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型职业农民的中国梦

31.07.2015  11:16

----农民致富带头人陈延忠同志的事迹

在慈利县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种粮致富找延忠,农机服务好轻松; 粮食生产标准化,优质高产有保障;规模生产效益好,全靠科技来当家;多种多收多直补,惠农政策人人夸。”人们所说的“延忠”就是素有张家界市劳模、“农机大户”和“种粮状元”之称的慈利县零溪镇拣花村15组村民陈延忠。他是怎样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民致富带头人的呢?我们就这个问采访了陈延忠。他慨叹:国家政策帮我架起了惠农桥 铺就了致富路铺。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圆了他的农机大户梦

2005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他看准了农机作业的效益,举债23000元购置了一台龙舟收割机,当年农机作业服务450多亩,一年即收回了所有投资,还清了欠账,尝到了农机作业的甜头,从此一发不可收,十多年来,年年添置新机械,累计投资220万元,购置农机46台套,2008年被评为全市农机大户。现在,我拥有3台大型拖拉机,3台收割机,2台高速插秧机,1个育秧工厂,稻谷烘干设备1套(30000斤/日)。通过农机作业服务,我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每年该项收入就有30多万元。

土地流转与粮食直补政策成就了他的致富梦

前些年,种粮效益低,农户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出现大量土地抛荒现象。陈延忠从中看到了商机,2009年,他开始尝试土地流转,转包了亲戚朋友180多亩水田,当年种植水稻小有成功,之后他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进行集中连片土地流转,流转面积扩展到2015年的1490多亩。土地流转后,筹集资金、进行土地整理、修建沟渠、硬化路网等农田基本建设,通过“小块变大块”消除田埂,使耕地集中连片,增加种植面积。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大型机械作业提供了方便,也为水稻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大大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今年早稻种植500 亩,总产量 210吨;中稻种植990亩,预计总产量638.8 吨;晚稻计划种植 500亩,预计总产量230 吨。预计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达 1078.8 吨,粮食销售总收入超过 300万元。

甘当农民致富带头人,追求共同致富梦

陈延忠在成为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之后,不忘带领本村村民和周边乡镇农民朋友共同致富。因此他被大家赞誉为:新型农民实干家,科技致富带头人。

2008年,他牵头成立了慈东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发动20余户农机专业户自愿加入了合作社,陈延忠作为发起人及投资最多的农户被选为社长。5年来,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拥有社员53人,各类农业机械168台套,可以为农户提供水稻机耕、机插、机收、运输及稻谷干燥的全程机械化服务,改变了几千年来种田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使农业生产也能像工业一样进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全程机械化服务手段,为他引领合作社成员和周边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和进行水稻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他以合作社为纽带,与800多个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种植规程、统一施肥用药、统一水稻机耕、机插、机收、运输及稻谷干燥全程机械化的“四统一”服务,年服务能力达到15000多亩次。陈延忠不仅帮农民将手中的土地进行流转,让他们轻松赚钱增收,而且还帮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当“工人”的就业梦想,每年安排长期性和季节性用工50多人,共1100多个工日。当着我们的面,一位村民掰起手指算了他的增收账:“以前田里都是采用传统方式种植水稻,除去种子、肥料、农药、灌溉和请工等成本,不亏本就谢天谢地了。现在土地流转给陈老板后,田里的活不操心了,天干天下雨我们每亩田都有500元的租金,另外陈老板还优先安排我们到他那里打长期工或打季节工,儿女他们也可以安心地到外面打工了,我们现在是田里田外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