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奉献,有作为”需要文化引领——一论大力弘扬“大地情怀、泥土精神”

15.11.2016  13:02

郭土轩

 

编者按:2016年11月7日,厅党组学习中心组2016年第七次集中(扩大)学习暨“讲奉献,有作为”专题讨论会在长沙召开,明确提出大力弘扬大地情怀、泥土精神,要求“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讨论,对大地情怀、泥土精神进行再认识、再丰富、再深化,将其根植到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心中,转化为推进国土资源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全面理解、系统把握“大地情怀、泥土精神”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本网自今日起将陆续推出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已进入“讲奉献、有作为”阶段。厅党组明确提出,讲奉献、有作为,具体到国土资源部门,就是要大力弘扬“大地情怀、泥土精神”,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为国土资源事业添砖加瓦、添光加彩。这是自2015年5月厅党组在“三严三实”活动中提出弘扬“大地情怀、泥土精神”以来,厅党组第二次倡议大力弘扬“大地情怀、泥土精神”。

这是国土资源光荣文化的历史传承。 古今中外,文化引领风气之先。人类历史的历次变革,无一不是以文化风气的变革为先导的。欧洲文艺复兴造就了西方文明新境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文化的引领,才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功。国土资源部门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传承和光荣历史沿革的部门,一代又一代的地质人、测绘人和国土人用血汗锻造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以及“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正是在这些特有的行业文化引领和激励下,自2000年建厅以来,一代代湖南国土资源人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累计批准建设用地30多万公顷,提供土地出让收益4500多亿元,大力实施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实施了1000多处重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清除了一大批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构建了以“一网一库一平台一产业”为核心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历届厅党组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胸怀全局、担当作为的优秀品质。今天,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大力倡导“大地情怀、泥土精神”,正是源于这些宝贵的精神源泉。大力弘扬“大地情怀、泥土精神”,就是国土资源光荣文化的历史传承,就是要继承前人的精神,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就是切切实实讲奉献、有作为。

这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必然选择。 信仰是选择的结果。并非每个人,都是全面发展的人。并非每个共产党员,都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今天的中国,与现代转型相伴随的,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转型。国门的开放带来各类思潮的涌入,一些“寻求彼岸世界的真理”的人们,责任可以淡漠、道德可以离席,精神世界出现了错位。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重申信仰、强调理想,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告诫全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补足精神之“”。国土资源管理是基础性、保障性、战略性工作,支撑各行各业,联系千家万户,干的是打基础、做铺垫、搞服务的事。每一座城市的崛起,每一条铁路、公路的建成,每一个重大工程项目落地,背后都需要有大量的国土资源人尽力服务,默默付出。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能职责,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新征程,必须要在全系统提振起一股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牢固树立具有部门特色和鲜明行业特征的文化理念,才能激励一代代国土资源人,始终保持服务至上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把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部门服务全局,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主动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便捷服务,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真真正正把讲奉献,有作为落到实处。

这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客观要求。 这是我们的资源压力——人均耕地面积0.92亩,远低于全国人均1.52亩的水平,耕地后备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严重不足,长沙、株洲、湘潭的一些县市区已无法在本区域内完成耕地占补平衡;这是我们的管理压力——土地闲置较为普遍,批而未供土地总量较大,农村宅基地管理不严格,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征地拆迁、土地整治、信访裁决等呼声强烈;这是我们的民生压力——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全省面积的77%以上,共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3万多处,威胁人口150万人,广大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山地丘陵区,县乡缺人员、缺机构、缺经费、缺装备的问题比较突出;这是我们的改革压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加重,不动产统一登记持续发证能力有待加强,涉及近4万人的全省地勘单位改革任务艰巨……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只有具备共同思想文化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和力量。当资源的压力、管理的压力、民生的压力、改革的压力等等扑面而来,不通过行政、经济、市场、文化等手段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不但增长稳不住、民生惠不了、改革促不进、管理强不下,国土资源部门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新征程中将碌碌无为,讲奉献,有作为更是无从谈起。

这是国土资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没有文化的支撑,就没有一个行业的持久发展。从湖南实际看,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现有干部职工近3万人,担负着土地资源、地质矿产、测绘地理信息和不动产统一登记等四个方面11项管理职能。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形势下,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等集中推开,面临一系列新任务、新挑战、新难题。要团结带领这支队伍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任务十分艰巨,责任非常重大。客观要求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必须要有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气魄,要有干事创业、锐意创新的激情。大力弘扬“大地情怀、泥土精神”,就是要求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在具体实践中,以此为引领,在思想境界上要志存高远,培养广阔的胸襟和格局;要热爱事业,培养执着的忠诚和追求;要勇挑重担,培养坚定的责任和担当;要敢于创新,培养敏锐的眼光和胆略。在工作作风上,要甘当基石,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要甘当配角,多干做铺垫,搞服务的事;要甘于寂寞,多干有价值,无显绩的事;要甘于奉献,多干重付出,轻回报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地情怀、泥土精神”,正是“讲奉献、有作为”强调的“履责合格,践行宗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精神的“国土资源表达”。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站在“十三五”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国土资源部门讲奉献、有作为,需要文化的引领。这是一场思想的苦旅,也是一次豪迈的进军。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