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胜利】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年底完工 1:1呈现受降场景

24.08.2015  03:02

(红网记者参观、采访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红网《最后的胜利》采访团记者向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敬献花圈)

(纪念馆里陈列的遇难者资料)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接受记者采访)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隅)

   最后的胜利》系列报道

   纪念抗战胜利红网《最后的胜利》大型全媒体报道团出征

  视频: 红网《最后的胜利》大型全媒体报道团出征仪式

  湖南卫视报道: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红网将推出大型报道《最后的胜利

  湖南经视报道: 全媒体融合传播 8组记者找寻抗日战争的湖南记忆

  潇湘晨报报道:《最后的胜利》大型全媒体报道团出征
   红网全媒体报道团赴抗战名城挖掘湖南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喻向阳 郑涛 南京报道

  在南京市水西门大街上平地耸立着一组修长的灰白色建筑,内敛而低沉,这里就是闻名中外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今天,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处获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第三次扩容工程(四期工程)将于今年的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其总体定位是在现有的“历史”与“和平”两大主题上,增加“胜利”主题。
  
  资料显示,自1985年正式开馆30年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先后实施三次改造扩建工程。1995年进行第一次扩建工程,新建了悼念集会广场和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主题的艺术品,主体扩建项目遇难同胞名单墙;2005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第二次扩建遇难同胞纪念馆,于2007年12月13日即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遇难70周年纪念日如期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此次为第三次扩建。将增加“胜利”主题,包括国军和日军在芷江的洽降等珍贵历史资料也会体现在“胜利”主题中。
  
  此外,1945年9月9日,国军在南京陆军总部大礼堂举行对日受降,但目前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重要场所,是南京军区机关大礼堂,不宜对外开放,故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扩建的“胜利”主题场馆中会1:1呈现当年接受日军投降的场景。
  
  朱成山认为,侵华日军所犯下的罪行,包括日军屠杀、强奸、掠夺这些方面的定性,不是哪个学者,也不是哪个政治家和教授研究出来的,在整个历史中,没有哪段历史有南京大屠杀证据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