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十里, 除夕就是要“吃光饭”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2月15日讯(记者 周佳艺)老家在湖南郴州一个小县城,名字安仁,取“仁者安仁”之意。地儿不大,年节风俗却十里不同。老一辈的人将地域划分为上十里和下十里,从口音上便能辨别,还有一些有意思的说法是,上十里的人不爱吃香菜,下十里的人独好这一口,此应该是谬传。但在过年这一件事情上,大家的习惯有高度的一致性,除夕这天的饭得在中午吃,叫“吃光饭”。
“吃光饭”是音译,也有说是“吃缸饭”的,不过谁也说不上来历和缘由,总之,家乡是没有年夜饭这一说的,匆匆赶回来的游子一定要在中饭前踏入家门,一家人和和美美吃上一年之中最为丰盛的一顿。这天团圆宴上的菜式得头一天安排好,有几种菜式是忌讳的,又有几种菜式是必须上桌的。这里面含着种种讲究和祈愿,似乎是一家人幸福一年的开端。诸如,豆芽是“冒头”的意思,团子肉是“团圆”的意思。
我父亲是上十里人氏,母亲是下十里人氏,其实两处地方的菜式和口味略有些不同,下十里的人在“吃光饭”的餐桌上,一定有一道汤是必须要喝的。以小粉、新鲜猪肉少许、切成细末的生姜、酥脆的花生米、劈开的红枣烹制而成,最后撒一点盐。掌勺的人需要在锅里不断搅拌,直至汤水生黏性,舀起来时起细丝。老家人都管它叫“护汤”,大概有养元护体的意思,口感老少皆宜,每年都是大家庭里一道上桌就能见到底的热门菜。我母亲对这道菜颇为拿手,因为那汤不能调制地太稀,也不能太稠,一切要刚刚好,喝下肚中是滑溜溜的也是暖和和的,更要有粘着喉咙、食道长长久久的幸福感。
而我父亲的上十里,除夕这天的小米酒是不能停的,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抿上一两口。不喝酒哪叫过年呢?还有吃“炒光粉焦”的,吃“鸡婆焦”的、吃“冻米”的,都是米粉捏制而成的糕点式的食物。炸着吃、蒸着吃、水泡着吃,各不一样,在孩子眼里最受欢迎,是本地特有的零嘴。
乡音难改,乡俗难却。现在人们已没有上十里、下十里的概念,年轻人也少有提起“吃光饭”这个词,但每年的习惯仍是如此,大家嘴里说的团圆饭就是“吃光饭”。不过,我那天也在想,可能“吃光饭”就是吃掉去年一年的晦气,一切又是新的开始罢,也可能是过去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算好,嘴上说着“吃光饭”,言下之意是有的是饭吃,显得这家人十分富足吧。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