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生多次婉拒红包 弥留之际退还病人200元

20.10.2014  12:40

  本报记者 余蓉 左丹

  “王祖胜帮我治病7年了,我们已经像亲人一样,他这么好的人不该得这样的病,这么早就走了。”10月16日,70岁的尿毒症患者张国勇,在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组织的“向劳动模范王祖胜学习座谈会”上,讲起王祖胜不由得老泪纵横。

  王祖胜,生前是望城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科室主任。15年来,经他治疗的病人达1000余人,透析人次达3万余次。然而,他却身患“肝细胞癌”,在今年9月27日凌晨去世,年仅50岁。

   “哪个岗位都需要人, 我在这挺好”

  1999年,望城区人民医院的血液中心刚刚建立,王祖胜主动请缨,一个人挑起了这个科室。医生、护士、技工,他样样都做。科室成立之初,只有一台机子,一个病人的治疗时间5个小时左右,每天工作14个小时对于王祖胜来说是家常便饭。

  来血液中心做透析的病人都是尿毒症患者,治疗对于他们来说生死攸关,耽误不得。每逢节假日,王祖胜大都是在病房陪着患者度过。连续14年来,他没有回祁东老家陪父母亲过一个春节。

  现任望城区卫生局副书记、原医院院长周军当时看王祖胜辛苦,问他是否需要换个轻松点的岗位,王祖胜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哪个岗位都需要人,我在这挺好的。

   “看见你们能好好地走出去, 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张国勇患病7年,都是在王祖胜这里治疗。2010年冬天,有一天晚上10点多钟,张国勇突然发病了,家人很担心,赶紧给王祖胜打电话。王祖胜二话没说,就让张国勇赶紧过来治疗。

  当晚,他给张国勇做治疗一直做到第二天凌晨5点。当张国勇向王祖胜不停道谢时,王祖胜说:“每次治疗后,看见你们能好好地走出去,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了。

  有一位老年患者,有时没有人陪同他来医院。王祖胜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用三轮车把病人接过来为他做治疗,然后又把他送回家,这样坚持了10年,直到患者去世。

   “这200元慰问金, 请你帮我还给患者”

  王祖胜生活清贫,一家三口至今还住在医院仅6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家中也没购车。但对患者,他却是医者仁心。来做血液透析的患者,大都因为病程长花费大而陷入贫困。王祖胜处处为患者着想,总是尽量为他们节约费用,15年以来,该院血透室检查费用一直是全市最低的。有的患者手头紧张,拿不出治疗费时,王祖胜总是说,先做治疗,治疗费以后再补交。

  61岁的黄德强老人也在血液净化中心做治疗,春节的时候黄德强去给王祖胜拜年,送了400元红包。可当老人过完年去做治疗时发现,王祖胜已将这400元替他交了医药费。

  刘中句是患者谭德英的儿子,因为妈妈的病他没少麻烦过王祖胜。听闻王祖胜患病住院,他特意前去看他,还悄悄地将200元慰问金放在被子里面。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王祖胜去世后,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李丹将200元退还给了他。

  “王医生在弥留之际,特意交代我,这200元慰问金,请你帮我还给患者。”李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