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煤独大到多点支撑的蜕变

08.06.2015  12:32

  涟源地处湖南省几何中心,总面积1912平方公里,总人口116万,素有“湘中煤海”之称,是全国100个、湖南1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曾为保障湖南能源供给做出重要贡献。因长期过度开采,煤炭资源日益枯竭,接替发展乏力问题日益凸显。2011年,涟源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近年来,涟源市以国家大力支持为契机,坚持以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以产业升级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努力促使多元化产业体系培育初见成效。在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的同时,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20.8:48.8:30.4调整为2014年的20.6:47.5:31.9,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

  ----改造提质,传统产业枯木逢春。果断淘汰落后产能,永久关闭84个资源枯竭和无扩界空间煤矿。大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积极延伸煤炭产业链条,逐步实现由单一原煤采掘向煤电、煤化工、煤机产品的转变。推动产业集聚,将96家煤矿整合成12个集团。积极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建成总投资达70亿元的华润电力、五江汇源焦化、国产实业等四大重点工业项目,年新增产值60亿元,新增税收3.6亿元。加大煤机产业扶持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集群化发展,打造中南地区最大煤机生产基地,全市122家煤机企业年产值超过29.9亿元。其中,创安防爆于2013年6月投资1.5亿元异地新建,加快产品提质升级,向智能化成套化方向发展,目前44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区已建成,生产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接近尾声。创安防爆的华丽塑身,透射出涟源企业的转型思路。

  ----筑巢引凤,接替产业应运而生。坚持以省级经开区作为产业承接和接替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相继建成22万伏、11万伏变电站,日产5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成了三纵四横两连接的道路网络。成功引进总投资12.5亿元的三一中源、总投资3.5亿元的回春堂药业和远扬煤机、海湖矿灯等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三一中源2011年建成投产当年实现税收1.07亿元,成为涟源首家税收过亿元的企业。目前,经开区落户企业达9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26家,2014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85亿元,形成机械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成为涟源市重要经济支撑。引导机械制造企业转型发展以三一集团为核心,整合壮大现有工程机械制造业,积极发展液压件、电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完成了金塔机械、中小型矿山输送装备、远扬煤机无级调速软启动装备、三星锻造的铁道车轴及自由锻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建设。与大型国企央企合作,加快推进中成药生物医药园建设,加快开发以金银花、杜仲、银杏、厚朴、天麻和玉竹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制品。2011年,中成药生物医药园开始建设,目前,回春堂药业新建生物制品生产线、德仁农林生物有限公司金银花深加工生产线等项目相继建成。2014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7.1亿元,增长18.2%,占规模工业的1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4.1亿元,增长2.1%。。

  ----推优扶特,现代农业加快崛起。坚持以规模化、现代化为农业发展方向,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呈现经营多维度、效益多向度态势。重点打造桥头河现代农业园,一期投资近10亿元,博盛农业、忠食农业、肖老食食品等19家农业企业落户桥头河,桥头河蔬菜基地、博盛农业、忠食菌业已成为涟源农业名片,现代农业业态尽显。着力扶持“一红”(突尼斯软籽石榴)、“二金”(金银花、金秋梨)、“三黑”(黑牛、黑猪、黑山羊)、“四绿”(蔬菜、绿茶、药材、油茶林)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粮食、生猪等传统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有序流转土地18.58万亩,种粮大户播种面积占比达3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70家,形成了以粮油、畜禽、果蔬、药材等四大主导产业为主,以南芙山庄、翠远农庄等生态休闲产业为辅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2014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4.6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46.2亿元,增长4.8%。现代农业的崛起,也给大批失业人员带来就业“生机”。回春堂药材种植基地、桥头河蔬菜基地吸纳了一大批因煤矿倒闭失业回家的农民,使他们从“地下”走到了“地上”,从“黑色”变成了“绿色”,从“挖煤工”变成了“菜农”、“药农”。201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39元,增长11.4%。

  ----多点挖潜,旅游产业成功激活。涟源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北有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南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涟源坚持“三年打基础,五年上规模”的旅游战略目标。从2012年开始,相继投入8000多万元,先后启动了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和湄江5A级旅游区项目建设。按照“东融长株潭,西接大梅山”的发展战略,巧借长韶娄红色旅游高速契机,与周边城市进行优势互补,与韶山、花明楼等红色旅游景点连线,将涟源打造成为湖南大长沙旅游板块的重要一极。成功创建全省旅游强市,被评为全省十佳旅游县市。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4A景区;龙山飞水涯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景区,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于2014年9月揭碑开园;杨市镇、三甲乡古村落群被列为全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4年,共接待游客521万人次,创收43.5亿元。

  在国、省大力支持下,涟源大胆探索产业转型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包袱较重,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仍然很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下阶段,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增强推进转型的牵引力。围绕产业升级转型目标,始终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方面,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按照“合理利用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坚持走集团化、标准化、机械化发展之路,构建“煤炭—煤电—煤化—煤机”一体化产业体系。另一方面,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和规划,推进与长株潭周边城市新兴产业的对接和配套,促进切合涟源实际的先进产业不断成长,以湖南三星锻造、湖南金塔制造等企业为依托,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以三一中源为龙头,完善产业链条,发展壮大新材料产业;以龙山风力发电和页岩气开发为重点,积极开发新能源产业。以回春堂药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与此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依托交通区位、自然禀赋优势,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做大做强旅游业。

  二是做实推进转型的承载力。加大开发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经开区打造成转型发展的第一平台。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目标,全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以新行政中心建设为契机,以环西路开发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城东新区、城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城北新区建设,加快骨干路网和重点工程建设,扩张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构建城市生态,提升城市品位。狠抓生态环境治理。加快推进矿山生态恢复工程,实施矿山废弃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有效治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舍弃破坏环境的落后产业,从源头上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三是凝聚推进转型的向心力。抓好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等民生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涟源发改局供稿)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