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2014年财政支出六成以上用于民生

11.01.2015  12:52

  1月9日,在湘潭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陈三新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了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湘潭各个方面取得的成绩,涉及民生、环境等多个领域。

   坚持民生为重

  过去一年,湘潭市始终坚持民生为重,全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3%,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7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4万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启动社会保障卡应用工作,发卡120万人,湘潭成为全国社会保障卡综合应用试点示范城市;各项社会

  保险累计扩面7.47万人,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和大病医疗互助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由6万元、18万元提高到9万元、25万元,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调整为每月1012元,达到全省最高水平;切实抓好“两房两棚”改

  造,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5735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50户,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加强城区义务教育学位建设,新增学位6876个。“单独两孩”政策启动实施。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去年以来,湘潭市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6.5亿元,增长24.0%。

  吉利汽车新能源战略项目落户湘潭经开区,屹丰汽车零部件湘潭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威胜智能配用电产业园、上海大众汽车配件产业园、湘潭电化新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泰富重工投产第二年产值就突破100亿,

  成为湘潭市第5家产值过百亿的企业;万达广场、中国(中部)国际商贸城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商贸项目加快建设,红星美凯龙、义乌小商品城开业运营。同时,全市狠抓项目招商,朝晖循环经济产业园、先锋企业总部经济基

  地等一批投资过10亿、过30亿的重大项目落户湘潭,与华侨城等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2014年,全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城镇化扩大投资、带动消费的“双引擎”作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强“通江达环”道路建设,东二环及五大桥、武广株洲站至沪昆韶山站连接线一期实现通车,昭华大桥开工建设,湘江风光带建设进展顺利;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湘潭段全线贯通,湘潭迈入“高铁时代”;长韶娄高速公

  路建成通车,域内高速公路达7条,总里程249公里。

  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市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着力打造花石、棋梓、银田3个特色小城镇。经过大力争取,石潭、姜畲等8个乡镇列入全国重点镇。新建农村公路397公里,建设“五小”水利工程3.2万处,全面完成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加强生态治理

  湘潭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生态治理,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7.0%,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1.0%。

  去年湘潭市全面实施“十大环保工程”,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大力推进湘江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竹埠港“退二进三”实现重大突破,28家重化企业全部关停,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锰矿地区关停涉

  锰企业28家;双马垃圾场整改配套工程等顺利竣工,水府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工程获批国家“百湖千亿”工程项目;启动湘江排污口整治工程等7个污水管网与排水防涝项目,湘江湘潭段全面禁止采砂,完成60家规模化

  畜禽养殖场治理,湘江湘潭段水质进一步好转。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