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福利 大美星城 “三年造绿大行动”完成绿化建设面积34500公顷

21.06.2016  09:37

    始于2013年年底的三年造绿大行动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景色的改变,还大大推进了“绿色城市”建设的步伐,给市民群众带来了弥足珍贵的绿色福利,让幸福感和获得感“指数”飙升。

      2013年,长沙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加快建成“三市”,圆市民的“小康梦”、“两型梦”、“幸福梦”?2013年9月举行的中共长沙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就将造绿复绿工作提上日程。根据《长沙市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总体方案》,长沙将通过“十大工程”的实施来实现美好蓝图。在蓝图的指引下,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造绿复绿的热潮。全长99.1公里的环城绿带生态圈建设就是其中之一,在高新区桐梓坡路附近,原本的一片荒地,如今已经成为拥有12000多棵绿树的立体绿化带。

    环城绿带生态圈被划分为生态游憩、娱乐活动、风景防护等十二个功能区,伴随着“一环、九园、十二区、二十八点”的环城绿带生态圈的逐步合拢,城市绿化效应将全面显现。此外,长沙还铺排包括磁浮生态绿带走廊、“千园之城”等在内的造绿复绿项目408个,位于长沙大道附近的花候新市民公园,两年前还是违法建筑林立,行人避之不及,如今已经变成不少露营爱好者,和写生爱好者常去的地方。

    作为全市最大拆违复绿公园,各种健身器材也点缀在这绿色画卷中,还有全省首座公园图书馆,坐落在百年桑树下。

    截至2016年6月,长沙已完成绿化建设面积34500公顷,其中,建成区新增绿地2015公顷,新增公园绿地1066公顷,按照计划到2016年末全市将实现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到50%,“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城市新画卷在长沙已经初现轮廓。

    今天的造绿,就是这座城市明天的宝贵财富。昔日见缝插针的违法建筑从眼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丛丛绿肥红瘦,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这是一座城市隐形财富积累的最好证明。当前,我们正向着建设“四更”长沙的目标前进,而造绿复绿,可谓重任在肩,三年造绿大行动”一方面要巩固现有绿化成果,另一方面,拆违复绿的触角还有待向一些盲区、死角延伸。随着一抹抹绿意的日益深浓,我们的家园将变得更富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