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你身边

07.12.2015  12:10


长沙县的志愿者们正在将市民送来的冬衣进行打包, 满载爱心的冬衣装车后将被送到怀化山区。曾诗怡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2月7日讯(记者 李文婧)从2008年获评全国文明县城到2015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资格,长沙县脚踏实地的文明创建行动从未停歇。无论是城区还是乡村,社会秩序井然,环境干净整洁,群众文明有礼,发展蒸蒸日上,长沙县的居民正享受着文明之风带来的惬意。

   雷锋号已吹响,志愿者传递温暖

  在星沙街道望仙桥社区的“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志愿者正在接电话。电话那头是社区里的老人黄迅生,家里的油烟机等需要清洗,因为儿子在美国,她只能找志愿者帮忙。

  针对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现象,望仙桥社区推出“时间银行”自愿服务品牌,服务时间被储存在“时间账户”里面。当提供服务的志愿者需要服务时,可从账户提取服务时间,优先免费享受服务。

  而这,仅仅是志愿服务中的

  一个缩影。清扫街道、劝导市民文明出行、帮扶困难人群……在长沙县,志愿服务已在各个村、社区生根发芽。每年开讲学雷锋·志愿服务公益论坛,进行志愿者工作站“星级”评定,创建了星级志愿服务站50余家,如今志愿者阵地遍地开花,成为长沙县推进志愿服务的有效载体。邻里守望、三关爱、网络志愿者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形成了常态化。

   发挥榜样能量,模范和乡贤作表率

  2015年,长沙县首届新乡贤评选,吸引了近百万名网友关注,共有215267人次参与投票。女企业家皮青在乡村创业,让开慧镇蜕变为乡村度假胜地。福临镇金坑桥村人何树祥退休后给学生义务讲课,为村民提供健康咨询,为修路出钱出力……一张张平凡面孔的背后,书写着一个个感人故事。

  除了新乡贤评选,长沙县每年还举办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于今年启动首届长沙县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今年3月,对长沙县“最美家庭”进行表彰。5月,长沙县举办最美劳动者表彰活动。

  同时,长沙县创建了一个全国文明单位(县电力公司),一批省、市文明单位;2013年在全省率先实现镇街级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对全县留守儿童登记造册精确帮扶。

  在长沙县各个街道乡镇,各种道德好人的评选掀起热潮。在这里,道德模范成为受人敬仰、受人追捧的主流人物代表,学习先进、崇尚品德的思潮蔚然成风。

   提升城乡品质,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共生

  在长沙县乡村,农户庭前是菜园、屋后是茶园;农村环境干净整洁……道德建设成果转化成提升公民素质的推动力,直接促进了生态文明和乡风文明建设。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乐和乡村建设、人民满意县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长沙县“两个文明”建设结出可喜硕果:2014年成功创建3个省级“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达到3个。2013年底在全国率先启动的“零碳县”创建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而在城市,“交通绿波”项目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等项目一起构成长沙县“智慧城市”建设。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长沙县文明创建的终极目标。近几年来,长沙县始终坚持将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县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累计达252亿元。2011年,长沙县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终身荣誉。

   长沙县精神文明建设五年成绩单

  通过多年来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这座城市变得更美了,居民变得更文明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变得更高了,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也更强了,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文化志愿者、环保志愿者、学雷锋志愿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长沙县涌现。目前,可统计志愿者22741人、志愿者组织140余家。通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长沙县志愿服务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同时,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全县村、社区覆盖,其中望仙桥社区、金茂路社区以及湘郡社区的志愿者工作站被授予“省级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长沙工之友、“时间银行”、“四点半课堂”等一批民间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今年8月,长沙县志愿者协会在民政部门注册。以星星、沙沙卡通形象传递文明理念的长沙县《市民文明手册》正式成书,并赠送至全县各阶层。长沙县文明网成功上线,手机APP、“微文明”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正在筹建。

  在长沙县各个街道乡镇,各种道德好人的评选掀起热潮。全县先后有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