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长株潭主城区PM2.5三年降28%
23.06.2016 18:19
本文来源: 湖南红网
2015年8月,湖南启动了长株潭城市群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以多期多种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地面核查相结合的手段,对长株潭主城区改革开放以来8845平方千米范围的城市空间扩展、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城市热岛、大气污染源空间分布等重要地理国情信息进行监测,取得了丰富的监测成果。
两型建设成效显著 长株潭主城区PM2.5三年下降28%
监测期内长株潭主城区全域空间范围PM10和PM2.5年平均浓度呈下降趋势,各下降约27%和28%左右,2015年年均浓度值分别降到82μg/m3和51μg/m3。PM10浓度在雨湖区、雨花区降幅最大,芦淞区降幅最小;PM2.5浓度在望城区、岳麓区、岳塘区降幅最大,长沙县降幅最小。主城区内,PM10、PM2.5浓度空间差异与土地利用类型显著相关,浓度随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增加显著升高,园地、林地对PM10/PM2.5浓度的“负效应”显著,扬尘地表中碾压踩踏地表、建筑工地、露天采掘场对PM10/PM2.5浓度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对于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设立的2017年全国可吸入颗粒物PM2.5浓度空气占比总体下降约10%,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的PM2.5浓度空气占比下降达到25%,20%和15%的目标,长株潭城市群自实施空气污染监测两年时间以来,到2015年,PM2.5浓度空气占比已经下降达28%,同时,PM10也下降了27%,超速完成甚至远远超出预定目标要求。
中南大学教授邹滨介绍,与环保部门检测不同,这组数据是以湖南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杆技术和地面核查相结合:“环保系统的所反映的下降是点上的下降,我们是反映的面上的变化。我们的这种变化,PM2.5相对于过去两年下降了28%,这是我们非常骄傲和高兴的,体现了我们两型社会建设的成效。”
城镇化发展迅速 主城区面积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8倍多
监测结果显示,长株潭主城区15个区县1978、1990、1994、2000、2006、2010、2015年的城区面积分别约为53、105、135、156、268、381、514平方千米,城镇化发展迅速,平均每十年同比增长超过50%,改革开放以来增长约8倍多。37年间,长沙市、株洲市以蔓延式和轴向式扩张为主,湘潭市以蔓延式扩张为主,呈现快速扩展势头。扩张过程中,2010年至2015年,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城区面积年均增长率远超非农人口增长率,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程不协调趋势加剧。截至2015年,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在规划边界(2020年)内已经建成的城区面积占规划总面积的比例依次为50%、65%、42%左右。按现阶段发展速度,各市城区空间范围至2020年仍都将处于规划边界内。规划期内,长株潭主城区城市扩展空间潜力主要分布在长沙市岳麓区的西部片区、高铁站片区、开福区的北部片区、望城区西南片区,株洲市天元区和芦淞区的南部片区,以及湘潭市岳塘区的西北片区。
长株潭主城区过去粗放的蔓延式扩张,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影响现代化进程。“2006年后,扩张模式逐渐由单一的圈层式蔓延式转变轴向式与蔓延式相结合,城市扩张主要为内部填充为主,城镇化进入了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邹滨教授说。
下一步,省国土资源厅将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做好地理国情监测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着力关键技术研发、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进湖南省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深入挖掘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价值、促进监测成果的及时转化和广泛应用,使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为湖南省战略规划制定、空间规划管理、区域政策制定、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为社会公众服务开发等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与技术保障。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程鹏飞介绍,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目的之一,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地理国情监测的经验,科学合理又实用,将考虑推广普及到其他省份。
本文来源: 湖南红网
23.06.2016 18:19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