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种模式围绕一个目标——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见闻

05.11.2014  12:17

        为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湖南省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扶持力度,通过“政府主导统筹、农业部门牵头、专门机构实施、社会力量参与、农民自主自愿”等措施,在全省范围内全面铺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利用互联网搭建远程教育平台,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对口帮扶,将种养大户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致富带头人等培训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农广校的技能培训让我摘掉了“贫困帽”

        在中央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苗绣)实训基地。我们见到一位正在做绣活的苗族阿妈,这位阿妈就是一夜成名,被习总书记拖着手拉家常,亲切地称为“大姐”的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村民石爬专。

        石爬专受益于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精准扶贫配套扶持政策,摘掉了贫困帽。据花垣县副县长陈宇光介绍,花垣县地处湖南、贵州、重庆三省市交界,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自去年以来,该县将扶贫开发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相结合,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切入点,通过机制创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进行技能培训,将传统农民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点对点对口帮扶,通过产业带动,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为了让老区农民尽快富起来,花垣县农广校根据苗家妇女一般都有绣花手艺的特点,聘请专业的技师,对农村里的妇女开展苗绣培训,并与花垣县五新湘西苗绣研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订单合同,负责包销回收。在十八洞村,有90多名像石爬专一样的苗家妇女通过参加花垣县农广校的苗绣培训,有了一技之长,摘掉了贫困帽。

        发展特色经济,通过产业带动,通过职业培训让传统农民变成新型职业农民也是该县的一个重要举措。花垣县辽洞村村民罗向清是个特困户,她参加了花垣县农广校湖南德农牧业有限公司实训基地职业培训后,通过养牛年收入达到17.4万元,现已还清了所有债务,使本已辍学的小孩重新走进了学堂。

        网络教育成了新型职业农民致富平台

        见到洪军时,他正在用PPT给村里的养殖户讲种鸽的养殖技术。他是湖南省临澧县杨板乡邓龙村村民,2008年,退伍返乡后和几个朋友联合创办了一家鸽子养殖场,由于不懂技术,几乎“全军覆没”。就在他一筹莫展在网上寻找商机的时候,无意中点开了一个农民教育培训网站。该网站各种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一应俱全,这是常德市农民教育办公室充分发挥远程在线教育优势,创新农民培育手段,利用互联网平台开通的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为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及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

        洪军成了农民教育培训网站的常客,并主动报名参加了常德市农教办主办的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学习,洪军掌握了一套科学的养鸽方法。如今,洪军养鸽子养出了名气,年收入10余万元,还带领10多户村民共同养鸽致富,被四方乡邻称为“鸽司令”。

        常德市农民教育办公室主任盛雄雄介绍说,该市农民教育培训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早在2004年,连东南沿海还在依靠传统培训模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时候,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常德市农教办就看到了网络教育的发展潜力,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农民教育在线”网站,并于2008年将网站更名为“农民教育培训”。

        农产品卖难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去年7月30日,该市农教办屠项麟接到了临澧县杨板乡仙女村村民杨事辉电话,他说他想开家网店推销自己生产的脐橙,但不知道怎么开店和打理,希望农教办能开设一期网店培训班。

        电子商务是未来农产品销售的一个重要途径。于是,该市农教办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一期淘宝网开店培训班,按100人培训计划下发通知,结果来了111人,现有20%的学员注册了自己的网店。学员杨事辉的脐橙在自己的网店销得特别火,当年卖出2000公斤。

        不仅是网络教育超前,在传统培训模式上,常德市农教办也独创了一套培育模式,他们针对当地学员的实际需求,编辑出版了一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卡通培训教材,通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送教送训送技术下乡,就地就近教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并强化跟踪服务;通过强强联合培训,采取专门培训机构和业务部门、涉农企业主动联姻。通过参与式、体验式培训,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实训基地,吸引了更多的农民主动参与培训,指导农民进行现场操作。

        一主多元培训体系催生新型职业农民

        现年48岁的刘文静是岳阳市湘阴县湘滨镇双塘村的养猪大户,也是湖南省首批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他通过参加农广校村级培训班学习,掌握了生猪养殖、兽医等技术,并于2010年投资30余万元创办了生猪养殖场,当年即收回投资。

        去年,他参加了由农业部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后,牵头组织起周边百余家零散养殖户成立了专业的生态养猪合作社,由他免费提供猪苗、饲料及疫病防控,并与养殖户签订回购协议,保证每头猪给养殖户不低于200元的纯利润进行回收,确保养殖户的利益。目前,周边106户农户都加入了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可出栏生猪3万多头,年创纯利润600万元,带动220人家门口就业。

        湖南省农广校校长梁先明告诉记者,为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及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采用的是“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一主”指的是以湖南省农广校系统为主体,加强和用好各级农广校,充分发挥“国家队”的主体引领和辐射连接作用。“多元”指的是广泛吸纳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参与,以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培训基地,将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青年扶持成职业农民新生群体。

        梁先明说,湖南省农广校对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在培育上下功夫,将培训资金用在刀刃上,而且在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上实行“三位一体”,即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初、中、高级认定“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仅2013年,该省就在14个试点县组织培训6080人次,认定发证1469人。计划在未来的3年,将10万名符合条件的农业从业人员培训成新型职业农民,并对已经持证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政策倾斜,在项目和信贷资金上给予优先扶持,使他们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