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扫描 发展目标篇
核心提示
2020年前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长株潭地区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贫困县全部摘帽;两型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 规划纲要从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发展路径、发展成果、发展保障六个方面着墨,为三湘四水的湖南人民描绘了一幅未来湖南的美好蓝图。
《纲要》开篇明确,这一蓝图是根据《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政府履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扫描 发展目标篇
全面建成小康
纲要点击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经济转型的爬坡过坎时期。必须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趋势特点,准确把握我省发展面临的问题矛盾,积极适应新常态,充分挖掘新优势,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二五”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省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大力实施“四化两型”战略,总体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三量齐升”新态势。
“十三五”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前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长株潭地区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型经济、金融业做大做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武陵山、罗霄山连片地区区域性整体贫困。
——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湖湘文化的积极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低碳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第三阶段任务完成,全省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两型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制度性成果。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政府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扫描 发展动力篇
纲要点击
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改革促动、开放带动、供需联动战略,引导发展动能平稳接续和有效转换,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突出创新引领
1 创新驱动 形成发展新引擎
目标: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加快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建设中部区域创新中心。
推动科技创新。建设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到2020年,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培育形成10个千亿创新型产业集群。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技术创新机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度达到90%。实施科技创新“1105”行动计划,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个核心平台,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10大优先领域实施产业技术创新链计划,推进5大科技工程。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打造150个以上省级众创空间,支持150个以上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增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00个。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
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启动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企业家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党政人才培养工程、基层人才培养工程、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到2020年,人才总量达到770万人以上。
2 改革促动 构建发展新体制
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科学界定产权归属,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加快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强化各类产权保护,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省属国企资产证券化,建立和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实施非公有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到2020年,年产值500亿元的非公经济领军企业达5家,年产值100亿元企业15家,年产值50亿元企业达30家。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有序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电力、天然气、交通运输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
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完善收入管理机制,改进预算管理制度,理顺省以下财政体制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绩效。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探索建立事权、财权、行政权三统一的省直管县管理体制。积极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3 开放带动 拓展发展新空间
目标:立足“一带一部”战略定位,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举,坚持进出口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打造内部开放新高地。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拓宽外向通道,推动国家“一带一路”陆海空大通道互联互通。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和外贸综合服务体等新型贸易业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俄罗斯、东盟、欧盟、中亚、南非、拉美、非洲等地区为重点,加强双边多边政策对接。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到2020 年,力争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0家,引进外资500亿美元以上。
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强化长株潭城市群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地位,加快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强与中部省份产业与科技协作,深化泛珠区域合作,推进湘黔中西部区域合作示范区等的建设。强化发展联动,承接产业转移,瞄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港澳台等重点地区,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吸引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落户湖南。
优化开放发展环境。争取开展国家离岸金融试点,建设中部地区金融结算中心。推进全省统一电子口岸平台建设,加快长沙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积极申报中国(长沙)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大国家自贸区建设管理经验在我省的复制推广力度。争取国家批复国(境)外机构来湘设立领事馆和签证中心。
4 供需联动 培育发展新动力
目标: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有利于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加快形成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需求升级与产业升级协调互进的经济增长新动能。
创造新供给。提高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全要素生产率。降低实体企业税费负担和融资成本。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甚至破产清算等方式,化解过剩产能。推进户籍制度、住房制度改革,采取综合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加快质量湖南建设。
释放新需求。促进房地产和汽车消费,支持服务、信息、绿色、时尚、品质等新型消费。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等消费模式发展。优化投资结构,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创新民间投资模式,深化民间投资服务,有效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建设。
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扫描 发展布局篇
促进集约协调
纲要点击
强化监控,积极引导,着力构建资源高效配置、要素有序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构建三大战略格局
推动形成以“一核两带三组团”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以“一圈三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以“一湖三山四水”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
三大战略格局:
“一核两带三组团”城镇化战略格局: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提升东部集聚发展带,建设西部生态文化带,依托湘南、洞庭湖、大湘西三大城市组团,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一圈三区”农业战略格局: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发展大宗优质农产品为重点,建设长株潭都市农业圈,洞庭湖平湖现代农业示范区、大湘南丘陵农业区和大湘西山地生态农业区。
“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构建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幕阜山脉为生态屏障,以湘资沅澧四水为脉络的生态安全格局。
推进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推进长株潭地区率先发展,强化城市群核心引领,支持长沙申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扶持大湘西地区加快发展,努力缩小与全省发展差距。推进湘南地区开放发展,把湘南示范区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平台、跨区域合作的引领区、加工贸易的集聚区和转型发展的试验区。推进洞庭湖地区生态发展,努力建成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和全省“五化同步”发展先行区。
四大板块涵盖范围及发展方向:
长株潭地区:包括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共23个县市区,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先进装备、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
大湘西地区:包括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娄底市,共41个县市区,总面积8.15万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文化旅游、中医药、健康养老、商贸物流等产业。
湘南地区:包括郴州市、衡阳市、永州市,共34个县市区,总面积5.69万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精密模具、电子信息、轻工制造、红色旅游等产业。
洞庭湖地区:包括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和长沙市望城区,共25个县市区,总面积4.68万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棉麻纺织、食品加工、船舶制造、港口物流、能源石化等产业。
建设一核三极四带多点
壮大长株潭核心增长极。依托长株潭两型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湘江新区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引领区。
培育岳阳、郴州、怀化增长极。岳阳增长极,推进长岳经济走廊建设,加快临港产业发展,建成全省能源基地、石化基地和长江中游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郴州增长极,全面对接珠三角、东盟,推进湘粤(港澳)合作试验区建设,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增长点。怀化增长极,全面对接成渝城市群,辐射大西南,依托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生态优势,建成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
打造京广高铁经济带、环洞庭湖经济带、沪昆高铁经济带、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
培育若干新增长点。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一批规模大、集中度高、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多个基础扎实、实力雄厚、特色明显、产城融合的新增长点。
四大经济带辐射范围及发展方向:
京广高铁经济带:辐射6市55个县市区,总面积7.76万平方公里。重点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工业走廊、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带。
环洞庭湖经济带:辐射4市25个县市区,总面积4.68万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大运量、大涉水、大进大出临港产业,借助黔张常、常岳九铁路,东连长三角,西接湘鄂渝,全面参与中三角、长江经济带建设。
沪昆高铁经济带:辐射6市52个县市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品钢材、绿色建材、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
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辐射3市州24个县市区,总面积5.25万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林下经济、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
本版撰文 长沙晚报记者 黎欣刚
本版制图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