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特稿之一
开栏的话
从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出发,到掌舵中国巨轮,劈波斩浪,一路前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已历经95年的苦难辉煌,为世界1/5的人口开辟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前景,也给世界和平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人民正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拥有强大的前进定力,也前所未有地拥有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从今天起,光明日报陆续推出“辉煌95年”系列特稿,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和成功经验,阐释今日中国何以拥有如此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来路当忆,前路可期。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5年征程,铺展在8700多万党员乃至13亿中国人心里的,是一条连接历史、今天与未来的漫漫长路。
这是一条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之路。它从近一个世纪前的上海、嘉兴绵延而来,见证了一个新生政党成长为大国执政党的筚路蓝缕、苦难辉煌;
这更是一条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它“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它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其核心价值取向,直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宏壮誓言。
大道直行。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带领下,在13亿民众齐心逐梦中,这条道路无尽延展。
道路何谓:一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条道路正确与否,“赶路者”冷暖自知。
这是一组象征着“中国奇迹”的数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位跃升至第二位,共计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人均国民总收入从190美元连续翻番至788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从1.8%上升为15.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
短短30多年,中国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遗憾化作历史云烟;留下来的,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自豪感与获得感。
一条道路卓越与否,旁观者亦有评判。
6月7日,世界银行发表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0.5个百分点,但维持对中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期不变。即使在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下,中国仍被视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重要引擎”。
“无论联合国还是世界银行,没人否认中国正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意大利学者洛丽塔·纳波利奥尼写就名为《中国道路: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的专著表达肯赞。埃菲社等国际媒体刊文指出: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造就了20世纪最壮观的经济奇迹”。
托举起辉煌成就的,究竟是怎样一条道路?
最简约的表达,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的有力概括,是习近平总书记“人间正道”的自信宣告:“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
最完备的阐释,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给出的科学定义。解读这段话,就是破译中国力量的“密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确保中国道路不走偏、不停滞,关键在党;
“基本国情”是中国道路的总依据与出发点,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依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和生命线,是推进中国道路的根本保障;
“五位一体”是中国道路的总布局,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整体推进、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道路的总任务、总目标。一切努力,皆是为此。
每个关键词,都证明着这条道路的独一无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当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道路何来:“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中国道路的源头可上溯至中国近代史肇端。
“竟尔和戎曾地割,是谁揖盗又门开?”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无数仁人志士苦寻救国救民之路。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一次次洒热血以求索,又一次次悲壮收场。
1921年,仅有50余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就改变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改变了方向”。
最初的探索,难免茫然。年轻的共产党人简单套用马列主义一般原理、照搬十月革命经验,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工人运动上,却导致大革命失败的惨痛现实。
引兵井冈山的毛泽东转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严峻斗争与理论求索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耀然出世,并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始昂首“走自己的道路”,为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十年浩劫带来的严重曲折,却使中国经济滑向崩溃边缘。
“杀出一条血路!”1979年,邓小平吹响了深圳特区建设的号角。就在此前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序幕初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经验教训,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征程。
改革从农村突破,向城市拓展。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按下的18个红手印,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的设立,中国开放胸怀面对世界,发展快车驶上正轨。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庄严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
此后,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入历次全国党代会报告,中国共产党人创建发展中国道路的自主与自觉始终不渝。
“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这条路径清晰而正确,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中国人坚定而自信。
道路何往:“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大国复兴,务求与时俱进。5月30日,习近平在题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大国改革,须得攻坚克难。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考察黑龙江,话语谆谆:“转方式调结构是苦干出来的,而不是硬等出来的。要把政策转化为行动,全力打好攻坚战。”
大国外交,旨在合作共赢。6月6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开幕。习近平的讲话意蕴深远:“宽广的太平洋不应该成为各国博弈的竞技场,而应该成为大家包容合作的大平台。”
几个片段,一种诉求。中国的发展站上新起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机遇与挑战同在眼前。
放眼世界,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搭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大平台,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国道路不但成就了一个富有生机的大国,更为世界贡献了可资借鉴的新型现代化建设经验。
纵观国内,等待我们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呼唤“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考验我们的,是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经济新常态,是能否跨越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道路如何坚定拓展,正道直行的脚步如何行稳致远?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用创新理论和切实行动给出响亮回应——
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首倡民族复兴中国梦,从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先后问世;
始终挺立起中国共产党这个领导核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紧抓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以打虎拍蝇、刮骨疗毒的行动兑现全面从严治党的诺言,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始终为了人民、把“人民至上”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宗旨,使人民群众这一中国道路的探索主体与党同心同德,使中国在走向复兴的道路上无往而不胜;
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道路的前方,是民族复兴中国梦。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重重险阻仍然会横亘于前,但我们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战略定力,有“不走回头路”的清醒判断。
我们不会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不会接受任何西方大国颐指气使的说教;我们的选择,唯有“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有梦想的人,永远在路上。为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我们黾勉同心、携手并进!
(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 王琎)
[编辑: 孙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