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无言,青春无悔

24.04.2015  13:39

位于双牌县边远山区的何家洞乡蔡里口中心小学,2009年迎来了4名非双牌籍年轻特岗教师。时至今日,仍有两名坚守在该校,继续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那就是顾伟龙、刘芬芬夫妇。 

顾伟龙,1987年6月出生,湖南零陵人,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芬芬,湖南邵阳人,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因为信念 毅然前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即将大学毕业的顾伟龙看了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在悬崖小学支教18年的夫妻李桂林和陆建芬的事迹,心生感慨。回想起自己年少时就读的学校,也是条件简陋,教学落后,以致同学们在起跑线上便落后于城里孩子。心想,何不趁自己年轻,为农村的教育做点什么呢?正好,湖南省首届特岗教师招聘启动,招聘的教师将分往农村学校。于是顾伟龙怀着忐忑的心情把这一想法向当时就读于同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女朋友刘芬芬倾诉,本以为会得到否定的答复,甚至是奚落,没想到女友听后竟出奇的平静。一阵沉默后,刘芬芬看了看桌上的那堆专业资格证书,又看了看顾伟龙,咬咬牙说:“虽然我的理想不是到农村去,但是你的想法很有意义,我愿意跟你一起去尝试。”于是他们都报考了。但是他们的决定遭到双方家长一致极力反对。特别是刘芬芬的家人,他们说,以刘芬芬的条件,到外面去多么吃香,偏偏跑到农村去教小学,简直是在浪费青春。尽管反对的声音很大,他们却没有动摇。就这样,在一片反对声中他们来到了蔡里口中心小学。历经艰辛,携手共度初来乍到,胸怀满腔热血和抱负,对学校艰苦的条件也没有放在心上。一有空闲,他们就拎着锤子、板子修补窗户和门,玻璃破损了就用硬纸壳封起来,年久的墙壁发霉、掉灰了就用白纸贴起来;虽然吃了上顿还要为下顿的菜发愁,一到周末,他们就在老教师的带领下上山采野菜。苦菜、地菜、芝麻菜等等,这些二十几年来从未吃过的野菜成为了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菜。后来,老教师教他们在菜地上种植一些白菜、辣椒,吃上自己种出来的菜,即便再普通,他们也视为山珍海味;虽然回家一趟是多么的不易,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是多么强烈,他们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用每周一次的电话来寄托思念。每每想到自己的生活状况而感到委屈时,他们只是相拥在一起,咬咬牙,笑过。更大的困难是在教学上,二人在毕业前都没有接触过小学教育,对于小学教学,就像无头苍蝇,不知道如何将这简单的知识以合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加之学校教师紧缺,二人都要当班主任,还要上好几个年级好几门课程。为了快速地胜任这份工作,他们每天加班加点地看教案、备课。本想上网找相关资料,但学校没有网络,因此,他们决定自己安装宽带,一改这里没有网络的状况。但电信公司考虑到投入大收益少,起初不同意安装。在他们反复说明所处的境况和并再三恳求下,电信公司勉强为他们安装了网络。他们也取出了卡里仅存的2000元工资,他们家也成了当时蔡里口唯一拥有网络的地方。这样一来,不懂的地方他们就可以上网查找了。一有时间他们就去老教师的课堂听课,学习他们实用的教学技巧与经验。常常,我们会为了备第二天的课而熬到半夜。就算这样,他们还是干劲满满的、信心满满的。 

很快,一个学期结束,一张惨不忍睹的成绩单,让他们从头凉到了脚。那一夜,他们坐在各自的书桌前,一个人沉默,另一人啜泣。二人内心都有同样的酸楚:难道当初的想法根本就是一个错误吗?然而刘芬芬红肿着眼睛一字一句地说:“伟龙,虽然这份成绩单让我很伤心,但是我想好了,这些孩子不能这样就被放弃,下个学期我们还来这里,好吗?”那一刻,他们紧紧地拥抱。 

第二个学期开学了,他们在正常教学之余开始仔细琢磨上学期中存在的问题,很快我们就发现了一个突破点,那就是谢春凤老师。他们发现,她所带的班级,学生不仅活泼懂事,而且成绩也不错。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像我们这样的文化水平还比不上她这个中专生?怀着一肚子的疑问,他们跑去请教。原来他们过于注重怎么去教,却没有关心学生,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山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自小缺少父母的管教和关爱,因此对学习的态度不认真,且兴趣不大。于是,他们一改之前的教学及班级管理方式,尝试以爱心教育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这样,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后,他们都细心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对于课堂上表现不好、无心学习的问题学生,他们就努力寻找症结所在。比如班上的蒋杰同学。在学校,他整天都是灰头土脸,衣着不整。课后,他跟同学除了吵架就是打架,甚至还隔三差五地就旷课。他们找他谈过不少次话,却总未见成效。于是他们决定去他家里走走。当踏进蒋杰的家门时,眼前那一幕让他们哽咽了:屋内光线昏暗,一片凌乱。几张破旧的桌凳斜靠着一边的土砖墙,另一边有个柜子,缺了一扇门,露出里面脏乱的衣服。这时,蒋杰正端着饭碗从里屋走出来,碗里只有一些炒得发黄的小菜。而蒋杰的爷爷也闻声拄着拐杖跟了出来,连声道歉着说:“不好意思,老师,我不知道你们要来,要不我再去炒个菜,你们在这吃饭吧。”顾老师连忙摇头:“不用了,大爷,我们吃过了。我们是来看看蒋杰的,他上午没来学校上课,我们有点担心他。”大爷听后叹了口气说:“唉,我老了,想管也管不住了。他父母在广东打工,好几年才回来一次。他们每次回来,蒋杰都闹着要到广东去,然而,他们都说好,但每次都没有带他去。”情况明白了。于是,两人掏出身上所带不多的几十块钱给大伯,让他买点菜吃。然后转身拍拍蒋杰的肩膀说:“记得来上课哦,老师在等你。”下午,蒋杰果然来上课了。后来,他们常常叫蒋杰跟一起吃饭,还给他添置学习用品,天冷的时候给他买过手套,棉鞋渐渐地,蒋杰接受了他们,他们这才知道原来他和同学吵架、打架,是因为大家都看不起他,嫌他脏,笑他穷。于是,每逢洗衣服的时候,刘芬芬老师就会叫上蒋杰在边上看着,有时候他也拿来自己的脏衣服一起洗。慢慢地,蒋杰变得整洁起来,眼神里也有了几分自信。对于他的学习,我也没有忽视。课堂上,他的每一次小小进步,都会给予表扬。课后,还经常给他辅导功课。就这样日复一日,一年下来,蒋杰愿意学习了,爱上学习了,而且也已经融入到了班集体,期末统考蒋杰的成绩已经进入班级第五名。他们非常留意学生身体状况,天冷了就为孩子们生火取暖,添置衣帽,生病了带他们看医生。此外,他们会记住每个孩子的生日,为他们送上一些小礼物;有时买新鲜菜了,也不忘给孩子加个菜;看到孩子出现异常行为了,便会在周末及时地步行几十里上门家访。我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用浓浓的爱呵护着孩子们,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亲人般的爱和家的温暖。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班上进步最明显的杨成立同学竟叫起他们“干爸、干妈”来了。

以身作责,引领师生 

2010年下期,学校班子成员进行改选,顾伟龙被选为教导主任,刘芬芬为教研组长。他们已不仅是一名一线教师,更是一名为学校挑大梁的中坚力量。 

由于学校教师紧缺,尽管顾伟龙担任了教导主任,但是仍兼着班主任,教几个班几个科目,刘芬芬也如此。繁重的工作量有时使得他们无暇去顾及自己的生活,有时实在忙不过来了,就到食堂跟着学生就餐,没有因为工作的繁重而心生怨言,而是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幸福快乐地成长,但仅凭我俩的力量肯定是不够了。于是,他们根据学校现状设想了发展规划,并打算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让社会了解蔡里口中心小学,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资助。他俩都是外地人,在本地没什么朋友,资助从何起步呢?正当他们焦头烂额时,在操场上自唱自跳的音乐老师詹林平激起了他们的灵感:他不就是在湖南科技学院毕业的吗?他性格这么开朗外向,在学校人缘一定不错,可否通过他组织他母校师生给学校孩子们带来一些资助呢?小两口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詹老师,得到詹老师的积极响应。于是,接下来的几个周末,他们往返在学校与零陵之间的路上。为了节省食宿开支,骑着一辆几百元的二手摩托艰难地来回穿梭,遇上风雪天冻得感冒是常事。就这样,他们把学校的具体情况及活动策划方案同音乐系的老师进行了详谈,并在2011年元旦成功组织了第一次联谊活动,为学校筹集了200多册图书,以及2000元的爱心资助。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经历后,蔡里口中心小学就成为了湖南科技学院音乐系德育实践基地,共建了蔡里口中心小学“爱乐书屋”,一有机会,他们就会组织师生到我校开展献爱心活动。2013年元旦,该校与湖南科技学院音乐系再一次策划元旦联谊活动,并得到了市县电视台的支持和报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联合文艺汇演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团县委、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开发办等单位为学校筹集爱心款近10000元。通过不断地宣传,学校得到了更多单位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同时,我经常与希望之光义工联系,通过网络与微益中国联系。 就这样,捐资助学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了,他们先后为学校贫困学子送来爱心款近50000元、爱心衣物近500件,学习用品近100套。 

在努力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同时,他们不遗余力地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只要有机会,他们就出去听课,学习别人的亮点,找出并改进自己的缺点。学校和县里的赛课,他们都积极参加,充当年轻教师试水石。慢慢地,学校形成了争着上公开课,争着参加各种业务比赛的浓厚氛围。 

他们勇于课改。

通过仔细研究县里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上网查找与课堂教学改革相关的资料,反复观看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视频,自费前往马坪学校实地参观、学习后,他们就开始结合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在经历质疑、家长反对等问题声中,他们一步步地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发展到学生主动提问、主动交流解决问题;从老师辅导学习发展到学生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悄悄地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如今,班上的孩子们已经适应了这种模式,喜欢上了合作学习、探索知识的感觉。课改也给班上带来了纷至沓来的第一,成为学校课改成功的典型,有力带动了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整个学校呈现一片蓬勃生机。与此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年年攀升,现已跃居全县第四,农村学校第二。这一切都显示着蔡里口中心小学的师生正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不断前行着。正是因为他们在学校工作认真负责,时时以学生为本,并积极创新进取,他们多次年度考核优秀,先后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十佳学习型党员、乡优秀工作者,教学论文也多次在省、市、县获奖。有失有得,亦苦亦甜  如今,他们在蔡里口中心小学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别看身边围绕着小孩,却没有一个是自己的,这也是几年来小两口心中并未言说的苦楚。一直以来,双方家长总埋怨,说年龄越来越大了,再不生就会影响生育质量的,一门心思扑在人家小孩的身上,算什么。可是,这里工作任务繁重,生活条件艰苦,工资微薄,生活状况拮据,更重要的是他们想趁着年轻为这里的留守儿童多做点什么,所以就决定把自己的事情先搁置着。刘芬芬一直带着她的班4年了,她想亲自把这班孩子们送出蔡里口中心小学,再考虑自己的事。平时听到给孩子们一声声“干爸、干妈”,他们感觉这一大群孩子就是自己的,心里再苦,也甜了。 

真爱无言,青春无悔。他们无悔当初的选择,他们珍惜一路的笑、泪,他们愿携起手来,用一生的爱和青春为这里的孩子们插上放飞的翅膀,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潇湘女性网版权所有,如需转载本站文章,请联系本站,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