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业地质学术研讨会召开

24.10.2016  17:01

10月22日,湖南省农业地质学术研讨会在常德市石门县召开。研讨会就如何发挥地质科学的优势,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专题的交流和讨论。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中国地质学会农业地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熊自力,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总工程师尹学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通报了有关工作安排情况。

 

(图:会议现场)

熊自力结合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农业地质的发展方向,并对地质公园建设和地下水的保护提出了要求。

尹学朗对下一步全省农业地质工作做了安排。一是启动调查评价工程。省厅将会同相关部门,尽快牵头制定全省农业地质调查评价工程的实施方案,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覆盖全省的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完成覆盖全省的特色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真正摸清全省土地资源的家底,为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和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精准的地球科学信息。二是启动科学技术研究。建立一批综合类、专业类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形成一批可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成果。国土资源部门以生态地球化学背景为基础,整合农业、林业、环保、水利等部门的相关资料和成果,突出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地层、不同岩土体元素的总构,主要地球化学元素的迁移、富集、转化的规律;突出研究不同元素组合,不同量级元素分布与不同动植物总体分布群落特点,演化规律的关系;突出研究与人的身体健康和人的生命周期的内在动因,特别是高产稳产、抵抗疾病、延年益寿三大问题的研究。三是启动重大成果转化。尽快将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重大成果要用于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用于不动产和自然资源的空间登记,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资源的利用,以及特色农林产品的深度开发和科学利用,要在全省选择一批重大的、有特色的示范基地,开展农业地质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大湖南农业地质方面的成果宣传,特别是宣传农业地质与人的身体健康和寿命的长短的内在联系,讲好湖南传统农业的故事,优质农产品的故事和健康长寿之乡的故事,助推湖南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地球化学勘查中心主任金立新和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土地质量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春雷分别作《农田重金属高背景去污染现状与对策——以四川重要农田生产区域为例》和《浙江省农业地质工作及成果应用探索与实践》学术报告。省内有专家分别围绕农业地质与农业干旱、富硒土地利用等方面作专题报告。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地调院、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厅地环处、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厅宣传中心、省地质学会、常德市国土资源局、石门县政府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邹礼卿/文)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