源的笔记本。“这些都是近期托我们卖的高端房源。”
中信证券的一名分析师称,目前楼市特别是二手房的放量行情像极了去年上半年的股市,当时沪深A股放出天量,多空激烈对决。而爆炒之后往往是一地鸡毛,对于楼市而言,如果你不是刚需而是一名投资者,最可悲的就是“富豪们在卖房,而你却在买房”。
财经聚焦
上海常住人口减少背后的楼市购买力变迁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经理卢文曦认为,上海楼市上半年的火爆趋势应该会有所延续,下半年暗存隐忧。上海对今年楼市调控的政策口风就是从严从紧。不排除房价有失控苗头后,上海也跟随出一些压制性政策。然而,影响上海未来房价的除了监管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所谓的“刚需”。在众多楼市分析师那里,言必谈“刚需人群”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刚需人群”是楼市发展第一推动力。但上海市近期公布的文件显示,一线城市“刚需”背后最主要的人口数量却呈现减少的趋势。
日前,上海公布的《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至2015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同比增长0.3%,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同比下降1.5%。相比2014年996.42万的外来常住人口,2015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近15万。有专家指出,这是上海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常住人口的第一次下降。
40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中国房地产波澜壮阔的发展。特别是一线城市享受了人口净流入的“红利”。常住人口的减少是否意味着刚需的减弱呢?未来的房子卖给谁?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表示,上海去年人口负增长有“人口与政策”两个因素——首先全国去年流动人口总量在下降,说明农村可以向城镇流动的劳动力下降也很厉害,这会影响进入一线城市的劳动力数量;其次,中央三中全会明确要求严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因此上海采取了措施,对外来人口居住区整顿、清理违章建筑以及对造成污染的企业被关闭,这些也推动了低端的外来人口离开上海。
按照房地产行业特征,人口净流出城市,总是房地产去库存压力大,房价持续下跌的地方。比如东北、中西部的很多城市,就是因为人口常年净流出,所以房价开始急剧下跌。那么为何上海的楼市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呢?对此,有分析师认为,上海的低端产业退出与高端产业进入同时进行,高端人才的进入带动的是购房需求。
上海不是唯一的例外。目前,一线城市人口数量过快增长,已接近或在某些方面上超过资源环境承受极限。无论是出于行政管理还是个人选择,未来一线城市流动人口增长速度都将会放缓。比如北京近年来治理“城市病”,转移部分低端产业带来常住人口增长变缓的趋势,统计显示,“十二五”时期,北京常住人口增量从2011年的57.4万人,降至2015年的18.9万人,增速从2.9%降至0.9%。从增量所占比重看,北京每增加100名常住人口中,常住外来人口从增加66人,下降到增加21人。
各种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的人口基础不稳。人口因素历来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原动力,一线城市也不例外。上海常住人口40年来首度步入负增长,给一线楼市敲响了警钟。
财经观察
反面教材:钢材城楼盘烧退后的不良资产
律师陈挺已经在上海松江区泗泾镇驻扎了半年有余,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帮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大都是抵押贷款的房子。
泗泾镇主要的产业就是松江钢材城,这里一度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几年前,钢材城生意火爆的时候,钢材城的商户纷纷在附近小区买房,房价一路上涨,附近的一个小区房价从单价8000元左右很快涨到了2万元。陈挺介绍,当时这些商户买房时都使用很高的杠杆,除了部分民间借贷以外,包括采取联合担保的方式从银行贷款,买几套房的商户不在少数。
然而,好景不长,钢贸行业的寒冬很快来临。钢材城开始变得很冷清,几乎没有生意。部分商户开始断供,一些钢贸商甚至选择了跑路。他们抵押给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房子就成了不良资产。
如今,上海楼市行情的火爆对这里的影响并不大。陈挺称,他观察了近半年,上海其他地方的房子都在涨,但这里不仅房价不涨,很多房子根本卖不出去。特别是一些抵押的房子,目前只能通过司法拍卖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但这个过程比较缓慢。陈挺指着钢材城附近的一排房子对北青报记者说,“这一片房子开盘的时候都要抢号、托关系才能买上。如今作为不良资产压在手里根本卖不出去。”
陈挺表示,泗泾的一些房产项目是上海楼市的一个反面教材。在经济形势向上的时候,房产是助推剂。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房地产就是照妖镜,各种不堪的交易、人们的疯狂、监管的缺失都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