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正式开工 明年5月底封关运行
(整装待发的工程机械。)
(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宣布正式开工。)
(入秋以来最寒冷的一个上午,肆虐的秋风秋雨没能挡住大家的激情。)
(所有机械鸣笛出发,前往各自的作业区域。)
(在未来,这片土地将形成长沙乃至湖南外向型经济的新高地。)
(建设者们的豪情壮志,为的是明天更加美好!图片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希文/摄)
星辰在线9月29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希文) “我宣布,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建设,正式开工!”9月29日上午,随着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的宣布,停在长沙施工场地上整齐排列的近20台挖掘机、装载机、搅拌机一齐鸣笛,湖南省首个依托航空港发展建设的综合保税区,正式在长沙县黄花国际机场东侧开工建设,这标志着,未来湖南临空经济再添新引擎。
长沙海关党组书记、关长黎对贞,湖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杰,市委副书记徐宏源,湖南省及长沙市相关厅局负责人等共400多人参加开工仪式。长沙市政府副市长廖健,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周勇,中建五局董事长、党委书记周勇出席并致辞。
长沙市副市长廖健告诉记者,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从2013年开始申报至今年5月31日国务院获批成立,作为我市乃至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战略平台,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是我市当前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关键切入点,是补齐长沙外向型经济短板的重要抓手,是未来我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对全面提升长沙开放度和影响力,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打造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我省首个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实现深度联动和无缝对接的保税区,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选址于长沙市东部空港片区,东侧紧临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西距长沙高铁南站约14公里,北距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约7公里,距离城市中心约22公里,是一个依托黄花机场区域门户资源,打造以高端制造、高端服务、临空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基地。
该项目总规划面积1.99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50亿元。首期建设范围为机场高速以北、黄金大道以西0.77平方公里区域,将在围网内重点打造保税仓储、物流加工、商贸交流三大核心功能。围网外主要完善产业园区、商务办公、文化会展、综合服务四大配套功能,建设保税仓库、监管仓库、堆场及停车服务区、综合大楼,完善配套用房、出入卡口、隔离围网等基础设施,2017年5月31日前将通过联合验收并封关运行。
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将充分利用湖南和长沙作为“一带一部”建设核心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以产业为基础,以航空为依托,与机场实现联动和无缝对接,以航空航材、生物医药、电子科技、文化创意等航空偏好型产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努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开放发展的新引擎、外贸服务的新基地、临空经济的新平台、结构优化的新战场”。
虽然开工当天正遇上了今年入秋以来最寒冷的天气,肆虐的秋风秋雨也没能打消大家的热情,作为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更是精神饱满。“在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刚刚闭幕之际,黄花综合保税区的开工,就是用实际行动,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来传达、学习和贯彻党代会精神。”
对将来的建设,曾超群信心满满,“我们将通过长沙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举全县之力,确保项目如期封关运行。”项目运行之后,长沙县将通过边建设、边招商、边运营,“确保在2020年5月31日之前,达到1.99平方公里的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额达到50亿美元,形成长沙乃至湖南外向型经济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