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点”长沙】黄震:“湖湘精神”时刻相伴

06.03.2016  03:17

 

(黄震接受星辰全媒体特派记者采访。摄影 王希文)

 星辰在线3月4日讯(星辰全媒体特派记者 岳珊)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这些年,湖南人在北京创业创新成效如何,对家乡又有什么祝福呢?

   在北京,创办湖湘文化研究会

  黄震,1970年生,湖南衡山人。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

  1996年,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研究生毕业后,黄震孤身一人来到了北京。为了凝聚在北京的湖南人,黄震一手创办了湖湘文化研究会。

  研究宋明理学的他,深受湖湘大地浓厚的书院文化与经世致用治学传统的影响。在他看来,成立研究会就是要用湖湘文化来凝聚在北京的人,高举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神,而不是单纯的将湖南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

  “我希望通过研究会,不仅连接在北京的湖南人,还要连接北京和湖南两地,实现发展的反哺。”黄震说,本科毕业时,他的论文选题就是《湖湘文化与南岳衡山》,为的就是寻找文化的根。

   求学路,“湖湘精神”时刻相伴

  不同于很多技专一门的专家学者,黄震更像一个“杂家”。本科学历史,硕士学哲学,博士学法学,博士后学金融。如今,在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的正职外,他还兼任互联网金融千人会俱乐部创始会长等一系列社会职务,同时关注残疾人就业与公益慈善事业。

  在长沙读书期间,黄震说最喜欢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走进书院,就自然找到了清净的读书场地。岳麓书院里面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有着文化的印记。”黄震说,读书时每天早上他都会从湘江边上牌楼口跑步跑到爱晚亭。除了读圣贤经典之外,还参与了很多湖南大学很多的学生活动。

  当时湖南大学一位本科生跳楼自杀,黄震调查后发现他是因为压力太大,心理出了问题,而七八成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医生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检测与关注他们呢?黄震想到了用电脑软件做心理健康诊断。为此他跑到全国心理学研究最前沿的北大、中科院、北师大调查一圈,终于在北师大找到软件化的心理量表,很快将其引入湖南大学。“在我看来,解决很多人共同的问题和困惑,就是经世致用的湖湘精神的最完整体系。

   在他乡,凝聚力量支持家乡发展

  2000年,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黄震曾在社科院金融所特华工作站做了一段博后。此后他一直执教于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专攻金融法律研究。

  尽管成为业内知名的学者,但黄震骨子里的思乡情结却从未淡去。“刚来北京时,我几乎天天都在招湘菜吃。”黄震说,也是因为创办了湖湘文化研究会,让他这么多年还是一直带着熟悉的湖湘口音。

  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黄震说自己最关注的还是互联网+金融方面的问题。“我在农村生活了很多年,但是现在回头看,发现很多农田都荒废了,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需要互联网+的支持。”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黄震说,湖南人善于经商,但过去一直不被人所认识。湘军、湘学全国闻名,但是湘商鲜为人知。希望能够更多的倡导湘商力量,培养经世致用的商业人才,凝聚力量支持家乡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