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当教授合乎经济学吗
最近演艺圈蹦出了一大票院长、教授。
比如,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揭幕,成龙担任这个学院的院长,并聘请张国立、徐帆、冯小刚、李冰冰等担任学院客座教授。演艺圈一干人等纷纷成了院长、教授。
不知不觉中,演艺圈不少名人们均已当上了院长、教授或者大学老师。早些年周杰伦跟导演朱延平获复旦大学正式聘任,成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英皇表演艺术学院的艺术指导,还有曾志伟受聘为海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当然,还包括前不久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辞职的何炅。
这让我想起一位教授朋友,他曾从助教爬到教授花了11年时间,不知他看到这里会作何感想。
艺人当教授合适吗?这个或许可以用经济学来回答。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分工论,其劳动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他认为,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都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有益。
我想,为人师表、谆谆教诲肯定不是艺人们最擅长,那位花了11年成为教授的先生肯定比艺人知道怎么当老师。即便有些艺人擅长当老师,甚至可能比普通的老师教得要好,那也不一定要当教授。
从绝对优势原则来看,艺人去拍部广告就可以获得上百万的收入,去拍电影可以让万千大众娱乐,获得上千万的收入。但是他们要是把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当教授这事情上,恐怕就只能拿到几万元,而且效果不一定好。
亚当·斯密指出,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花费的少,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是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制作。农民不想缝衣也不想制鞋,而宁愿雇佣那些不同的工匠去做。
绝对优势原则应用到产业上也是如此。在气候寒冷的苏格兰,人们可以利用温室生产出极好的葡萄,并酿造出与国外进口一样好的葡萄酒,但要付出30倍高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为了鼓励苏格兰生产葡萄酒而禁止外国酒的进口,显然是愚蠢的行为。
在经济学家眼中,艺人当老师即便当得跟教授一样棒,也好比裁缝去盖房子、乔丹去除草、巴菲特去干水电工,多可惜啊。
所以说艺人当教授,不干活(挂羊头卖狗肉)是一种浪费,干活更是一种浪费。教授的事情还是让给教授去做,艺人们做好艺人的事,娱乐好大众就可以。
当然艺人非要这么做也不是不可以。有句话叫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果说艺人们觉得当院长、教授那也是一场戏,好吧,那肯定不是桩好买卖。
[编辑:邓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