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打好“四张牌” 做好劳资纠纷解压器

08.01.2016  09:25

  我市在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示范城市后,第一时间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郴州市创建国家级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郴办字〔2015〕33号)和《关于建立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郴政发〔2015〕11号)文件,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阵轰轰烈烈的效能建设热潮,市长亲自上阵主持具体工作,十个成员单位配合无间,各级仲裁调解机构相互协作,创建工作已初见成效。

  一、打好“规范牌”,基层调解组织根基稳固.

  我市印发了《郴州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规范化建设指南》,发放到各调解组织指导其规范化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制度,大力加强专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全面构建“四调联动”大格局,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整合司法、劳动保障、工会、工商联等单位的各项资源,通过资源的优化利用多渠道发展劳资纠纷调解力量,充分发挥协商、调解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打好“制度牌”,各项工作衔接有条不紊。

  我市不断完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处理机制,明确企业文化与诚信责任共同壮大的发展方向,构建以企业责任为核心、企业自制为关键、整合各方资源、源头治理的体系,依托各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行业商(协)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预防化解人事纠纷,加大指导力度;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各调解组织的实施指导、督促检查,对优秀、典型案例加大推广学习,对成功化解有重大影响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员进行表彰,稳定调解员队伍,促进基层调解组织有效运作;制定调裁衔接工作实施细则,规范调解协议书置换仲裁调解书的对接工作,加大对调解协议书合法性的审查力度,全面落实调解协议仲裁审查确认、调解建议书、委托调解此三项调裁衔接工作制度。

  三、打好“效能牌”,办案硬软件优化升级。

  目前全市共成立12个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全部实行立审分离,有专门的立案庭、仲裁庭和调解室,设立了标准仲裁庭,并由独立的档案室,档案管理规范,办案人员、辅助人员权责明晰,共有仲裁员66名(专职仲裁员36名,兼职仲裁员30名),办案辅助人员13人,办案车辆9辆,监控、监听设备13套,办公面积共计2936平方米。

  四、打好“创新牌“,开放思想不断突破。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工作手续,畅通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我市制定了《郴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弱势群体“绿色通道”实施方案》,对符合规定的八种情形之一的申请人适用“绿色通道”,结合《郴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适用简易程序办法》的通知规定,遵循依法、简便、及时、灵活的原则,注重全程调解与适时裁决之间关系,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快立、快调、快审、快结,有效化解矛盾。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是劳资纠纷的解压器,我市作为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的排头兵,肩负着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重任,在今后工作中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式方法,虚心向其他地区学习,取长补短,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